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高新区发展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一、全市高新区发展的现状
(一)全市高新区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市国家高新区数量位居全省第四,现有12家国家级高新区、24家市级高新区和数十家国家高新区分园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一是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顶梁柱”。2022年,全市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73万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6425亿元。36家高新区以占全市不到3%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市超32%的GDP总量、40%技术合同成交额、50%的高技术企业和54%以上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二是成为全市高技术企业发展的“策源地”。2022年,全市高新区拥有高技术企业11196家,占全市总数的56%;全市高新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超过2000家,各高新区基本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主导产业;全市高新区集聚了31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2022年新获批6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新增数量位居全省第一。高新区的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撑起了全市汽车产业走廊;高新区的精细化工、资源循环利用、军民融合智能装备、智能机电等竞争力持续提升,形成产业特色。三是成为全市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全市先后出台了硬核科技十条、高企十条,以及瞪羚企业培育、科创平台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有突破有成效的政策措施。
(二)全市高新区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整体发展不平衡。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位列前50的全市只有3家,全市还有一半国家高新区排名在100位以后,特别是还有2家高新区排名在全国垫底,高新区争先进位面临较大压力。二是路径特色不鲜明。全市大部分高新区走的还是招商引资、造房建厂的老路。有的还在靠地产开发支撑,园区间产业趋同、特色不特、大杂烩现象突出,新旧动能转换不快、创新动能还不强,没有形成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对人才、资本的吸引力不足。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全市高新区大专以上人员、科技人员、科研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均值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高新区R&D经费投入不高,高水平研究机构、科技领军企业较少;高技术企业数量不足,高质量的创业孵化载体缺乏,部分县(市、区)国家高新区的国家级孵化器还没实现零的突破。全市12家国家高新区年发明专利授权量1.9万件,自主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高端创新资源集聚不足,引领性原创成果突破不够,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四是产业集群水平不高。全市高新区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待加强,产业优势和特色不突出;缺乏行业带动性强、影响力广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聚焦战略性前沿技术不够,重大标志性成果产出不多。如,截止目前,高新区共有上市企业60家,而上海张江高新区上市企业有360家、深圳高新区上市企业有189家,与他们比相差甚远。市内大部分高新区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而且传统产业占比高,新兴产业起步晚、体量小,缺乏创新型产业集群。五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全市制度环境和创新创业生态有待优化,符合自身发展条件和阶段的体制机制探索不足,专业化服务能力不强,与新产业、新业态、新场景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创新亟需加强。部分县(市、区)对高新区的建设管理重视不够,行政化倾向明显,经济管理职能弱化。部分高新区采取“一区多园”发展模式,管理较为分散,单纯追求统计数据,没能用国家高新区的品牌、机制、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推进全市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思路
(一)提升科创策源能力
一是不断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推动国家科研机构、全省重点实验室、科技领军企业等在国家高新区布局,高标准规划建设科技城等科教资源集聚区,打造高品质创新空间。二是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高校院所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等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是持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加快引育、培养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国家高新区建立完善各类人才支持培养政策,强化综合保障与公共服务,构建精准化人才培育体系,激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
(二)强化辐射带动作用
一是邻近区整合。支持国家高新区整合或托管区位相邻、产业互补的市级高新区或各类工业园区,打造集中连片、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创新共同体,形成资源共享、空间互补、错位发展的“一区多园”产业发展格局,实现核心园和分园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管理。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工业园区创建市级高新区。二是都市区领飞。发挥位于都市圈的三个国家高新区的“领头雁”作用。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强化三个国家高新区在都市圈、发展带和产业走廊发展中的动力引擎作用。其他国家高新区比学光谷、攀高求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市级高新区要向市内先进国家高新区学习和看齐,积极开展“以升促建”工作。三是异地区合作。优化高新区异地孵化、伙伴园区等多种合作机制。探索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途径,支持园区做实“飞地经济”模式,深入开展“孵化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193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