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党员干部要弘扬新时代良好“家风”
同志们: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重视家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身系百姓福祉、手握公共权力的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守正创新、赓续优良家风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维系国风社风提供了精神支撑、带动党风政风提供了道德基础、培育民风作风提供了思想保障。
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家风的主要内容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家庭风尚、生活作风。***总书记提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风不仅有着丰富内涵,还有着广阔的外延。从范围向度来讲,家风首先是一个家庭或家族自身的家风。从时间向度来讲,家风是世代相传的,是从祖辈那里继承的规则和家庭观念。从内容向度来讲,家风是一种风尚、生活作风。以家风的涵义为切入点,从“修身、治家、为学、处世”四个方面,阐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家风的主要内容。
(一)爱国崇德的修身之法
1.崇尚爱国。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良家风的重要内容,也是古圣先贤的一种理想和使命。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国家的理解是无数的“小家”组成国家这个“大家”,是“以家庭为中心”的文化为基础,衍生出一整套的思维和生活方式,这与“以城邦制为中心”的西方社会的“家”文化不同。因此,中国社会则在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应着家庭的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展现了中华民族仁爱、平等的人生观;第二个层面,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价值观;第三个层面,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下一家、天下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观,这相对于西方的“狭隘民族主义”为基础的爱国是一种超越,展示了中国特有的“家国同构”的家文化传统。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南北朝著名学者颜之推的代表作《颜氏家训》中的核心观点是居家尽孝、为国尽忠。他认为在家风建设中重德行、尊教化,才能立身处世,进而治国有方。这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涵养家国情怀、天下为公的情怀,提供了思想和实践的指引。
2.崇尚修身。崇尚爱国是中华民族家风传统的使命和担当,崇尚修身是中华民族家风传统的基础支撑。儒家思想经典《大学》中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要求我们学习知识、增长见闻、淬炼心性,从而达到高度的自觉和自律。如曾国藩的家书中“日课十二条”中的核心思想,不仅是崇尚修身养性的典型例子,也向后人传递了真正维系家庭情感的秘诀不是依靠金钱与名利,而是道德素质与家庭风尚。这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立足慎独慎微、修身养性、廉洁自律等作风建设,提供了精神传承。
(二)睦亲勤俭的治家之道
1.崇尚礼仪。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这也源于“礼”的养成教育是从“家”的启蒙教育开始。正如《论语》中提及的“礼之用,和为贵”,蕴含着“礼”的道德规范与“和”的道德践行。儒家思想中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伦精神,在家庭层面是以“子孝父慈、兄友弟悌、夫妻和睦”为重要内容,按照“孝悌”的伦理规范,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调适关系。这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建立共建共享、开放合作、双向互动的友好型家庭,在工作生活中增强公仆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也为治国理政、处理对外国际关系,提供了“礼”的支撑。
2.崇尚勤俭。勤俭持家也是兴家之本,治家之道。中华民族有着勤劳、向上、坚毅等文化特质。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到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来训诫子辈,这为新时代党员干部传承与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的精神,提供了“俭”的支撑。
(三)蒙以养正的教子之方
1.崇尚教育。端蒙养、重家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爱子,教之以义方”,是古人家风家教的智慧,如《弟子规》虽只有360句、1080个字,却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三字经》里面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又如近代大学者梁启超的家风,造就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家风奇迹。他在子女教育上没有拘泥于中国传统学问,而是让他们走出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教会了子女爱国报国;对先进科学的接纳,促成了子女立业成才。这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用心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促进红色基因传承,培养对党忠诚的可靠接班人,提供了“教”的有益借鉴。
2.崇尚读书。耕读治家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家风的主旋律之一。一个家庭要有书香气,一个家庭对待知识的态度,往往决定了这个家庭的未来,所以在中华优良家风传统中就有读书能改变命运的家风观念。如大文豪苏轼从小“立志读尽人间书”,第一次进京赶考,就凭一篇文章金榜题名,这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培养“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精神追求和建立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学”的有效路径。
(四)亲仁济众的处世之道
1.崇尚诚信。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待人以诚,处事以敬,其中内诚于心、外信于人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纽带。“诚”不仅表现在外在的待人接物上,更在于内心的真诚,实事求是。如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和《温公家范》包含着崇尚诚信的“家风”典范之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以诚待民的精神追求,提供了“诚”的重要内涵。
2.崇尚互助。人伦出于家庭,延及邻里。个体生活于家庭之中,家庭嵌入一定的社群、存续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中,邻里关系则是家庭所处的最近的一种社会关系,所以崇尚互助也是优良家风的重要内容之一。如范仲淹“急人之难、施行仁义”的家风理念,设立了中国最古老的具有宗族性质的基金会,慈善机构的义庄,弘扬仁善精神。对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供了“仁”的有益支撑。
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家风的传承方式
好的家训家规形成好的家风,好的家风家教成就好的家庭。中国的家庭结构由大家庭变成小家庭,但优良家风传承的内容和方式历久弥新、源远流长。优良家风传统的传承方式中,家训表达了一个家庭的道德风貌,家规制定了家庭关系与活动的具体规范,家书传递了家风的基本价值观和情感,家教通过言传身教去人文教化。
(一)以道德引领为代表的家训
古人常说国有法、乡有约、家有训。国法、乡约等整个社会层面的道德基石,从家庭亲情伦理情感认同中产生道德感染力并在家庭层面进行教化。因此,传统的家训大多是以道德为根本得以传承,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从“以大道为志向,以德行为根基,以仁爱为依托,以六艺为修养”对子孙后代的训诫,包含着前辈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强调家庭成员中的“齐家”“兴家”的重要性的同时,还总结传授家庭管理、家业置办的经验。如周公训子《周公戒伯禽》就是最古老的家训,诸葛亮的《诫子书》《诫外甥书》、李世民的《帝范》、司马光的《家范》《林则徐家训》等等都是家训典范,注重立价值取向之德。一部流传千年,仅有635字的《钱氏家训》在训言中写道:“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意思是如果利益只有你一个人享受,不要谋划它,如果利益天下享之,就一定想办法得到它。当代钱氏家族中,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就有100多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传统优良家风可以看出,古圣先贤为大家舍小家的雄略,在家训中注重教导家族成员忠诚国家、胸怀天下、为百姓谋福利,将家庭教育与社会责任相结合。
(二)以行为规范为重点的家规
家规的内容范畴多数以行为规范、礼仪准则维系宗亲的精神纽带。因此,家规是家风形成的规则基础方式,是以礼为基,以义为宗旨,以范为榜样,以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189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