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市教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关心指导下,我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紧紧围绕重点工作任务,实施“科教兴市工程”,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民生实事建设,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建引领,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
    一是强化政治阵地。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市教育局党组全年共学习贯彻政治要件60件、安排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14次。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召开4次意识形态工作研判会议,对2所属地高校和13所市直中小学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检查考核和专项督查。二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以案促学,组织召开了2期警示教育会,会上观看了警示教育片《病变》《越界之害》等警示教育片。常态化开展谈话提醒,全年集体谈话提醒30多次、个别谈话120多次。市教育局党组织书记以《严明纪律 严守规矩 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为题讲授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三是切实履行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全市中小学校党组织覆盖率100%、达标率100%。召开2024年全市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组织市直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考核评议。四是作品《“艺心向党·与美同行”——让美育扎根大地,托举乡村孩子的梦想》荣获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一等奖、网络人气奖。五是用制度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在全市首次开展异地交叉评审教师职称评审的工作办法,职称评审投诉率大幅度下降;出台《XX市教育局关于规范市直属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教职工子女入学优待工作的通知》《XX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市直属普通高中“征地生”资格审核工作的通知》,从制度上规范招生工作,从源头上防范违规违纪问题发生。
    (二)坚持立德树人,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一是实施思政课培优工程。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全市中小学100%配备法治副校长,法治副校长每学期进校至少上两节法治教育课。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全市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共上“思政第一课”1000多场次。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利社会到广东两阳中学讲授主题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逐梦新时代,争做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的“思政第一课”,市直学校党组织书记、分管德育副校长、学生代表等共400多人参加了听课活动。二是以“阳光行动”为抓手,定期组织省、市名班主任工作室和心理教师开展“阳光劳动”“阳光研学”“阳光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2000多场次;全市开展“阳光家庭微课堂”172期,共进行“阳光家访”60多万人次。“阳光行动教联体”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典型案例,是广东省唯一一个入选案例。我市2所乡村学校获评国家级乡村温馨校园。三是开展学校国防教育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开展学校国旗护卫队录像评选、军事特色课目展演评选、学校国防教育典型案例评选,通过国防教育营造爱国拥军和热爱国防、关心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良好氛围。我市4所学校入选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三)坚持攻坚克难,推动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是加快推进公办基础教育学位建设。2024年计划增加基础教育学位7260个,实际投入约XX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0所,新增公办学位12560个,完成率达173%,基础教育学位建设超额完成任务。二是推动XX市实验学校转制为公办学校,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6000个,每年减少家长负担约XX万元,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三是建成XX市新阳学校,填补了我市专门教育的空白,并建立起教育行政部门与公安部门“双牵头”办学模式的机制。学校开办以来至2024年年底共招收学生187人,矫治效果良好。四是妥善解决了多年来未能很好解决的XX市教育印务公司等三个单位改制问题。历时10年,改制工作于2024年12月完成,市教育印务公司、市教育建筑队、市教育服务公司3个单位的人员全部安置妥当,补偿补缴工作全部完成,资产处置基本完成。
    (四)坚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
    一是扎实开展县中托管帮扶行动。启动实施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对口帮扶我市提升县中质量和珠海市以珠海市第一中学为牵头校组团式融入式托管帮扶阳西县第一中学工作,成立广东首个乡村教育集团,持续扩大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二是扎实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全市城乡教育共同体数量增加至18个,覆盖学校97所,覆盖学生13.6万人,超额完成省定构建5个城乡教育共同体任务,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撤并小规模学校67所。三是着力办好“三所学校”(镇中心幼儿园、镇中心小学、镇寄宿制学校)。在阳春市岗美镇召开现场会,推进规范化幼儿园建设,持续改善“三所学校”办学条件,乡镇中心幼儿园100%达到规范化幼儿园标准,乡镇中心小学和寄宿制学校100%达到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整体提高县域教育发展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四是“双百行动”取得显著实效。阳春市与高校结对共建开展项目33个、阳西县与高校结对共建开展项目11个,两个县(市)项目数均超过省定目标(8个)。今年以来,高校师生技术服务团队到阳春市开展调研指导交流等活动合计114次,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4个;到阳西开展调研指导交流等活动合计52次,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3个。
