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河南西峡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纪实
站在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跨越的重大历史关口,以“文化”为视角,观察中国县域及城区发展样态,建立“五位一体”协同发展时代对“文化”发展议题的认知体系,探索“以人为本”新文明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作为南阳市唯一一个河南省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南阳市唯一一个河南省首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试点县,经过近年来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西峡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得到了省厅领导和评委会专家的高度评价。西峡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也得到了全县群众的一致好评。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由30%多提升到95%以上。
西峡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全省文化工作先进县、全省农村文化站建设先进县、全省群众文化活动先进单位,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恐龙之乡”“中国重阳文化之乡”“中国屈原祖籍故里”等,创成全省文化建设先进乡镇5个、全省“戏曲艺术之乡”2个,创成全市文化建设先进乡镇(街道)2个、文化建设先进村(社区)5个。
一个地处偏僻山区的小县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为何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他们究竟有什么奥秘可供我们学习借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峡县来做一番深入探究。
奥秘之一: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肥沃土壤
西峡县地处豫鄂陕三省接合部八百里伏牛山腹地,属于古时的秦头楚尾,成语“朝秦暮楚”、重大历史事件“丹阳之战”和“屈原拦马谏楚怀王”都发生在这里。地域文化独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西峡县公元前4000年前境内即有人类聚居,西周为鄀国封地,春秋属楚白羽邑,公元前297年归秦置析县。西魏期间,改为中乡县。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中乡县为内乡县。唐玄宗开元24年(公元736年)在这里的石盆岗设置了以菊花为名的菊潭县,成为了文人骚客感世抒怀的文艺盛地,唐代诗人李白、孟浩然、白居易、贾岛等纷纷到这里游历。元初,县治始由今西峡县城迁至渚阳镇(今内乡县城),原县城改为峡口镇,设巡检司。民国废巡检司,西峡境内隶属内乡,1948年西峡解放,从内乡析出建立西峡县。
西峡县历史上既为交通要塞、水运码头,春秋时期建秦楚驿道,号称八百里长,有“通陕甘之孔道,扼秦楚之咽喉”“陆通秦晋,水达吴楚”之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商贾人马云集,不同民族人群会聚在此,秦风楚俗相交,南北语言混杂,各种文化交融在一起,产生了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特别是在明末清初的6次人口大迁徙中,有来自北方洪洞大槐树下(含山西、陕西、河北等省)的人群,也有来自江南(今安徽、江苏、湖北等省)的人群。这些不同地域的人群,既有不同民族族群习俗的差异,也有汉民族南北方人群习俗的区别。由此产生了南北文化共存的特殊现象。
西峡县是重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重阳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西峡县重阳镇是全国唯一以“重阳”命名的乡镇,李白、孟浩然、元好问等历代文人墨客先后在此留下了许多吟诵重阳节的诗赋词句,现存重阳寺、重阳湖、登高台等独特的地理标记。重阳寺现存的“天子万年碑”和“李氏瓦”是重阳公主之母李娘娘在此生活并传扬古代宫廷重阳文化的有力佐证。重阳民俗登高、喊山、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戴茱萸囊等风俗习惯,在重阳镇已传承上千年。2003年,国家邮政局发行《重阳节》特种邮票,《重阳节》邮票首日封在西峡县重阳镇面世。2010年10月中国民协授予西峡县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并在西峡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重阳文化研究中心”。
西峡是中外闻名的“恐龙之乡”,拥有多处恐龙蛋化石群遗址。恐龙蛋化石分布之广、数量之多、类型之多样、保存之完美,堪称世界奇迹。西峡还是屈原故里,这里的屈原冈和屈沟、屈营等地名及姓氏,都与屈原有关。屈原冈上的屈原祠是正史记载最早的屈原庙,西峡屈原文化遗存丰厚。西峡还有地质文化、仲景文化、佛教文化、道家文化、抗战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向人们展示了西峡灵山秀水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和无穷魅力。
奥秘之二:强劲的财政实力,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经济保障
西峡在南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县、旅游名县、生态优县、文化大县”的奋斗目标,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路子,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58亿元,同比增长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97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8930元,分别增长4.1%、5.9%。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70.2亿元、149.1亿元,分别增长15.1%、6.2%。综合经济实力连续15年居于南阳市第一名和全省前三十强。2021年前三季度,全县生产总值216.8亿元,同比增长8.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8亿元,其中税收完成10亿元,税收比重78.2%,居全市第一。
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县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先后投资7.6亿元建成了长约11公里的鹳河文化生态园,投资5亿元建成了含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在内的文化体育中心,投资2亿多元建成了白羽公园、时代广场、法治广场、仲景医药广场、火车站广场等大型文化活动广场,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乔典运文学馆。又投入数千万元对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馆进行服务功能提升。
2016年以来,西峡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累计下达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000多万元,支持299个村社区农家书屋图书补充更新,为59个贫困村配送图书、书柜、阅览桌椅、电脑、电脑桌椅、文化活动器材,为41个贫困村配置数字农家书屋设施设备,为100多个村文化广场建设进行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24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