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党务论谈文稿汇编(17篇)

2023年8月党务论谈文稿汇编
(17篇)
目录

1.突出“三性”推动党课教育成果转化 3
2.校准“三重坐标”让干部教育有“型”有“味” 6
3.流动党员管理要以“小”见“大” 9
4.“运笔之道”诠释大写的“学”字 13
5.“小”“分”“数”打造“三气”党课 16
6.弹好“结合之弦”奏响党课教育“三部曲” 19
7.“样样不能少”增强党课“影响力” 22
8.把握“三性”激荡党课“思想之花” 25
9.善用“三个结合”打造“精品党课” 27
10.党建品牌打造要“实之又实” 30
11.“三道笔墨”让党课“出新出彩” 33
12.“三会一课”三要素之“形、气、魂” 36
13.“运笔之道”诠释党员教育的“起承转合” 39
14.把党课融入实践方能“圈粉” 42
15.“三步走”让党课“提质增效” 45
16.执“三笔”绘就党员教育培训“新图景” 48
17.以“活起来”的党课激发“细胞活力” 51

突出“三性”推动党课教育成果转化

    党课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最有效的教育形式。想要讲好党课,党课授课者不妨创新思路、分层施教,突出教育“政治性”、突出形式“创新性”、突出内容“实用性”,推动党课教育成果“转化”,推动组织生活规范落实、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突出教育“政治性”,将榜样力量转化为行动指引。讲好一堂党课,不是单纯只讲理论,更重要的是要讲大事、讲发展,凝聚合力。要着力解决以往党课内容枯燥乏味,教育培训效果不够好等问题,挖掘身边优秀人物事迹,邀请各领域先进典型人物讲述自身故事,激发广大党员的爱党爱国情怀。要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思想主线开讲,通过专题展览、讲座宣讲、主题活动等方式,变“阵地式讲解”为“体验式互动式宣讲”,不断丰富党课内容、增添党课趣味性,推动“看、听、思、悟、行”融为一体,使广大党员在学习红色文化中正本清源、在感悟红色精神中坚定信仰、在弘扬红色传统中厚实底蕴,促使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突出形式“创新性”,将创新力量转化为学习动力。“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党课教育不妨也在创新方式上大胆尝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党课的辐射面更广、带动性更强。深入田间地头讲,开设“乡村大学堂”,选拔“专业老师”“草根教授”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现场传授“致富经”。开设网络直播讲,精准对接农民党员教育需求,依托网络教育宣传平台,定期组织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在线授课,打造党员教育“移动课堂”。要利用红色喇叭讲,依托城区红显屏和乡村应急广播体系,探索建立“红显屏”“红色小喇叭”有声阵地,将“红显屏”“小喇叭”切实打造成宣讲党史好声音的“扩音器”、便民信息发布的“新渠道”、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
    突出内容“实用性”,将实践力量转化为工作指南。党课目的是以教育引导、浸润思想、推动工作、解决问题为导向。因此,党课授课人要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外,还需非常注重在党课的“联系实际”上下功夫。作为一个党课授课人,要利用好联系实际这个“法宝”,充分将政策理论宣讲与地方乡土文化结合,采取“点对点评”“手把手教”“面对面学”模式,与解决基层群众渴盼的具体问题结合,吸收党员期盼、群众智慧、基层经验,拉近宣讲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通过走进农家小院、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等,表达上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多讲方言、土话,少讲套话、空话,使党课既有“灵魂”,又有“血肉”,大家愿意听、喜欢听、听得懂,真正让党课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的“补给站”、工作的“助推器”。

校准“三重坐标”让干部教育有“型”有“味”

