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人口结构变动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调研报告
当前,我国正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这就意味着,在经济回暖的大趋势下,要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双循环”格局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xx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①。这就要统筹扩大内需,仔细分析当前xx市人口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科学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消费和服务领域实现新发展,进而推动xx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开门红”。
一、xx市人口结构变化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和意义
人口问题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从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我国人口总量增速放缓,新出生人口数量呈逐年下滑态势,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城镇化平均水平稳步提升。对比xx市“五普”“六普”“七普”统计数据(见图1),可以看到,30年间xx市常住人口逐年减少,新出生人口逐步下滑,中青年人群逐渐减少,老年人口徒增②。这说明xx市属于人口外流城市,由于总的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和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延长的因素,少子化和老龄化已经逐渐成为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而辽宁省又属于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省份,xx市也将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问题。
1.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分析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地区人口年龄与储蓄、消费关系十分密切。
xx市“七普”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xx市总人口2872857人较2010年相比,人口增幅为-5.64%;2020年0-14岁人口406616较2010年相比人口增幅为-14.42%;2020年15-64岁人口2007799人,增幅-11.50%;65岁及以上老人为458442,增幅为52.37%。由数据可以得知,当前xx市老龄化现象严重,而少子化、劳动力人口减少也日益明显。随着国家对出生人口逐年降低问题的重视,未来儿童人口比例有望回升,但老龄化趋势却逐渐加快,所以提前做好准备应对老龄化问题。以“一老一小”为重点,满足养老市场需求,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统筹养老健康医护等相关产业布局,扩大养老育儿消费,是当前xx市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市场的重要关注点。
2.城镇化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分析
xx市统计局资料显示,xx市城镇化进程加快,从2010年38.11%的城镇化率,增加到2020年49.96%的城镇化率。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进城人口的增加,将会持续带动xx市区房地产市场,也能缓解第二、第三产业的用工需求。而城镇化本身,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村进城人口的收入,从根本上增加了消费动力和机会。与此同时,农村进城人口,在全面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由于生活环境和消费环境的变化,基础性消费支出可能增加,城镇化消费市场有望助推经济发展,以满足高质量的衣食住行文教娱乐为决策前提,满足群众高质量、基础性消费对市场的依赖性趋势增强,城镇化将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从消费水平、消费环境、消费能力上全面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弥合城乡二元结构。
3.家庭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分析
从全国“七普”数据来看,我国2020年家庭户规模为2.62人,比十年前平均减少0.48人。家庭户规模的缩小使家庭的消费开支变得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在这种趋势下,xx市在政策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家庭户规模结构变化对消费和经济的潜在影响。在少子化趋势下,宠物开支、文娱开支、电子消费品开支在逐渐走高。虽然传统观念认为家庭户规模缩减意味着自私与享乐,但消费并不一定缩减,而由传统意义上的抚养儿童支出转化为娱乐、兴趣学习、宠物、电子产品消费等形式,而且未来这些小规模家庭还将成为社会养老的主要群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养老机构、健康养生、抱团养老等服务类消费的增长。所以,即使家庭形态在缩小,消费能力也能增强。
二、xx市人口结构变化与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
1.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较低
由于多种原因,xx市经济基础较差,全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全省范围来看依然较低,对消费升级产生很大的影响。2021年xx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41元,同比增长7.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13元,同比增长10.9%。虽然增幅在省内比较高,但仍低于省内平均水平。2021年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1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00元。
2021年xx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远低于全省的43100元的平均水平,甚至也低于全国的35100元的平均水平③(见图2)。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xx市消费能力。消费的根本动力来自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扩大,但在这两方面,xx市都不具备优势,对全市消费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释放日益多元化的服务需求,甚至对城市化进程发展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是当前不可忽视的问题。
2.线上消费习惯对本地消费带动作用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虽然占比有限,但对于新冠疫情防控等特殊时期来说,网上购物热情有所减退,但经济复苏后,网上购物将回弹。这些能从侧面看出线上消费大于线下消费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也符合国内线上线下消费占比情况。受疫情影响,网上购物成交量明显增多,但疫情也对购物习惯造成一定影响,未来线上购物优势将持续发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零售方式将成为主流。然而对于地方经济来说,如何扩大本地线上零售额、培育网红产品将是未来增加消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侧重点。
3.消费需求与市场供给侧不匹配
虽然xx市服务业发展较前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xx市服务业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养老服务供小于求。随着全市人口老龄化迅速加快,老年群体对养老、医疗、看护服务等需求激增,而xx的养老院所的数量和服务质量远远跟不上,造成了养老难题。二是尽管在全市范围内看,儿童数量和比例在减少,但就xx市区看,随着城镇化人口的增加,xx市区人口在稳步增长。这些农村进城人员多为青壮年,家庭儿童需要相应的托育机构和育儿相关服务,而xx市区幼儿园等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尤其是公立幼儿园数量远远赶不上市区人口增加的数量。
三、基于人口结构变化扩大消费内需的对策建议
1.出台激励政策,全面释放人口与消费红利
(1)完善制度和基础设施,释放生育潜能。从全国统计数据来看,生育不足是造成消费总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人口结构方面,近年来我国新出生人口和总生育率在逐年下降,也助推了老龄化现象。提高生育率对于破解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是最好的方案。xx市除了“低生育率”,还存在人口外流的问题。所以,更应该研究制定鼓励生育的政策,并快速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市场,解决适婚适育人的生育、抚养、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关系民生发展的问题,推动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减轻家庭、育儿的基本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280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