    (五)坚持教育公平,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全市现有省一级幼儿园5所,市一级幼儿园75所,规范化幼儿园567所。全市学前教育入园率102.5%,公办在园幼儿占比54.2%,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2%。二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县(市、区)100%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级评估,公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100%。三是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快推进特色课程群建设,落实新高考改革,共构建了音乐、美术、体育等类别特色课程群23个。四是特殊教育公平融合发展,建立了市级、江城区、阳东区、阳春市和阳西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持续加强对随班就读工作指导,提高特殊教育服务水平;坚持“零拒绝、全覆盖”原则,妥善安置适龄残疾儿童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五是职业教育融通发展,全市6所中等职业学校现有4所办学条件已达标,达标率达66.7%;根据区域发展和产业需求,全市中职学校新开设2个专业,成功申报漆艺海丝文化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和智能新能源汽车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立订单班等人才培养模式,与41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2024年我市职业学校毕业生9768人,就业落实率(含升学)达97%以上。六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对接国家需求、地区发展和校区所能,广东海洋大学XX校区材料与化工、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五金刀剪产业学院和信创产业学院获批省级产业学院,新建教学实践基地20余个。XX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东省首批入选广东省“双百行动”的高职院校,首次获批省级示范基地,17个省质量工程项目立项,在阳春潭水镇百家姓沉香茶叶厂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在松柏镇建立“水稻+禾虫”综合种养基地,开展“双百行动”产业发展规划与咨询项目,多举措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六)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群众对教育满意度持续提升。2024年高考,取得新突破,上特控线比上一年增加88人,增幅5.5%;上本科线比上一年增加396人,增幅5.2%。二是信息科技教育方面。今年,共有45支赛队成功入围省级信息科技创新现场赛,数量较去年激增五倍,其中智能机器人项目更是实现了省赛入围的零突破。在2024年粤澳学生信息科技创新现场大赛中,我市42支参赛队伍中有37支获奖,创下了历史最佳成绩,特别是“3D人工智能创意创新国防挑战赛”荣获全省冠军金牌。104名学生在“2024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工智能大赛暨第六届粤港澳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获奖。XX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参赛团队在首届中北非国际职业教育数字化创新技能竞赛总决赛中荣获银奖,在2024 “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数字艺术界面设计赛项全国总决赛分别获得一等奖(金牌)、二等奖(银牌)。三是艺术教育方面。XX市田家炳学校获教育部组织的第二届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主题歌曲《光明的未来》传唱比赛国家级一等奖(广东省唯一获奖的地市)。申报第五批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小学音乐项目顺利通过申报立项,是我市音乐教研工作的新突破。四是体育教育方面。今年巴黎奥运会,XX籍选手郭清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勇夺跆拳道女子49公斤级比赛银牌,树立了榜样。XX三中风筝队在第20届世界风筝锦标赛中荣获空中效果类风筝二等奖,成为全场唯一一支中学参赛队伍并获奖的佼佼者。在XX国际风筝邀请赛中,该队再次斩获翅类风筝项目第二名。五是职业教育方面。XX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XX技师学院)校友周芹妃在法国里昂参加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荣获金奖,为我市教育领域再添殊荣。
    (七)坚持守正创新,教育综合改革扎实推进。
    一是做好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2023年省对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我市取得较好成绩,XX市获得良好等次(全省各市都是良好等次),列入考核的四个行政区中阳东区、阳春市和阳西县获得优秀等次(2021年1个优秀,2022年2个优秀,2023年再增加到3个),江城区获得良好等次,是历年来取得的最好成绩。二是“双减”工作扎实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实现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即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转型、注销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121所,压减率100%,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纳入国家监管平台全流程监管比例100%。三是加快创建“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开展专项督导,督促、指导阳东区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和阳西县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加快推动“双创”工作落实落地。四是积极推进考试综合改革工作。出台《XX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听说考试方案(试行)》,积极推进中考英语听说考试改革工作。推进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新增足球、篮球、排球等三大球类考试项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考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八)坚持教师为本,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一是建成XX市教师发展中心,为全市教师培训提供了场所。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抓师德师风建设,邀请当代教育名家吴颖民作专题培训。二是深入实施“新强师工程”和“名师工程”。全面深化我市教师队伍建设,以名师工作室为抓手,加大本土教育人才培养力度。今年有3名教师分别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首次实现同年度多人同时获得全国教育系统最高荣誉。12人入选2024—2026年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12人入选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学员,较上一轮分别提高了71.4%和33.3%。组织正高级教师、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XX名师、市教研员等近100名优秀教师赴各县(市、区)开展专题讲座、公开示范课、教育科研等活动100场,带动7000余名乡村教师专业成长。三是分层分级开展教师培训。选派495名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项目;开展17个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累计培训教师9600人次;组织619名“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01997.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