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赋予习近平经济思想新的内涵,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着眼于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深入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从蒸汽机的诞生,到电话、电灯的广泛应用,再到计算机的普及,科技领域的每一次革命性突破,都会推动社会生产力发生重大变革。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科技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引擎,创新是决定未来的关键力量。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比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的发展已经催生一系列高附加值的新产业,带来全新的产品和服务。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模式,比如,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发展,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动能,比如,新能源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不断推动经济绿色化、智能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当前,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领域的原创性突破为更多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提供了源泉。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新质生产力的“新”表现在构成生产力三要素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呈现出新的质态。新型劳动者是能够适应现代先进技术和装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主要从事知识性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形成,具有更高科技属性,包括各类智能传感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物流仓储系统、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等。新型劳动对象既包括物质形态的也包括非物质形态的,其范围和领域随着科技创新的推进而不断扩大。新质生产力的“新”还表现在生产力要素组合实现跃升。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新型劳动对象等新质要素和传统要素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结构性提升了要素配置效率,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需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266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