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上半年全市农业农村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7月至8月上旬,我委赴有关涉农部门了解农业农村相关工作情况,赴各辖市区与有关部门,部分镇、村和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负责人面对面座谈,听取农业农村相关情况介绍,对全市上半年农业农村改革与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供审议时参考。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市政府农业农村等部门坚持以***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实施《农业法》《乡村振兴促进法》等农业农村方面的法律法规,围绕市人代会确定目标、“532”发展战略和民生实事项目,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兴产业、优环境、促共富、抓改革,各项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米袋子”“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裕。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0.4亿元,总产值98.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0.3%。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90元,同比增6.2%。一是粮食安全根基得到夯实。上半年全市夏粮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夏粮单产324.45公斤/亩,较上年增加2.99公斤/亩,增幅0.93%;其中小麦单产328.77公斤/亩,较上年增加2.34公斤/亩,增幅0.72%;夏粮和小麦单产增产、增幅均位列全省第一。上半年,我市全社会累计收购小麦8.51万吨,同比增加0.91万吨。全市1.21万吨成品粮储备计划全部落实到位。二是“菜篮子”供应体系得到完善。上半年,全市存栏生猪14.4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96万头,存栏家禽903.1万羽;累计出栏生猪14.4万头、家禽1628.6万只。蔬菜种植面积12.6万亩,产量30.2万吨,供给平稳。全市水产养殖面积36.2万亩,水产品产量8万吨。三是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高质量推进4.48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务,及时将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上图入库、统一管理,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第一批已完工8个,合计2.1万亩。上半年,发布重要天气报告14期,防汛、夏收夏种、太湖蓝藻等决策气象服务材料549期;发布预警信号24期;发送气象预报预警相关短信112条,累计接收短信人次数约55万。
(二)现代农业产业加快培育壮大。一是农业园区建设实现新突破。金坛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选国家创建名单。目前,全市共培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家,省级示范园4家,4家农业企业上市(挂牌)、43家企业在省股交中心挂牌。二是启动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聚焦重大新品种培育、绿色产品和技术、农机装备以及智慧农业等领域,突出企事业单位等科技创新主体,打造以实验室(技术中心)、人才团队、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的十个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立华牧业获批“农业农村部华东优质禽育种重点实验室”(XXX仅1家)。三是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13个,项目总投资达204.8亿元,86个新开工项目已开工65个,开工率达75.6%。其中“高、新、加”项目42个,占全部项目的37%。四是市供销系统“十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上半年,全市新组建农合联4个;建设供销综合为农服务中心17家;培育金牌农产品经纪人112名,带动低收入农户数1057户,完成投资额774万元,均达到序时进度。
(三)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一是乡村片区整治更新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高位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选取11个5-10平方公里试点区域,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促进乡村片区整治更新,树立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全市样板。二是美丽乡村创建全面启动。对标对表浙江“千万工程”,以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开展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全年计划创建5个市级美丽乡村,争取培育1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县,4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43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目前,相关建设项目均已全面启动。三是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高标准制定农村人居环境和文明城市建制村考核评分细则,聚焦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收集处置、黑臭水体整治、村容村貌等重点任务,农村人居环境面貌不断改善提升。四是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攻坚战全面启动,估算投资21亿的治水项目扎实展开,太湖竺山湖生态清淤工程、滆湖生态清淤及修复工程、退田还湖项目等稳步推进。水利各项建设年度计划投资8.43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4.7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56%。26条拟建市级示范幸福河湖和20个拟建幸福小微水体示范片区已全部完成现场建设提升工作。
(四)农村改革持续深化。一是农村宅基地改革向纵深迈进。溧阳、武进2个国家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在全市范围启动省级农村宅基地线上审批和闲置宅基地及闲置住宅线上流转交易试点工作;全市已有28个镇启动开展农村宅基地用地建房联审联办工作,累计完成农村宅基地审批900多宗。二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行先试。武进区获批开展省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政经分开”改革试点持续推进,初步选定金坛区元巷村、钟楼区新民村等12个村(涉农社区)开展分账管理改革先行先试。三是乡村公益医疗互助试点积极开展。在溧阳市天目湖镇等4个辖市(区)8个镇(街道)开展试点。目前,溧阳市、金坛区、武进区的6个试点镇已启动互助资金补助工作,试点镇参与群众达到44.5%。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米袋子”“菜篮子”安全仍需高度关注。一是稳粮保供压力大。一方面,随着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推进,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另一方面,粮食种植比较效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近几年随着粮价的下调以及人工、机械、农资等投入成本的上升,种粮收益下降趋势明显。与此同时,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仍显薄弱,高标准农田虽然年年都建,但投资渠道来源单一、建设标准不高,亩均投入标准距离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二是生猪自给率不高。2022年全市生猪自给率虽然在XX五市排名第二,但仅为10%左右,离30%的要求相距甚远。关于土地方面,2019、2020年国家为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特别是用地和环保政策的松动,为大型养猪项目的建设提供了“风口”。但从2021年以来土地政策有所转向,耕地保护政策全面收紧,全力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全面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畜禽养殖用地遭遇重大瓶颈制约。譬如,天宁区二花脸猪原种场计划扩建,但囿于土地指标和基本农田保护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关于环保的制约,枫华牧业因周边群众环保诉求和矛盾纠纷,被迫签订拆迁协议,全面停养。溧阳乾丰囿于环保限制,只能降低一半生产负荷。同时,由于种养分离、循环不畅,畜禽养殖不得已走上了粪污“工业化”治理的路子,并且要求越来越高,治污成本高企。关于生产波动的影响,在2020年“金猪”之年,多个养猪龙头企业在我市兴建规模养猪项目,但由于2021年生猪行情急转直下,龙头企业由于扩张过快、负债过重,不少企业陷入危机。新希望集团在我市溧阳上兴建设的年出栏15万头养猪项目搁置;正邦集团金坛直溪年出栏生猪3万头养猪项目(金融租赁项目)建成后正邦迟迟未接手投产;部分中小规模猪场受到市场价格因素影响停产。三是水产养殖呈现下行趋势。作为鱼米之乡,水产品一直是我市优势农产品。但近年来,水产养殖面积从2015年的56万亩快速缩减到今年上半年的36万亩,我市水产品自给率已从自给有余下降到目前的75%左右。其主要原因:从2004年来,累计开展围网养殖拆除13.49万亩。此外,根据中央环保督查整改有关要求,在池塘标准化改造中,退渔还耕的面积逐年增加,水产养殖面积将进一步下降。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缓慢,我省在洪泽湖、骆马湖、高宝邵伯湖探索开展“严格禁捕、增殖渔业、科学回捕”大水面生态渔业试点,但是长荡湖、滆湖尚未列入试点范围。
(二)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迫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着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进了创新发展时期。去年,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促进新型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各项任务。对照上级目标要求,对照XX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对照基层群众的热切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与先进地区相比有差距。2012年,我市村均集体经济总收入278万元、XX 407万元、XX 611万元、XX 688万元,到2022年XX 517万,XX 832万,XX 1077万,XX 1398万,差距进一步拉大。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截至2022年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145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