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思考与实践探索
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曹斯亢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历来备受关注,取得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理论成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体系,明确提出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1],从而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因此,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逻辑及其历史经验,对于深刻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不断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逻辑与鲜明特色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2],引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全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文化观。从哲学和政治的层面上看,***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给我们明确地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内在逻辑,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从根本上来说,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总书记将党的领导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第一要义,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3],将其作为中国特色大学建设的根本,坚定走中国自己的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首先是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保证大学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保证中国的大学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而党的领导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与根基,这同时也是中国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保证。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对高校领导的全覆盖,把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建设目标。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的力量,认为青年就是中国的未来,只要青年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青年学子是中国的希望和未来,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学生的培养和发展,将青年学生看成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是明确而坚定的,那就是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有用人才。因此,高校不仅承担着汇聚、传播科学知识的任务,而且担负着无法替代的政治功能和政治使命,始终坚持“四个服务”[4]。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夯实党的全面领导,把握高校思想领域领导权,保证高校教育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将高校建成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坚强阵地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
任何国家都是按照自身的政治要求来培育人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形态功能是由其政治性和政治任务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不动摇,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高校的全面贯彻落实、不打折扣地坚决执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的必然要求,符合中国实际,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目标,是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功能,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坚定信仰、树立信念、增强信心,引导大学生自觉地生成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真心拥护,自觉生成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认同,自觉生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祖归宗,自觉生成对现代化建设发展的热切追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有机体系,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中心,围绕党的领导建立起服务于这一中心的体系,形成“中心—边缘”的有机结构,这一结构互为支撑、有机贯通、和谐稳定、变化创新,随着时代发展和高校改革而不断丰富发展。如果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看成是一个“体”“系”,那么党的全面领导就是“体”,而教学、管理、科研等都属于围绕这一中心的“系”,“体”从宏观上总览全局、贯穿始终,“系”各负其责、各显神通,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
从物质与精神的角度来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有形的物质与无形的精神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的综合体,或者说是“器”与“道”相互融合的产物。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依靠一定的载体和平台———“器”“物”等有形无形的资源和形式,包括人员、场所、设备、资金等教学要素及其辅助材料,还有承载独特内涵的文化价值、复杂多元的社会心态、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多元协同的体制机制等,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物质、精神、文化、理论和思想基础。与思想政治工作之“器”相比,“道”属于更具统摄意义、更高层面的目标,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立德树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赋予“立德树人”新的丰富内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22年4月25日***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5]中国的高校发展有着自己的独特历史、文化渊源和风格特色,或者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的洗礼,或者诞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或者成立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无不在党的关怀、爱护和指导下成长壮大,无不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优良传统。中国高校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砥砺奋进、改革创新的缩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伴随着党领导高校的改革创新而不断发展,与党同心,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呼吸,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要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关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以人民性丰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新时代高校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服务全体人民、依靠人民、引导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民主体性的创造性运用和现代性转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认识到西方意识形态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渗透,必须认清社会转型期思想文化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保障高校在意识形态争夺中的优势地位,解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提高人民群众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要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增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因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6](P1),在社会主义中国,任何事业的发展都要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原则,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人民立场,这在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面前显得格外突出。正是由于坚持人民为中心,一切以人民为优先考虑,党和政府在领导人民群众抗击疫情过程中最为迅速、最为坚决,在斗争中凝聚共识,在战疫中凝聚力量。广大高校师生在生动而残酷的现实面前,深切体会到党和政府一切以人民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坚守,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价值理念的虚伪性与欺骗性———以自由的名义保护资本的权益。因此,“是否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立场、情感和作风,既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根本方法”[7]。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聚焦根本目标任务,瞄准教育教学的关键,宏观上实现“三全育人”。贯彻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高校有责任为大学生建立足以影响一生的正确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和心理心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做好“人”的工作,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始终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关爱学生、聚焦学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古今对比、中外对比等宏观视野勇担新时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从管理角度来说,核心是加强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党的创新理论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引导学生珍惜当下、努力拼搏。坚定自信自强,认清和揭露西方文化霸权的本质和险恶用心,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把握新时代高校发展规律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不断推进新时代高校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启示和发展趋势
在中国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殊节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培育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近年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思想认识上得到显著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被视为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败的重大政治任务,也被看成高校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225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