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轩教育思想的实践成功者——杨鹤续
作者:杨婉姝
一、杨氏家族的八弟在咸林成才
先父杨鹤续,乳名续祖,字曼青,辛亥年正月初一生于龙潭堡祖宅,与先祖父的生日都巧逢正月初一,但年份相差了五十多年,近于一个花甲,两代人年龄相距甚大。
华县龙潭堡杨家祖宅 侯佳佳摄
他在杨氏家族字辈中排行第八。
祖父一生务农,一年四季勤劳耕作,为人宽厚而呐言。祖母比祖父小二十多岁,是祖父第二次续弦的妻室。祖母精明能干,善于理家,性格温和,在家族中尊长爱幼。与妯娌和睦相处,她发现自己的儿子聪明,而丈夫过六十又不善理家事,一天,她自己就领儿子去见松轩先生。
“你大哥,你看这娃能念书吗?”
松轩先生看着有一双大眼睛的瘦弱小男孩,怜爱之心油然而生:“你想念书吗?”
“哥,我想念!”小男孩怯生生的回答 。
“好,那就进蒙养学堂!”松轩先生对这个小弟的回答很高兴,拉着他的手又叮咛说:“杨家子弟必须读书。”
就这样,我的父亲进了龙潭的蒙养学堂。
在我们小的时候 ,父亲曾不止一次地对我们讲过:“我小时候听上过私塾的人说,先生教的书听不懂,还老挨打受罚……进了蒙养学堂,发的书有字有画,我读起来很有兴趣,老师教的字当天就会读会写。我还照着书上的图画,画画儿呢,你老大(指松轩先生)每次到学堂来总要考我学过的字…….”
这样的新式学堂,当时唯有我们龙潭堡才有,是松轩先生开办新式教育的第一个试验。先父就是在这里受到良好的小学教育,为他一生求学、做事的打下了基础 。
他在蒙养学堂读书时,一直成绩优秀,松轩先生很高兴,认为这个八弟是杨氏家族的一个可塑之才。于是,他读完蒙养学堂后,又领他去考县教育研究会办的高等学校,现在还可在《陕西省关中道华县教育会附设高级小学校第一级学生毕业表》的二十六人的名单中看到他的名字。
高小毕业后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咸林中学。在咸林中学求学期间,松轩先生在思想上对他引导,讲做人做事的道理;在经济上全力资助,使其能在校安心读书。松轩先生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了他,是他学习做人的楷模。
咸中旧照
如前所述,先父与祖父的年龄相差很大,他从咸中毕业时,祖父已70多岁了。一个靠农耕为生的家庭,一个70岁的老翁,是绝对无力支撑儿子上学的。父亲曾对我们讲过“不是你老大,我这辈子是念不起书的,更别说上咸中了”。先父是杨家鹤字辈的,从五伯到十叔六人中唯一读到中学的。今天看来,这是极其平常的事,但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却是件大事。咸林中学在先父这一届只毕业有12人,一位七旬农家老翁的儿子竟然毕业于咸中,这一时在乡间成了美谈。
杨家就是出读书人啊!龙潭的人们一边赞叹着,一边用先父及他的兄长的事例教育着自己的子孙。
1928年12月30日,松轩先生在咸中突然去世,当时“阖邑人奔走哭嚎,有如履冰天雪地,大殓时各界临吊,莫不痛哭失声。”
伯父辞世,杨氏家族顷刻间失去巨擘,而先父也突然失去了思想行为的导师和生活经济的支柱,这对一个十八九的少年,犹如是晴天霹雳。
历经这场些灾难,他一下子成熟了,一个弱冠少年必须独立面对人生。
二、服务社会,创办大荔农棉试验场
1929年夏,结束了求学生涯的他,准备用自己的所学走入社会了,从何做起呢?他记得大哥的话:“其最切实大用大效、小用小效者,莫如农医两途。”
况且在咸中时,更是参加过许多园艺实践课,使他在这方面兴趣甚浓。于是,他决定致力于农。
1934年4月,陕西省棉产改进所成立,在泾阳县全杨村设立陕西棉产改进所泾阳棉作试验场,有试验地50亩。5月,在大荔县边张营村北设陕西省棉产改进所棉作试验场洛惠分场,有土地1000亩,进行棉花育种、栽培试验。次年,泾阳县的棉作试验场和大荔农棉试验场重点进行棉花、小麦综合性农事试验研究。据白石村焦炳寅回忆讲,父亲在泾阳农场工作期间,曾带他去泾阳农场干了几年。父亲在华县买了一个轧花机的皮带轮子,他们两个人背着步行到泾阳,厂里的工作人员见面后都亲切地打招呼“杨厂长回来了。”在农场他和其他工人住在大房子里,父亲有单独的房舍,吃饭也不在一起。1938年,父亲又被派往大荔,筹建大荔试验场。由于他在咸中受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训练,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到大荔后,能抓住重点,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全身心投入建场前期工作,负责征地、雇工等事项。他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工作,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一个占地1000亩棉作试验场在大荔边营村北按期建成。这是我省早期最大的棉作试验基地 。
