网络舆情主题经验交流材料汇编(6篇)
目录
1.网络舆情的失真现象及防范策略 2
2.5G时代网络舆情处置浅议 6
3.应急舆情人才“五融合”培养探究 12
4.新媒体时代企业舆情管理之道 17
5.网络舆情对思政教育的要求及对策 22
6.突发事件舆情管控疏导与平安xx建设 26
网络舆情的失真现象及防范策略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最新讲话系列,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全球的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正视“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要推进“新闻舆论引导、网络综合治理”的调研。新媒体时代,民众通过网络渠道参与社会话题讨论、进行社会监督已成为常态。因此,调研和分析网络舆情失真现象及其成因,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网络舆情动态,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推动构建和谐、清新的网络舆论场。
网络舆情失真现象分析
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各类观点、立场在网络交锋,为网络舆情调研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但同时也对当前网络舆情生态带来了诸多挑战。
信息茧房加固舆论认知偏见。当前算法推送技术在各大互联网平台广泛应用,不断加剧“信息茧房”效应,个体被紧紧包裹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领域和意见中,这也导致个体将私域观点等同于“公域”观点,不断固化认知偏见,加剧网络冲突。信息的不对称导致谣言扩散加剧。近年来网络监管和执法力度不断加强,但仍存在难以控制所有敏感内容传播的问题,而信息的不对称,为谣言的进一步扩散提供了条件,导致群众对部分失实内容的偏信与传播。同时,部分网民情绪化表达偏离客观实际。网络传播匿名化机制尽管鼓励了人们的自由表达,也让部分网民因为身份的隐蔽性得以随心散布负面信息,肆意宣泄不满情绪。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发言理解成本日渐升高。当前,网民在实际交流过程中越发倾向于用代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此规避相关的管理风险。敏感词系统并没有实质上控制住那些目标敏感内容,致使敏感词汇的简易加密系统仍大行其道。此外,有些网络平台为了博取流量达到网络营销的目的,传播不实信息来吸引受众;还存在人为的制造话题引导舆论走向,传播网络谣言引起社会恐慌等问题。这些都进一步扰乱了网络舆论环境,对网络舆论治理提出了挑战。
网络舆情失真现象的防范策略
为真正把网络舆情失真的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施治。
获取准确信息,制定分级舆情预警标准。确保网络舆情调查研究真实可靠,不能仅掌握网络舆论动态,更要网上网下联动调查,深入到群众实际生活中,倾听群众真心话;深入了解各个群体,并关联分析其线上线下发言;利用线上线下信息的相互对照,剔除掉网上干扰资讯。在常态预警机制方面,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全时段、全天候的舆情信息监控、搜集和报告机制;在非常态预警机制方面,强化舆情风险评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出台前,要通过舆情跟踪、抽样调查、重点走访、会商分析等方式,科学预测、综合研判决策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处置预案。
抓住关键环节,从制度上落实责任归属。网络舆情具有一定影响力,谣言或错误观点容易发酵,酝酿成群体性事件。相关部门应第一时间通知平台展示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以还原事实真相,不给造谣者、传谣者歪曲事实的机会,牢牢掌握舆情引导的主动权;有关部门要倡导群众科学、理性地对待舆情事件,减少网络不实言论的影响,更要客观理性应对,避免出现因自身错误导致不实言论的影响继续扩大的情况;舆情管理应当“早发现,早引导,多分析,勤回看”,最大限度地挤压不当言论模糊事实的空间;进一步落实“分级负责”原则,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主管、谁发声”“谁处置、谁发声”,注重源头防范、源头治理、源头处置,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紧握舆论脉搏,规范整合政民互动渠道。在实际的互联网信息传播中,绝大多数的信息都是从少数的巨型信息平台中被发掘和传播出去的。