    干部教育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对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想有新气象、新作为,就要校准“三重坐标”,以“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质量”定型,突出“对味”“鲜味”“入味”,切实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 
    校准“按需施教”坐标,以“培训内容”定型,突出“对味”。掌握干部对培训的需求是开展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培训内容的设置要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加贴近干部对能力提升的需要。要切忌“大水漫灌”“大锅烩菜”,只有“精准滴灌”,才能让每一次的教育培训都成为党员干部成长的“踏脚石”。要按照“重点干部重点训、优秀干部加强训、年轻干部经常训、紧缺人才尽快训”的原则,重点对政治素质好、表现突出、有发展潜力的干部,根据不同层次、岗位职责和干部使用意向进行分层分类筛选,合理划分培训类别,科学设置培训班次。始终把准“党性锤炼”这条主线,重点从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健康成长、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综合素质、严守工作纪律等方面着手,真正让干部“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实现“供”与“需”的完美契合。
    校准“创新形式”坐标,以“培训方式”定型,突出“鲜味”。培训方式是提升培训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决定培训质量的关键步骤。开展干部教育工作要在尊重传统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根据当下的新要求、新技术、新方法,大胆创新新载体和新方法,增强干部教育培训效果。要坚决改变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被动式、突击式的“学”,要根据培训对象特点和培训内容要求,分级分类明确培训方式,既要用好传统的主体培训、集中轮训,也要灵活运用“菜单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采取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现场教学、学员论坛等学员参与度高、实践性强的方式,增强学员与教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参训学员能够坐得住、学得进、记得牢、用得上,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活力和吸引力,激发干部参加培训的内生动力,真正达到“学”与“教”精准对接。
    校准“注重实效”坐标,以“培训质量”定型,突出“入味”。有效性是检验教育培训质量的重要标准。干部教育培训不能仅停留在“学”上,更要体现在“用”上。要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激励机制,形成针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检查、监督、考核、奖惩制度,进一步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培训结束后,要通过测评掌握培训效果、座谈掌握培训意见、回访掌握培训需求,对干部能力提升、作用发挥、岗位履职、业务水平进行全程跟踪了解,实现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要更加注重培训效果的实际应用,针对学员遵守培训纪律、完成培训任务、参与集体活动、进行实践锻炼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动态评比,切实将培训表现、成果,作为选拔任用年轻干部的重要依据,不断增强各级干部参加培训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流动党员管理要以“小”见“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必然要求。因此,各级党组织要紧扣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新任务、新要求,在小台账、小课堂、小切口、小活动中以“小”见“大”,让流动党员摸排在时常、教育在经常、管理在日常、作用发挥在常常,确保流动党员在党旗下流动,在流动中生辉。
    建立“小台账”实现“大管理”,在常态化摸排中确保“流而不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流动党员具有流动性大、分散性广等特点,开展流动党员管理必须做到流动党员底数清、情况新、信息明。因此,各级党组织要依托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联动摸排机制,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采取发放登记表“普查”、电话联系“访查”、发布群消息“寻查”、与相关部门“联查”、上门入户“核查”等方式,定期对流动党员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排查,建立动态管理台账规范管理,全面摸清思想状况、流出时间、流动原因、联系方式、暂住地址、在外表现等情况,做到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清、分布地点清、从事职业清、联系方式清,将“隐姓埋名”的流动党员从幕后推向前台,为有效开展流动党员管理夯实基础。
    打造“小课堂”建强“大阵地”,在多样化送学中确保“流而有学”。***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同群体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采取精准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流动党员长期在外,学习地点和时间难以固定,易出现教育跟不上、学习形式化等现象。因此,各级党组织要结合流动党员从业特点、分布情况、居住地点、学习需求等精准帮学、送学、寄学。线上依托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打造“指尖课堂”,定期推送分享各类必学篇目、视频等相关学习资料,让流动党员实现随时随地学习。线下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冬训”等形式,通过邮寄“红色包裹”、就近打卡“红色基地”等方式,引导流动党员线下自主学习。同时,利用节假日、农忙时节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节点,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学习阵地,通过上党课、座谈会、实地观摩等多种方式,给流动党员“集中补学”,引导围绕支部建设等提出意见建议,确保流动党员思想“不掉链”、学习“不掉线”。
    找准“小切口”凝聚“大合力”,在联动化共管中确保“流而有家”。流动党员常年离乡背井,如果党组织长时间不联系、不关心,不仅会导致流动党员“失联”,更会让流动党员和党组织“离心”。要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设到哪里,管理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原则,在服务保障上下功夫,切实增强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向心力。因此,要推动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联动共管,流出前,及时向所在党组织报到,严格执行流动登记管理相关制度,发放流动党员证,要求其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接受流入地党组织日常管理,重点做好党籍管理、民主评议等工作。流入后,流入地党组织要构建“一对一”“一对多”服务机制,及时掌握流动党员外出务工情况及思想动态,对其子女就学、看病就医等实际困难进行及时帮扶和关心照顾,切实增强归属感和荣誉感。同时积极将流动党员参与党内组织生活、学习教育和作用发挥等情况记入流动党员档案,年底寄回党组织关系所在地作为评优评先、民主评议党员重要依据,实现流动党员管理“有机衔接、共建共管”。
    开展“小活动”搭好“大舞台”,在精细化服务中“流而有为”。流动党员是流动人才资源,要积极搭台铺路引导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实绩,及时“归队”发挥作用。因此,各级党组织要积极组织开展“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通过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形象牌”“党员示范岗”等方式,引导在基层治理、隐患排查、政策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探索建立积分管理等制度,将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开展志愿活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等情况进行积分管理等,按照年终进行一次公示、兑现一次奖惩等方式进行激励,引导流动党员主动担当作为,把党组织的形象在基层真正立起来。

