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青年科技工作者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青年科技人才作为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明确指出“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全方位培养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是强化我国战略人才力量的关键要求,也是我国应对全球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要之举。下面,我谈几点浅见,以供同志们参考。
青年科技人才有能力也有条件挑大梁、当主角。青年阶段是科技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黄金期”。青年科研人员普遍具有较高的学术热情和创新能力,通常具有较强意愿对学科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投入和研究,也更愿意尝试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科技创新与最佳年龄的相关性研究指出,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在25岁至40岁之间,峰值年龄为37岁。我国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稳步扩大。从科技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2—202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数量由416.7万人增长到858.1万人,年均增长7.67%。同期,自然科学领域博士毕业生总人数超过45万人,年均增长率4.73%,博士后每年进站人数都超过2.5万人,其中80%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项目中的参与度日益提升,主力军作用逐渐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技项目中已逐渐成长为骨干力量。根据科技部公布的信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人员占比达8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者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龄已低于45岁。同时在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身影。《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显示,复兴号高铁设计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8岁,北斗卫星核心团队平均年龄36岁,中国天眼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长三甲系列火箭总体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
通过全方位培养和使用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全方位培养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是造就战略科学家的必要条件。战略科学家是战略人才队伍中的将帅之才,这样的将帅之才需要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才能成长起来。***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不仅为战略科学家下了定义,也明确了培养、造就和发现战略科学家的方向。只有通过重大科技任务实践和历练过的人才才有机会和能力成为战略科学家。从“863计划”到“973计划”,再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都是战略科学家成长的土壤,只有让青年科技人才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其中,才能让青年人才茁壮成长,成为更加强有力的战略人才源头活水。
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不能分离,人才需要在实践中成长,更需要在适合发展的环境中不断提升。一方面,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充分发挥准战略科学家或青年储备人才的核心作用,为准战略科学家创造宽松稳定的成长环境,延长基础性研究、开创性研究项目实施周期,完善科研管理办法,充分考虑项目的创新和成长潜力,突破仅按照论文数、影响因子等传统方式对项目进行考评的方式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187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