平台作为信息的推手和信息交换的实际执行者,对于舆论的方向其实是具有一定引导作用的。让平台聚焦于“受控的热点”,远比热点膨胀后再进行管理更加稳定可靠。应考虑在各网络平台中设置热点分界线机制,在达到分界线的热点中,只允许进一步推送已核实的内容。同时,探索建立网上群众工作法,快速受理群众咨询投诉,及时公开真实情况,发挥舆情在传播政务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畅通民意渠道中的作用;健全舆情会商机制,对重大敏感政务舆情,应组织相关方面及时会商,准确评估事件性质、舆情走势,把舆情处置和事件处置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网上网下综合防控体系。
主动介入事态,优化危机处理。在热点爆发的第一时间开始关注事件脉络,作出对舆情事件的客观认识和合理判断,掌握舆情传播规律,主动研判网络舆情性质,提升舆情预判能力,避免被情绪化言论裹挟;关注调查真相、掌握真实情况,用理性的发声和严谨的思辨,以事实为依据,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持续强化“负面舆情”鉴别力,增强“正面舆情”传播力。突出政务新媒体的信息公开功能,建立政府信息优先发布机制,及时发布各类权威信息;突出主流媒体、新闻发布会在舆情应对中的作用,正面回应,主动发声,增强舆情应对的权威性和时效性。
5G时代网络舆情处置浅议
如今,网络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和工作中,处处都离不开互联网。而在网上舆论场中,每个人都是信息发布者、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者、每人都是评论员,甚至可以当上意见领袖。正是因为网上进行信息转发、评论的便利性,网络舆论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随时可能出现混淆视听、造谣诽谤、搬弄是非等舆情危机。
舆情危机一旦爆发,其破坏性能量就会被迅速释放,并呈快速蔓延之势,如果不能及时处置,将会对社会治理乃至政府公信力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工作,提升网络舆情处置水平和危机管控能力,是摆在各级各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面前的时代课题。
一、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特征,增强舆情意识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大数据研究院通过对近两年国内及当地网络舆情的监测研判发现,网络舆情具有这样几大特征:
一是突发性。网络舆情常在不经意间发生,令人措手不及,一个热点事件出现后,可能会随即引发海量评论,瞬间点燃舆情。
二是开放性。互联网是个开放的公共空间,特别是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评论者,随时随地表达意见情绪,甚至推波助澜。
三是广泛性。网络舆情的内容非常广泛,内容涵盖方方面面,五花八门;发布者形形色色,遍及全社会各个层面,素质参差不齐。
四是情绪性。网民的话语权日益提升,但对网络言论的法律道德约束尚未及时跟进,一些情绪化、非理性的言论时常充斥网络空间,引发负面舆情。
每个城市的网络舆情都有其自身特点。如网络舆情信息量大,舆论溢出效应不容轻视;舆情发生领域集中,教育、医疗、房产、金融、旅游、交通、生态环境、城市管理、安全生产、土地监管等领域往往舆情多发;重大舆情时有发生,有的事件还受到各级媒体的关注。正是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舆情意识不强、处置能力缺失等原因,各级各部门、各级领导及广大职工的舆情意识亟待加强。
提升专业研判能力。据了解,在三四线城市,大多数部门没有专业的舆情监测系统,有的仅购买了一个监测软件,能对舆情进行研判分析的专业人才更是十分缺乏,因而当舆情事件发生后,难以在最佳时机做出恰当判断和处置。
及时发现舆情燃点。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基层部门对舆情事件严重性认识不足,对于网络发声、信息转发等舆情燃点没有足够的警觉,等舆论扩大、危机恶化之时,已经错过了最佳处置时机,陷于被动局面。
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实践中发现,一些地方发生舆情后,相关部门首先想到的是删帖、封口等僵化的处置方法,或者拖延、沉默,或者“控评”“刷屏”。不愿主动担当自身责任,更会增加舆情管控难度。
二、积极应对突发舆情事件,避免陷入误区
在基层网络舆情工作中,面对一些突发舆情事件,有一些处置上的误区需要提防。
事实不清,盲目发声。舆情的发生发展,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短时间内就可能迅速发酵,演变为重大舆情危机。现实中,个别部门在基本事实还没调查清楚的情况下,匆忙定调,加剧了社会对抗情绪。