“运笔之道”诠释大写的“学”字

    党课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位党员的“必修课”,每一次让党员干部“沉浸其中”的党课,都是一次“党性的淬炼”“灵魂的洗礼”。各级党组织要组织领导干部将“运笔之道”融入党课之中,助力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学富才高”“学而不厌”“学以致用”,将党课诠释成一个大写的“学”字。
    以“整合师资”起笔,“横平竖直”一以贯之,上好“理论党课”助力党员干部“学深悟透”。“治大国如烹小鲜”,如果将党课比作一道“菜”,授课老师就是“厨师”,要想烹饪出“原汁原味”,授课老师必须要有“庖丁解牛”的技艺。党课要“出圈出彩”,就要在整合“教师资源”上下功夫,要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大视野、大胸襟,将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扎实、专业能力突出、社会影响力大等为选拔标注,拜高校教授、时代楷模、道德模范、人民满意公务员等群体为师,将他们请上讲台,成为“实力圈粉”的大课堂,推动党员教育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
    以“精选素材”运笔,“撇捺舒展”一脉相承,上好“时事党课”助力党员干部“学富才高”。俗话说“七分原料、三分手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党课不仅要“纯正”更要“美味”。要想提升党课“鲜味”,就不能满足纯理论性的“灌输”,不能只见“骨架”不见“血肉”。在内容选材上,要以灵敏的政治嗅觉抢抓社会热点,譬如神舟飞天、“时代楷模”发布会、防汛救灾先进事迹等,都可以成为党课的“鲜活素材”。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我们不妨将主题党课与这些热点事件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热点佐证理论,以理论升华热点,实现同频共振,让党课“自带流量”,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
    以“智能科技”行笔,“方中藏圆”一改陈规,上好“情境党课”助力党员干部“学而不厌”。“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在这个最新讲话系列的信息化时代,党课也不能故步自封、闭门造车,而要创新求变。我们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拥抱新技术,善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手段为党课“赋能”,在形式创新上做足文章,让党课更具魅力和新鲜感。同时,可以结合地方实际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办“线上党课”,让党员可以自由灵活地进行线上学习、随时学习,而且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线上监督、线上讨论、线上考核,让党课在内容共享、范围覆盖、学习效率方面实现质的突破。
    以“落地应用”收笔,“点划分明”一言必行,上好“实践党课”助力党员干部“学以致用”。“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只有深入实践的“砥砺深耕”,才能顺利通过党课的“质量关”。“下课”并不是“党课”的终点,而是实际工作的“起点”。党员干部下课后要积极深入企业生产生活一线、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将理论延伸到实际工作之中,积极进行“实地参观”“集中座谈”“互动交流”等活动,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的“难言之隐”和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将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在心中“置顶”,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助力党课学习效果达到最大化,在脚踏实地的躬身实践中彰显服务人民的真才实干。

