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大会发言材料汇编(14篇)
目录
1.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2
2.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 4
3.构建大科普工作格局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6
4.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最大同心圆 8
5.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优势作用 10
6.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推动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走深走实 12
7.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履职能力 14
8.全面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16
9.善用“大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 18
10.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20
11.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22
12.推动新时代地方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24
13.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26
14.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效 28
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议政建言、凝心聚力,必须始终坚持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必须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统一意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增强政协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必须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校准航标、把牢方向。坚持学思用贯通,深刻理解和把握不断巩固团结奋斗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重要要求,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必须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坚定理想信念体现在履职工作的全过程,坚持知信行统一,不断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担当的思路举措和工作成效。突出履职重点,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协商议政,为助推改革落实谋良策、出实招。
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秉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理念,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提供了制度化平台,有利于促进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
一、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长期以来,人民政协在协商中广泛凝聚共识、实践人民民主、促进广泛团结,逐步形成社会活力充分释放、民意民智广泛汇聚、建言资政支持科学民主决策的生动局面。进入新时代,要更加坚定对协商民主的制度自信,把人民政协的显著政治优势更加充分发挥出来,使之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辉。
二、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民营经济人士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参与者。要运用好专门协商机构这一制度化平台,引导民营企业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整准确全面理解“两个毫不动摇”,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履行社会责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彰显更大价值。
三、增强做好协商议政的政治自觉。要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重要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贯穿履职全过程,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讲真话、建诤言、献良策,为人民政协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发挥更大作用贡献力量。
构建大科普工作格局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202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加快形成”的发展目标,明确提出“到203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5%”。
近年来,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较过去有了质的提升,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仍有很大潜力和提升空间。要加快形成大科普格局,需要强化全社会科普的责任。为此,建议:
为更好发挥科技人员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科技管理部门应当完善相应评价机制,客观评价科技人员从事科普的贡献和价值,解决广大科技人员从事科普工作的后顾之忧。建议国家重大科研基金明确一定经费比例用于科普,既增加科普的经费投入,也对科技人员做科普提出要求和提供途径。建立完善的科普职称序列,让更多的优秀科普人才脱颖而出。通过综合施策,使科技人员能够充分发挥科普主力军作用,守好科普主阵地。
各级党校进一步加强对前沿科技知识、科技史、科学思维以及科学精神方
面的课程设计和安排,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履职能力。
加强主流媒体的科学专家团队和顾问团队建设,建立良性沟通机制,提升媒体报道的科学性。高等院校应加强科学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传播学、新闻学等相关学科的课程设置应该加入必要的知识内容。主流媒体机构在招聘从事科技报道的采编人员时,应更加重视其科学知识储备。
国家应尽快解决科学研究与基础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建立科技工作者参与科学教育的机制和途径。在高等院校加大科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提升科学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
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最大同心圆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强调,“人民政协要完善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政治作用的工作机制,多做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要“着力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一、在维护圆心上用心发力。深刻认识人民政协制度和人民政协组织的鲜明政治属性,以坚持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引导委员首先从政治上看问题,凡事从政治上作考量,特别是在理论学习、委员培训、团结联谊、谈心谈话、情况通报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提升委员的思想觉悟、政治站位,深化对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理解和把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在凝聚人心上用心发力。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用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和生动实践鼓舞人、激励人、感召人,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宣传政策、解疑释惑、凝心聚力、促进团结的工作。广泛倡导有事多协商、遇事多协商、做事多协商,积极培育协商民主文化,将民意的汇集、意见的表达、分歧的化解、共识的增进纳入制度渠道之中,形成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开拓奋进的强大合力。
三、在汇聚力量上用心发力。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汇聚推动工作的力量、抵御风险的力量、克服困难的力量,为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优势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政协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也为包括农工党在内的人民政协各参加单位更好履职尽责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把人民政协的显著政治优势更加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彰显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
一、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是各民主党派投身于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治基础。深刻认识人民政协制度和人民政协组织的鲜明政治属性,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二、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助力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完善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政治作用的工作机制,多做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锚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圆心,教育引导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和所联系界别群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三、坚持有序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议政建言。更加自觉主动地将民主党派所长与中心大局所需紧密结合,围绕主体界别领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履职作为。农工党中央将进一步发挥界别优势,聚焦推进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和促进绿色发展转型、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等深入调研,紧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造等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积极建言,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贡献。
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推动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走深走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多做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工作”。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坚守人民立场、扛起职责使命,以高质量的履职为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贡献力量。
去年7月,全国政协制定关于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的意见。办公厅和各专门委员会结合工作领域,高效组织活动,许多活动都办出了特色和水平。
以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为目的的“委员科学讲堂”和“科普万里行”是我所在的教科卫体委员会着力打造的新项目。一年来,已围绕生命科学、纳米科技、宇宙空间等主题,组织院士委员开展8场“委员科学讲堂”,结合视察调研开展50余场“科普万里行”,我们用心把科学的种子播撒下去,希望能撑起中国科技的未来。
新时代新征程,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应当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也一定能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为此,建议:
一、坚持政治站位,彰显人民政协为人民。强化使命和责任担当,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履职“服务为民”工作的着力点,立足群众急难愁盼和实际需求组织活动。
二、坚持创新引领,发挥政协优势立品牌。充分发挥委员主观能动性和专委会保障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立足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强各级政协的沟通,力争形成更多上下联动、顺畅衔接、特色鲜明的品牌活动。
三、坚持凝心聚力,助推履职能力上水平。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独特优势,在活动中注重融入思想政治引领和广泛凝聚共识,面向界别群众宣讲政策、解疑释惑,更好联系各界、团结各方,以实际行动推动各项改革目标落地见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履职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广大政协委员要珍视政治身份,锤炼政治品格,提高政治能力,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立场不含糊、原则不动摇。勤学习、善钻研,把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熟悉政协履职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履职本领。强化使命和责任担当,自觉投身凝心聚力、决策咨询、协商民主、国家治理第一线的具体实践。”
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必须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有充分的认识,对人民政协的政治优势有很好的把握,始终保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
一、要勤于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思想引领,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二、要知情明政。围绕本界别以及自己长期关注的领域和问题,中共中央和部委出台了什么政策,制定了哪些法规,做到心中有数。养成多读书看报看新闻的好习惯,多留心、细观察、深体悟,通过日常的点滴积累,持续提高议政建言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深入基层。走进草野田间、街头巷尾,与普通的市民、农民、工人、学生、基层干部聊天交流,一方面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为改革发展凝聚最大共识;另一方面了解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生活中需要哪些帮助、实践中总结的好点子,研究归纳、总结提炼,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建议反映上去,当好党的政策宣传者、群众利益维护者、社会和谐促进者。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到我们手中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02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