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向“新”突破,以“质”谋变,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
同志们:
2024年3月5日,A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不仅对江苏的发展有指导作用,对全国其他地方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A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论述,精准地揭示了新发展阶段生产力演进的内在规律和特征,深入阐述了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内在联系,为我们明确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为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本次党课重点围绕如何在传统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探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和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开拓思路,提供借鉴和思考。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生产力新形态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A经济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为社会生产方式变革与生产关系改革提供新方向、提出新要求。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跃迁,都将加速人类社会的变革。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质变跃迁,其孕育、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生产力新形态。
第一,促进技术创新和科学进步,有助于抢占发展制高点。加快科技创新,才能占据产业链的高端位置,掌握发展主动权。要抢占发展制高点,就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同时,也要处理好开放式创新与科技自立自强的关系,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吸收全球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集聚和使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因此,必须重视高新技术研发及其应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人才这一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同时,要以国际视野推动科技创新,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处理好开放式创新与科技自立自强的关系,吸收全球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有助于培育竞争新优势。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融合,我国原有的比较优势减弱,出口贸易产品成本不断提高,迫切需要从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比较优势转向以核心技术为基础的竞争优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上,我国已经取得一定发展成就,积累较多发展经验,具备较好的基础和条件,需要进一步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在已有优势的基础上形成竞争新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求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打通堵点、优化环境,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从而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第三,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有助于蓄积发展新动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程中,新动能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以知识流动、技术扩散、产业升级等为需求牵引,以信息、数据、技术等为基础要素,以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共享经济等为主要方向。新质生产力在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中产生,注重与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创新结合,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展现出与发展新动能相一致的技术与产业特征,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更充分地发挥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的应有作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有变”,破除民营企业面临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使之成为创新要素集成、创新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形成经济创新主体的多元格局,打造科技、产业、金融等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从而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提供新动力
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和题中之义。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有效解决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偏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有力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适应科技发展新趋势、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第一,激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要素。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在于依托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关键核心技术是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牵引作用,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激发院所科技创新策源作用、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努力把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一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重点聚焦未来科技发展的引领性技术突破和重大创新,引导各类创新主体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原创性科学技术联合攻关。二是强化企业科研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强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在基础研究与创新突破的引领支撑作用,助力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三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保障,完善科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241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