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赣六大行动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是实现我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科技兴赣六大行动的攻坚之年。根据《科技兴赣六大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科技兴赣六大行动2024年工作要点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五届四次、五次全会部署,紧扣“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强省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兴赣六大行动,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这一中心任务,有针对性地部署创新链,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资源,全面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速建设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科技支撑。
(二)主要目标
力争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63%;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2%;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800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达20万人;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7000家;新增国家级平台载体3个以上。
二、重点行动
(一)区域创新协同力升级行动
1.打造科技创新高地。(1)强化南昌在全省科技创新中的核心地位,持续支持中国(南昌)科学岛、未来科学城、南昌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江西创新馆、省级先进算力中心建设,推动厅市会商工作,加快打造中部地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支持南昌围绕电子信息、航空、汽车及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健康、绿色食品、轻工纺织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开展技术创新。(2)支持赣州发挥创新优势,聚焦有色金属、生物医药等领域,布局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稀土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科创中心;支持赣州围绕稀土新材料及应用、新能源、新材料、钨新材料及应用、电子信息、现代家具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开展技术创新。
2.筑牢市县科技创新基础。(1)推进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省级高新区争创国家高新区,支持市、县(区)高起点布局一批省级高新区。(2)支持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升新中国成立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落实科创城创新发展建设指引,高标准建设中国中医药科创城等十大科创城。(4)支持南昌市、萍乡市、景德镇市、新余市等国家创新型城市进位赶超。指导井冈山市、南昌县、樟树市、永新县、信丰县、贵溪市等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建设,打造具有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的省级创新型县(市、区)。(5)加强对地方高校、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健全科技人员帮扶企业创新和乡村振兴机制。
(二)创新平台引领力升级行动
1.争创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推进国家实验室研究基地或网络成员建设,力争2-3家国家实验室研究基地或网络成员落户江西。(2)争创稀土、核资源、有色金属等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3-4家。(3)根据中央科技委的统一布署,制定方案,开展国家技术创新类平台的清理和争创工作。(4)积极创建庐山国家植物园。
2.优化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选准方向,新建1-2家省实验室。(2)全面完成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3)开展省级技术创新类平台的清理整合,加强企业研发平台布局。(4)开展科技创新平台管理提升行动,修订《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制定《江西省实验室体系建设运行管理实施办法》《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积分动态管理办法(试行)》等,开展省重点实验室积分制试点工作。(5)强化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评估和动态管理,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建设。(6)优化省级创新平台布局,实现产业需求和地方发展有效衔接。
3.完善基础条件平台。(1)出台《江西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和《江西省基础条件资源开放共享实施办法》,强化平台管理和开放共享服务。(2)争创鸟类观测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3)推进鄱阳湖科学数据中心等省级科学数据中心建设。(4)强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扩充大型仪器(设施)、科技文献共享平台资源,推进生物种质等资源共享,实现大型仪器(设施)、科技文献共享后补助金额增长10%。(5)新增1家实验动物生产基地。
(三)技术攻关硬实力升级行动
1.优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1)积极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力争获重点项目、杰青项目、优青项目等20项左右。(2)实施自然科学基金丛林计划,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发展联合基金(江西),与南昌、赣州等地以及有关企业、行业部门共同设立联合基金,做大基金总盘子。(3)建立有效需求导向的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机制,围绕我省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对自然科学基金指南学科领域进行系统梳理研究,采用企业提出技术需求,高校、科研机构凝练科学问题等方式,建立项目需求储备库,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4)推动省自然科学基金“直接支持”“长周期支持”等改革走深走实,探索基础研究与相关类别创新平台建设一体化推进。(5)建立基础研究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全面及时掌握我省基础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2.找准产业技术攻关方向。(1)紧紧围绕“1269”行动计划,树立科研即产业的目标导向,重点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航空、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产业领域,一体化布局平台、人才、项目、基地,形成创新链。(2)电子信息创新链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半导体照明(LED)、数智化技术、区块链、北斗、算力、物联网、电子元器件等技术研发。(3)新能源创新链重点支持新型储能、锂离子及钠离子电池材料、锂渣综合利用等技术研发。(4)新材料创新链重点支持高性能合金、稀土深加工、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有色金属新材料等技术开发。(5)装备制造创新链重点支持智能电网、高精密数控机床、特种装备、成套高端设备、汽车、精密模具、智能制造等技术研发。(6)航空创新链重点支持大飞机、工业无人机、航空锂电动力、航空复材、直升机等技术研发。(7)生物医药创新链重点支持重大疾病精准诊疗、高品质中药、创新药物及新剂型、生物药产品迭代、高性能医疗器械等技术研发。(8)绿色食品创新链重点支持种业创新、绿色高效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智能农机装备等技术研发。(9)聚焦核技术应用、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eVTOL、储氢材料等未来产业,找准技术突破点,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10)聚焦虚实融合技术、新型电池等我省潜在颠覆性技术领域,支持科研人员开展重大原创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
3.优化产业技术创新攻关路径。(1)完善面向产业的研发体系,以“优先产业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关键核心技术-成果产出”为主线,实现从单个研发项目的“点状创新”到面向全产业视野的“链式创新”转变。(2)探索建立省级重大(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需求来源”充分听取行业主管部门意见的刚性协同机制。会同行业管理部门,结合各地产业发展需求,组织企业、高校、院所等共同梳理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清单。(3)根据问题清单,按照分步实施、急需先上要求系统布局。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提出年度重点支持方向,明确提出关键问题、主攻方向、实施目标,形成科技计划指南和项目储备库。(4)围绕年度重点支持方向,导入创新资源,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对于重大科技研发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确保95%以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232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