20xx年x月xx日,xx急救人员抢救车祸伤员时,不慎将受伤者掉落地上,这一意外事件被人拍成视频在网上热传。网友质疑救护人员救治太不专业。
x月xx,xx卫健局通过微信公众号“今日xx”发布通报回应称,医务人员抵达交通事故现场后,确定伤者已经死亡,出于人道主义将尸体抬上担架用救护车运回县人民医院待法医验尸。通报发布后,舆情反而持续升温。
网友认为,相关部门的回应摆出对死者的漠视和高高在上的姿态,而且缺乏诊断依据作为佐证。这样的回应不仅未能平息舆论,反而引发新的争议。
该事件给相关部门敲响警钟,舆情回应要有理有据,具有权威性,不能在真相未明的情况下盲目发声。
滥耍态度,不顾大局。舆情处置最忌耍态度、发脾气,个别部门或者是讳疾忌医,遇到对己不利的言论便失去理性,情绪过激,不顾大局和整体形象,引起公众反感,激化了矛盾。
20xx年xx发生一起桥梁侧翻事故,由于回应措辞不当引发舆情危机。事件发生后,微博“xx发布”发布了一则短评,题目是《在重大事故面前,我们该做到关爱与理性!》,批评网友的围观是非理性的:“在官方通报到来之前,网络见证了一拨面对重大事故的自嗨,悲情的意味很少”。网友认为,
官方不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反而事后高高在上地怼网民、怪百姓,尽显态度作风问题。部分网民截图传播,引发舆情次生危机。xx特约评论员在xx中,道破了这种“官方吐槽”是“立靶子”“找对立面”的行为。
该回应企图“以我为主”地引导舆论、重塑形象,却缺乏对网民情感诉求的考虑,对网民进行反击容易导致网民不满情绪,引发舆论反感。
回避问题,虚情假意。面对突如其来的舆情事件,个别部门在信息沟通与回应中,不自觉地或有意识地逃避核心问题,大谈“我做了什么”,却不回答公众关心什么。回应的内容无法满足舆论对信息的需求,这种回避实质问题的做法,导致网络谣言和阴谋论大量滋生,从而备受舆论诟病。
人为控制,百般阻挠。在舆情管控工作中,一些人倾向于先联系删帖或控评;记者前来采访如临大敌,千方百计限制或干预媒体对事件进行报道。弱化网络舆情的扩散并不错,关键是人为控制会使网民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使舆情升级,增加舆情处置的应对难度。
三、研究科学的技巧和方法,做好舆情处置
从舆情信息收集、预警、研判、分析,到舆情应对、处置、修复和美化,网络舆情处置有其自身规律,需要科学的方式和技巧。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瞬息万变,但经过仔细研究,总体可分为四个阶段:舆情发生期、发酵期、高潮期和回落期,不同的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处置办法。
舆情发生期这个时期舆情处于萌芽阶段,多表现为网友个人在社交媒体、短视频、论坛、贴吧等平台自行传播转载。舆情处置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苗头,快速了解情况争取先机,从源头上加以干涉,通过采取主动解释、表态处理、联系删除、举报投诉、法律维权等方式,促使舆论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舆情发酵期这个时期舆情处在发酵阶段,表现为已经引发部分群体的转发和跟帖,但是尚未引发全民或媒体的关注,没有形成网络舆论事件。涉事部门应及时展开调查,进行问责处理,并正面回应,发布权威信息,坦诚对待公众,回应社会关切和质疑,防止网络舆情发展成为网络公关危机。
舆情高潮期表现为舆情引起官方、权威媒体的关注与转发,甚至引发全民关注,此时要对舆论的关注焦点、发展演变趋势等进行分析,以解决舆论核心诉求为主,并根据网民的情感采取相应安抚措施。也要将调查结果、整改措施阶段性公布,充分做到公开透明,防止舆情态势恶化。
舆情回落期这个时期舆情正处在降温阶段,表现为危机事件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网友和媒体已经逐渐忘却,开始追逐新的社会热点。
尽管网民和媒体已经逐渐忘却,但是一方面为了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应借助大数据舆情监测平台对舆情进行持续跟踪,并进行复盘总结,防止危机“死灰复燃”以及其他衍生危机的发生。
应急舆情人才“五融合”培养探究
应急舆情,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相关舆情,是公众围绕政府、企业等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的意见或态度的集合。培养应急舆情服务人才、提升舆情服务质量、做好舆情监测分析、及时发布预警、准确评估风险、分类处置回应、持续权威引领,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至关重要。