“小”“分”“数”打造“三气”党课

    党课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每位党员来说都是必修课,也是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养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然而,也有些党课却出现“一讲了之”的现象,基本无交流,也难见效果。因此,要注重“小”切口、“分”领域、“数”字化施工,抓实组织工作落实、因需施教、效果保障各流程环节,打造“聚人气”“有生气”“接地气”的精品党课,让党课教育有声有色,理论武装入脑入心。
    “小”切口谋落实,打造“聚人气”党课。“高大上”的主题很难在党课中讲清楚、讲透彻。所以,党课的选题要从小处着眼,从基层党员最关心关注、最感兴趣的话题切入,聚焦社会热点或焦点,或某一句理论观点或论断,某一段党史或某一位英模人物,等等。切口越小,越容易把握和驾驭,越能收放自如,却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同时,要引用小案例,把握身边党员群众的故事、讲授者自己的故事,让人听起来亲切、感同身受,更能引起受众思想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共振,打造聚人气的良好效果。坚持以上率下,采取领导干部带头讲、先进典型示范讲、基层书记全面讲、普通党员自愿讲的形式,将效果真真正正覆盖到每一名党员。
    “分”领域抓拓展,打造“有生气”党课。党课教育要根据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党员特点和需求,分领域做好党课教育工作。讲党课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党员,勇于揪住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党组织、党员同志的“胃口”,分级分类研究制定党课套餐,实行按需“点单”和“送餐”。对于在职党员,可以采取将党课教育与单位业务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务求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立足岗位,实现自身价值;对于农村党员,则要做到入乡随俗,把复杂的党课理论简单化、朴实化,要善于运用农村和农民身边的事情,把党课教育形象化、具体化,让党课走出课堂、走近群众、走进基层,有效提升党课感染力,争取每位党员都能学有所获。
    “数”字化求实效,打造“接地气”党课。讲好党课,内容为本,形式为要。党课形式要注意创新、不拘一格、独具特色。党课形式要与时俱进,让党员眼前一亮、耳目一新。要改变过去“我讲你听、你听我说”的刻板说教模式,借助新媒体、云端党课、互联网等方式方法,把博大精深的党课内容与红色案例、红色资源、红色典型等图文并茂展现出来,通过全景VR互动教学,增强党课教育画面感、立体感、直观感。要丰富“线上讲+线下点”党课教学内容,依托好线上会议系统,送党课到基层一线、党员手机、电脑终端,通过微信视频号,开设党课专栏,录制发布微党课,以党课“数字化”推动党员教育全覆盖,实现党课教育效果最大化、接地气。

弹好“结合之弦”奏响党课教育“三部曲”

