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深化“放管服”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精心组织举办全市深化“放管服”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专题培训班,邀请了省、市多位领导、学者以及企业专家授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次培训工作,×副市长亲自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下面,根据议程安排,我作汇报发言。
一、“放管服”改革取得新成效
2020年,对我市“放管服”改革工作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局作为政府组成部门,搭起了“放管服”改革工作“四梁八柱”,实现了开门红。
一是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去年,市县两级全面完成行政审批服务机构设立工作,市本级以及×个县市区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局,乡镇(街道)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村(社区)成立便民服务中心,加之这几年“放管服”改革和“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深入,全市政务管理服务的组织领导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平台体系更加完备,基本形成了市级统筹、部门协同、整体联动、线上线下融通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
二是审批效率不断提高。积极推进审批项目分类管理和流程再造,将所有进驻事项分为即办件、一审一核件和承诺件三种类型,并分类编制办事指南,全面公开办理流程,审批环节精简×%,审批时限提速×%。强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两批×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全部落地,积极打造“一次告知、一次申报、一次受理、一次办好”的“一次办”闭环流程,办理环节减少×%,办理时间减少×%,群众跑动次数减少×%,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满意率达到×%。
三是政务环境不断改善。持续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部门审批职能向行政审批服务科集中,行政审批服务科成建制向政务中心集中,部门向窗口授权到位,与企业和群众办事密切相关的×个部门的×项审批服务事项和水、电、气、通信等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全进驻,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强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行动,为企业设立及项目报建提供一对一全程免费帮代办服务,当好项目落地全程“保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个工作日内,提速×%;社会投资项目报建审批时间压缩至×个工作日,提速×%,项目落地速度大幅提升。
四是电子政务不断发展。全力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打造×政务服务旗舰店,着力推进部门数据互联互通,线上线下集成融合。政务大数据中心完成了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公积金、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等×家部门×余条信息资源目录,以及×个国家部委×个数据接口,×个省直部门×个数据接口,×个市直部门×个数据接口的共享接入,共汇聚数据×亿余条,并共享了×多个数据接口给政务服务,民政,发改委,纪委等部门,接口调用次数×万次。同时,建设“×群众”***PP,推进网上审批试点建设,在重点领域网上办事实现突破,“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走出了一条智慧便民之路。
五是工作成效更加明显。我市“放管服”工作经验在省政府办公厅《调查与研究》上刊发、在省政务管理服务局《政务管理服务工作》重点推介。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荣获×年度全省先进,在全省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市党政门户网站、“×”政府服务热线进入全国×强,连续三年荣获“先锋奖”。
二、“放管服”改革呈现新特征
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特别是服务经济建设的政务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我们要对当前和今后如何改进政务服务环境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
(一)优化政务环境是适应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趋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放管服”改革工作。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不断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李克强总理强调,聚焦“放”“管”“服”和“营商环境”四个关键词,强调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二)优化政务环境是培植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内容。目前,地方经济建设和项目引进不再是优惠政策的竞争,而是政务服务环境“软实力”的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优化发展环境,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坚定不移地推行“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下死决心解决职能不进驻、授权不到位、数据不互通等问题,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一件事一次办”的工作目标,不断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和创新,营造宽松、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通过打造服务“洼地”,构建发展“高地”,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三)优化政务环境是应对疫情“新影响”的现实需要。从我市情况来看,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从市场主体来看,中小企业生存难度加大。受需求不足、成本升高两头挤压,中小企业资金难、成本高、困难多的问题大量存在。从复工复产情况来看,还有很多堵点和难点。资金链、供应链、产业链和政策落地落实存在不少困难,尤其是政策落地与我们的政务服务密切相关。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全市经济平稳运行,必须靠优化环境、优化服务、优化政策,深化“放管服”,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是当务之急。
(四)优化政务环境是回应群众“新期待”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推出了很多务实管用的便民措施,老百姓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但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政府承诺“最多跑一次”和“一件事一次办”,仍有一些停留在一个环节或一个部门,没有真正落实,群众对来回跑路、反复排队、重复提交材料还有不少反映。这就要求政务服务改变过去以政府部门为中心的模式,坚持以群众为中心来再造办事流程,为群众办事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三、“放管服”改革面临新课题
近年来,在“放管服”改革工作中,各地各部门创造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我们要在认真总结、深入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突出重点,加倍努力,提升工作新成效。
(一)把握规律,理念要更新。“放管服”改革必须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放管服”改革工作必须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来开展,如果离开了这些大局,“放管服”改革就偏离了轨道。二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法治化就是要在法治轨道上严格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各类产权,向社会释放依法改善营商环境的积极信号;国际化就是要在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工程审批、投资审批、获得要素、保护中小投资者等方面,坚持按照国际营商环境测评标准对标对表。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问题导向要奔着目标去,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目标,用最好的结果来检验工作成效。如果“放管服”改革工作没有目标,就找不准问题。“放管服”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善营商环境,进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就是要降低疫情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就是要着眼改革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我们要聚焦群众烦心事、操心事,聚焦改善营商环境,聚焦改革创新,聚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聚焦高质量发展等关键环节去找问题,解决了重点问题,其他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放管服”改革工作就能够取得好的成效。
(二)抓住关键,步伐要加快。“放管服”改革工作很多,千头万绪,最关键的是要抓好这么几件事。一是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更加成熟。“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是“放管服”改革的一块“金”字招牌,必须完善它、擦亮它。昨天,×省发布了“一件事一次办”服务规范,并即将成为国家标准,大家要认真学习,准确理解,贯彻标准要求,围绕高效“一次办”,持续推进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要围绕“跨域通办”,一体化办理,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和移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24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