一、应急舆情服务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作为我国最早从事舆情分析的专业机构,认为舆情人才应具备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国家政治制度、党政决策和机制、中央和地方党政机构设置等政务知识。新闻传播教育界普遍认为舆情人才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应急舆情服务还需具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相关知识和应急救援专业知识。
应急管理覆盖突发事件全过程,需要事前常备、事中应急、事后跟进。应急舆情服务除了掌握以上多门学科,还需要具备调查研究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工具,挖掘收集舆情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具备深入分析和综合思考能力,能够综合各方面因素,准确预测和评估舆情发展变化的趋势;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够快速出具逻辑严密、表达准确的舆情报告;具备冷静判断和辅助决策的能力,实现对舆论信息的快速应答,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和依据。
二、高等教育应急舆情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应急舆情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xx大学、xx大学、xx大学、xx大学等高校均开设了舆论、舆情相关的课程,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课程设置不科学。舆情人才培养要融合传播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数据统计分析等多项技术。目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有的是传统新闻传播专业的网络版,有的是文史哲和技术课程的简单叠加,有的只是增加了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等一两门特色课程,缺少系统化、纵深化的培养。二是师资力量单薄。传统新闻传播人才缺少舆情分析实践经验,应急管理学科相关教学和研究尚在起步阶段,能够综合两个学科知识的高端人才极为稀缺。三是实践训练不强。教学实践中多采取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验室和免费的舆情监测软件实现模拟训练。学生在深入分析、准确判断舆情态势、快速提出处置建议、积极回应舆论等方面的锻炼还有待提高。
三、应急舆情人才“五融合”培养模式
(一)多学科交叉融合。舆情服务人才培养需要传播学、政治学知识研究舆论传播引导、舆情与公共政策的联系,需要计算机技术研究舆情监测手段、发展模型,通过大数据预测舆情走向;需要社会学、统计学知识研究舆情成因、发展趋势和社会影响等。为此,高校需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要融合人文、社会和管理学科基础知识,在开设“舆论学”“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等通识舆情课程的同时,结合学校特色开设经济舆情、法律舆情等课程。如,防灾科技学院等应急管理部高校就开设了“应急传播概论”“应急舆情监测分析”“应急新闻发布”等行业特色课程。同时,应急舆情人才培养还需重视实践训练。以实验室和工作室为实践平台,分层次分阶段展开训练,可让学生参与舆情监测、分析、应对和研究的全过程。第一阶段可开设“舆情监测训练”“舆情报告写作”等日常实践课程,第二阶段增加“应急舆情服务能力”等综合训练,将学生分配到舆情服务项目中,配合老师完成监测舆情发展变化、分析舆情走势、提出应对建议、出具舆情报告等环节。第三阶段是在毕业论文中设置应急舆情分析主题,助力学生提升舆情研究深度。
(二)学界、业界融合共通。学界、业界融合体现在师资、实践平台、教学内容融合等方面。应急舆情师资应是兼备技术和应急知识,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高校可选送教师参加舆情分析师培训、参与业界舆情项目、到业界一线挂职锻炼,提升舆情服务实战能力。同时,邀请业界新媒体专家、网络传播、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专家通过开办学术讲座、授课、指导实训等方式,增强学生对舆情行业前沿的了解,培养多学科创造思维和多技能实践能力。
目前市场上常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131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