随后,先父向专家学习棉花选种、育种、育苗技术,回来培训工人,培育出棉花优良品种,并获得高产,开关中地区棉作试验之先河。
杨鹤续在大荔县边张营的住所 杨涛摄
这里插叙一段:在大荔棉作试验场建设初具规模、进入全面试验阶段,抗日战争爆发了,黄河东岸成为全体军民为把日寇赶出中国奋勇激战的战场,黄河西岸成为支持持久战和战后中国的建设而加紧科学研究的试验场。
先父曾对我们讲过,那时候日本鬼子轰炸西安的飞机,常从试验场的农田上空飞过。开始大家很害怕,上千亩的试验场,往哪里藏啊?他急中生智喊道:“卧倒!”大家就躺在棉花的行间,以棉苗掩护,飞机飞过后,爬起来照样在田间工作。后来,他们春天穿土黄色的工作服,夏秋两季则穿绿色工作服来保护自身的安全。战火连天,试验条件很难保证,有时连吃饭都成问题。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时常想到松轩先生“二两银子半碗油”的艰难办学历程,他以“阻力即动力”努力工作。
三、在陕西省工业试验所
抗日战争胜利后,先父到陕西省工业试验所工作。那时候我国能有什么工业?只能做一些基础试验研究。我只记得他在家里能配制墨汁、墨水、糊精等。现在看起来很简单,请记着这是60年前的试验品啊!他能酿制食醋、酱油,能烤面包、饼干……这又是食品工业了。这一切可能和他在工业试验所的工作有关吧。他能查阅外文期刊,能用外文书写。这些能力与咸林中学雄厚的教育功底密切相关,因为咸林中学就很重视实验。到1928年,学校有声、光、电、气、化等设备数千种,学生受益匪浅,且影响终生。
四、一个普及科学知识的先行者
先父在去世前两年多,病居龙潭堡,不能参加体力劳动,但仍乐于试验 和创新,终生不倦。
他看了小麦生长情况,分析我们家的一片麦田缺乏鳞肥,即向西安邮购了骨粉。施过骨粉的小麦,颗粒饱满,且提早成熟,取得了丰收。他说植物焚烧后的草木灰是钾肥,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施钾肥后,植物茎杆坚挺,抗倒伏,但钾肥不能与人粪尿混合。在农村常以烧炕、灶火的草木灰垫茅坑 ,他就向大家宣传不要这样做,要把草木灰直接向农作物施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地里种的红薯苗长大后需要翻蔓,以免叶节处长出的须根再扎入土壤,又生了小块茎,而影响主根处生长的红薯产量,他就在地里给红薯搭架避免了多次翻藤之苦,增加了红薯产量。他给棉花适时掐尖,防止棉苗疯长,保证了留的花苞开花结棉桃,既节约土地肥力,又能保证棉花增产。噢!别忘了,他可是30年代大荔棉作实验场的专家啊!他会嫁接果树,使多年不挂果的树,能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他讲植物的光合作用,讲生长竞争,为什么竹园里的树长得既高又直?是因为树冠必须长到高于竹梢,才能接触到阳光,从而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树的主干拼命往上长……许许多多的事例都是发生在五六十年前的生动科普课。
先父教给我们做人的规矩。他说,人要凭自己的本事求生,绝不能贪图别人的财物,不能接受不该接受的东西,而且要避免嫌疑,“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爱护自己的声誉甚于生命。清清白白做人,规规矩矩做事。
先父一生太短暂了,他只活了42岁,但在他短暂的生命历程中,还是有许多东西值得总结。他在龙潭蒙养学堂,在华县教育会高小、在咸林中学,有幸系统地接受了新式基础教育,而形成了他健全的人格以及爱乡、爱国的优良品德。松轩先生的“国无学不能自立,人无学不能自存”“学能改变气质,虽愚可至于明,虽柔可至于强”“学生为国家主人……即将来国家社会的健全分子”等办学理论在他身上得到了证明。
严父杨鹤续、慈母周秀霞纪念台 杨钟敏摄
先父过早离去,我们姐弟4人备尝少年丧父之痛。只有在新中国,我们才能成才。我们中两人从咸林中学毕业。这篇追忆文章,是为咸中百年校庆,献给我们杨家八门中这一支父女两代三人的母校——咸林中学。愿咸中育才成林,郁郁葱葱!
图文来源:《我的老家在龙潭》
原文作者:杨婉姝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1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