    党课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最有效的教育形式。想要讲好党课,党课授课者不妨创新思路、分层施教,在主题、形式、风格上弹好“结合之弦”,奏响党课教有“三部曲”,释放党课教育最强音。
    弹好政治和理论相结合的“政治之弦”,奏响党课教育“理论曲”。党课姓“党”,必须围绕“党”字立意,党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政策性,党课要扣紧“党题”,彰显“党性”。党的理论都是多年来实践得来的,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讲好党课,要把好党课“选题关”,找准“着力点”,体现“党的思想”,确保内容规范科学、理论讲深讲透。不管上课方法如何变通、形式如何多样,都要以增强党员的党性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党”字,体现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在党爱党,紧紧围绕党的发展历史、党的创新理论、党的方针政策讲,真正让每位党员通过党课活动学有所悟、学有所得,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弹好形式与趣味相结合的“创新之弦”,奏响党课教育“智慧曲”。在党课形式上,要突破过去“会议室集中学习”“照本宣科”,在挖掘传统、保留党味的前提下,开展开放式、情景式、体验式、互动式“党课”。内容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学什么”的原则,以红色故事带入党课、以身边变化充实党课、以先进事例引领党课。用语要严肃而生动,不能为活跃气氛而信口开河,把不成熟的观点带上讲台,要认真学习,准确掌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工作的新提法、新解读,与上级宣传口径保持一致。要紧跟时代、注重创新,利用PPT、音视频、红色教育基地现场参观等新形式,引入知识竞赛、演讲朗诵、辩论赛、唱红歌、党员志愿者活动,开展“网上党课”“文艺党课”“电影党课”,让大家的思想在交流中产生碰撞,让讲堂更生动。
    弹好理论与工作相结合的“实践之弦”,奏响党课教育“基层曲”。党课目的是以教育引导、浸润思想、推动工作、解决问题为导向。因此,党课授课人要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外,还需非常注重在党课的“联系实际”上下功夫。作为一个党课授课人,要利用好“联系实际”这个“法宝”,充分将政策理论宣讲与地方乡土文化结合,与解决基层群众渴盼的具体问题结合,善于借鉴、引用有榜样引领、先锋示范、能激励人心、鼓舞斗志的“身边人”“身边事”,拉近宣讲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通过走进农家小院、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等,表达上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多讲方言、土话,少讲套话、空话,使党课既有“灵魂”又有“血肉”,大家愿意听、喜欢听、听得懂。

“样样不能少”增强党课“影响力”

    作为党支部“三会一课”重要内容之一的党课,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必修课”,对于坚定信仰、增强党性、提高素质,激励党员在本职岗位上更好地担当作为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党员的流动性、工作领域以及年龄因素等差异,导致党课教育的成效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基层党组织要自觉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创新学习方法、扩大学习覆盖、增强学习成效上下功夫,探索打造流动课堂、云端课堂和互动课堂等形式,做到“一处不能少、一个不能少、一课不能少”,切实增强党课的影响力,为新形势下党课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因地打造流动课堂,秉承“一处不能少”的理念,增强党课“亲和力”。“课堂党课”“报告厅党课”是传统意义上的党课形式,但这种形式的党课往往因部分党员的特殊情况,接受不到党的教育。党课,是传递党的声音、担负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不管时代怎么发展,党课教育不能少。党员群众在哪里,党课宣讲就应该到哪里。基层党组织应根据听课对象,因地制宜打造流动课堂,在党员群众遍布的地方,党课课堂一处都不能少,以增强党课的亲近感、亲和力。对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可将党课课堂搬到农家小院,送书送教送学,使老党员不漏学、无遗漏。针对农村党员的特殊情况,可将党课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果园菜地,把党员的理论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使党课“接地气”“冒热气”,增加亲切感。为解决企业党员工学矛盾,可将党课课堂搬进企业车间,利用午休时刻,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等形式,传递正能量,活跃“课堂”氛围,确保党课有声有色有力。
    因时打造云端课堂,秉承“一个不能少”的宗旨,增强党课“渗透力”。当前已进入到科技突飞猛进的信息化时代,这也要求党课教育要与时俱进、与时代同频共振,坚持分类推进、按需施课,提升党课教育的灵活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基层党组织要紧扣时代脉搏,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打造多种多样的适合各类党员群体的“云端课堂”,使接受党课教育的党员一个也不能少,切实提高党员教育质效。依托农村广播、有线电视等载体时效好、覆盖面广的优势,开辟“红课堂”“先锋剧场”等课堂,使一些高龄老党员不出家门就能及时知晓党的政策,听到党的声音。依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等资源,开设直播党课,让广大机关党员能够身临其境实时接受党课教育,提升自身修养。依托微视频、智慧党建手机***PP等“互联网+党课”,及时推送优质党课内容。借助微信、QQ等平台,群发党员应知应会知识等,让广大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思想不掉队,增强党课的渗透力。
    因人打造互动课堂,秉承“一课不能少”的目标,增强党课“吸引力”。新时期的党课教育,既要弘扬传承传统的党课形式,以突出党课的严肃性,也要不断创新党课授课形式,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使党员思想上和精神上得到洗礼,受到教育。基层党组织要强化主责、主业、主角意识,聚焦党员需求,以“一课都不能少”的目标,开发党课内容,打造“党课+”特色互动课堂,推动党课教育形式多元化,为党员教育注入新活力,让党课更鲜活、更生动、更具吸引力。针对新入职的年轻党员,开设“党课+实践”课堂,让他们走出办公,多到基层一线倾听民意、调查研究,强化知行合一的工作能力;要通过“为支部党课献一计”等形式,开设“党课+文艺”课堂,通过观影、读书沙龙等形式,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针对新老党员的传承,开设“党课+结对”课堂,老党员结合自身经历向新党员分享成长历程、传授经验体会,新党员帮助老党员学习掌握新智能新技术,开拓视野更新理念,通过结对互帮互学互动,增强的党课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把握“三性”激荡党课“思想之花”

