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会上的交流讲话(4358字)政绩观专题
同志们:
正确政绩观是为政之德、从政之道、施政之要。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能更加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更加深刻把握怎么评判政绩、怎么衡量政绩,从而以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发展观干事创业,引领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磅礴力量。借此机会,我谈几点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
一、正确政绩观就是要一心为民造福
好的政绩有许多标准,其中最大的标准就是为民造福。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在地方执政,还是到党中央工作,牵挂最多的是人民,关注最多的是人民,考虑最多的也是人民。他曾深刻指出,“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并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展现出亲民、为民、爱民的赤子之心,为广大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树立了典范标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是干部政绩的受惠主体,干部的政绩实不实、好不好,必须从群众需要来考量、由人民群众来评判。
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呼声是群众需求的外在表露,也是愿望的现实反映。对广大干部来说,回答好“呼与为”的命题,把群众呼声变为政策哨声,干出来的政绩才会合乎民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市工作期间就指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的工作就会越做越好,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他不仅这样说,也这样做。在闽东工作期间,面对闽东人民迫切想要改变现状、迅速发展起来的呼声,他不是简单把厦门特区的施政理念搬过来,而是一头扎进基层调研,用一个多月时间走遍了闽东九县,在广泛调研中找准呼声背后的真实情况,在掌握民情区情社情的基础上确立了“摆脱贫困”这一中心任务,并带领闽东人民矢志奋斗,用两年时间彻底结束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历史。这启示我们,只有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民有所求,政有所为”,从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入手,才能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制定契合实际的发展方略,创造符合群众意愿的发展业绩。
始终把惠民利民作为第一责任。对群众来说,一个干部政绩好不好,不是听他说得好不好,而是看他干得好不好,在为民办事上有没有“两下子”。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市工作时就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是最实在的,他们不但要听你说得如何,更要看你做得如何。不光要听‘唱功’,而且要看‘做功’”,“所谓绩,就是政绩,在工作中,能奋发有为,尽心尽力,有所建树,人民群众能各得其所,安居乐业”。同时,他还专门对“什么是办实事”作了深刻阐释,强调“要对‘办实事’有辩证的理解,不能把办实事与给钱给物等同起来”,“要抓住群众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越要力争办好”,“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等等。这些都告诉我们,创造政绩决不能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而是要从群众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不弃微末、久久为功,用心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一语道出评价政绩的关键。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好的政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体现在老百姓的笑容里、家常里、内心里,能打多少分,老百姓心里都有数。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市工作时,明确“要立足于多办使群众满意和高兴的事情”,“要分清轻重缓急,以‘滴水穿石’的精神,一件一件地办,坚持不懈地办,努力让群众理解、谅解、高兴和满意”,等等。这些年来,**秉承这些理念,从增进民生福祉的小事做起,通过每年实施一批口袋公园、街头运动场、城市驿站等“十个十”民生工程,不仅获得了群众的点赞和好评,也助力**成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实践证明,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群众满不满意是衡量政绩观最客观、最首要的标准,只有始终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创政绩,把一个个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政绩。
二、正确政绩观就是要紧抓发展要务
经济发展是评判一个地方特别是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我市时,在一个乡政府看到各种锦旗,唯独看不见经济建设这面旗。他说,“挂了那么多锦旗,少了经济建设这一面就不风光”,“一个地方的工作,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也有主旋律—这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与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观的重要内容”这一重要论断是前后贯通的,都深刻阐释了发展业绩在政绩中的重要地位。看政绩必然要看发展业绩,看有没有为一个地方的发展作出贡献。无论是哪个战线、哪个领域的党员干部,都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以高质量的发展成果展现政绩、检验政绩。
从远期目标与近期规划相协同的维度考量业绩。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市工作期间,面对当时闽东人民开发三都澳港口、修建温福铁路和建设中心城市“三大梦想”,鲜明指出:“事关地区发展战略全局的决策,要充分考虑到国情、省情、区情,不要把近期内难以实施的发展目标超前化”,“不能寄希望一下子抱一个‘金娃娃’”,“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将来时机成熟了,是可以大干一番”。2010年9月,他回到我市视察时,看到当时我市初步具备大开发、大发展的条件后,又嘱咐我市“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加快跨越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历来注重从历史大逻辑、发展大趋势中把握方向、谋定战略,对什么发展阶段做什么事、什么时候要谋划什么事,有着清晰的战略判断。这也告诉我们,评价政绩既要看造福当前、又要看惠及长远,既要看显性成果、又要看潜在成效。任何时候,我们必须始终做到因地制宜、谋近虑远,以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谋划发展,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推进发展,努力干出一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真政绩。
从经济速度与发展效益相统一的维度考量业绩。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市工作时,就深刻阐述了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强调“应该在追求更高效益的基础上来促进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不恰当的速度会对生产力发展产生一种破坏作用”。这意味着考量政绩不能简单以生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294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