    党课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必需品,是每名党员的必修课,也是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党课不妨通过历史性的回望、现实性的引领、细节性的润泽,共同交织成一幅精彩绝伦的画卷,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这幅画卷中汲取力量、在“灵魂最深处”盛开“思想之花”。
    把握“历史性”,党课要如“山河典籍”,启迪思想、触及灵魂。党课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光荣传统,是从严治党的重要法宝。党课如同珍贵的山河典籍,蕴含着历史的智慧与经验。它是我们回顾征程、继承传统的重要窗口,更是我们追寻初心、坚定信仰的源泉。在党课中,注重历史性意味着我们要深入挖掘党的光辉历史,以鲜活的故事将先辈们的忠诚和奋斗传承下来,让红色的光芒照进党员的心里,穿越历史的长河,让历史的风雨洗礼成就今天的辉煌。党课要以历史为镜,以党史为鉴,引导我们铭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不断赓续奋斗的精神力量,让历史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把握“细节性”,党课要如“润物春雨”,陶冶情操、淬炼党性。一堂堂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生动活泼、贴近实际的党课,犹如一场场润物春雨,一顿顿精神大餐,让党员在涵养初心中淬炼党性、在厚植信仰中铸牢党魂。在党课中,要从微处看问题、从细节培养品质,应当深入到具体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关注党员的日常行为、言行举止,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践行党的要求,做到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党课要以细节的教育,激发我们坚守底线、不越红线,推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修身养性,不断涵养党性修养,焕发出道德的光芒。
    把握“现实性”,党课要如“行动指南”,激发思考、助力发展。党课宛如一本行动指南,引领着我们在现实的征途中行稳致远。它是我们在实践中前进的灯塔,更是我们在改革创新中行稳致远的风向标。在党课中,增强现实性意味着我们要紧密结合当前党和国家事业的重大战略任务,深刻剖析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新挑战,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党课要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际有机结合,用鲜活的案例和真实的数据,激发我们的思考,引导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握主动,勇于担当,勇往直前。

善用“三个结合”打造“精品党课”

    党课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每位党员来说都是必修课,也是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养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但在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课堂内容僵化死板,学员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基层党组织不妨善用“三个结合”,用心打造“精品党课”,推动党课教育有声有色,理论武装入脑入心。
新颖选题和贴近生活相结合,不拘一格打造“营养党课”。一个优秀的选题,往往是一堂课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145657.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2023年9月2日
下一篇 2023年9月2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