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财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
?2024年以来,XX县财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保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全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多项工作获得了省市县肯定,先后获得了“全省优秀财政局”“省级文明单位”“市县预算管理工作考核先进单位”“全市财政工作综合考评一等奖”等十余项荣誉称号。
一、财政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方面
收入方面:2024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年计划XX万元,累计完成XX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4.11%,同比增长14.52%,全市排名第二,税收占比83.12%,全市排名第二。
支出方面:2024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XX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方面
收入方面:2024年我县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完成XX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0.5%,同比增长-6.7%。
支出方面:2024年我县政府性基金支出XX万元。
二、财政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财政收入量质齐升,财政运行稳中有进
一是“稳”的基础更加牢固。2024年,县财政局强化财政收入征管,根据财政收入目标,分解任务、积极组织收入,持续加强对重点税源和重点税种的监控,确保应收尽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XX万元,同比增长14.52%,税收占比83.12%。二是“争”的劲头更加高涨。向上级争取资金达到XX万元,较上年增加XX万元,同比增长160.6%。谋划专项债券项目256个,总投资XX亿元,财政部、发改委双通过项目达到25个,总投资XX亿元,总需求28.21亿元,居全市第一。争取政府债券资金X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XX万元,新增专项债券XX万元,比上年增加XX万元,增长率26.14%,专项债券争跑资金总量居全市第一,全省前五。三是“进”的动能不断增强。紧随政策步伐,成功取得河北省政策性玉米收入保险试点,比完全成本保险多获得补贴资金近XX万元,提供风险保障XX万元,是全市唯一名额;配合申报2024年国家级粮食生产托管服务试点,获得专项资金XX万元;配合申报全省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第二批区域试点,XX县香油产业成功入选。
(二)狠抓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探索实施零基预算。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施零基预算,彻底打破“基数+增长”的预算编制方式和支出固化、预算安排只增不减的传统格局,全面梳理既有财政支出政策,构建先有支出政策再有预算安排的管理机制。重点对政策执行期限到期、支出小而散、资金使用绩效不高以及不属于县级支出责任的政策清理退出,重点审核和关注“三保”政策落实、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和保障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二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牢固树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共选取34个重点项目进行重点跟踪,涉及金额7亿元,财政资金聚力增效成果进一步显现。三是推动数字财政建设。以助企支农为切口开展“大财通”改革创新应用方案,打造“大财通”应用,着力破解“项目申报多头跑、审批环节耗时长、资金监管难度大、发展融资难贵繁”等问题,优化财政管理流程,提升财政管理效率,打造高效、便捷、透明的财政服务体系,有效提升财政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三)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持续深化民生福祉
县财政局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精准发力、全力而为。一是做好重点民生领域资金保障。大力支持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支持文化馆建设及三馆一站改造提升,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有效保障教育支出;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拨付公益性岗位补贴等补助资金;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等政策。民生支出共计达到400082万元。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助推乡村振兴。积极适应巩固衔接工作形势变化,优化衔接资金使用方向。2024年,中央、省、市、县四级衔接资金共计投入XX万元,县本级财政投入实现连年增长,为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文旅三产融合提供了资金保障。
(四)发挥财政金融职能,撬动优质社会资本
一是设立政府投资基金。投资2亿元设立“XX县名城先进制造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和“XX县五鹿文化旅游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融资设立子基金,通过基金投资、股权投资、资产投资等方式招引战新产业落地,赋能科技创新,推进优势产业跃升。二是放大财政资金效益。指导相关部门就债券资金类、农田水利类、教育文化类等十余类财政资金做好财政资金放大工作,目前XX县旧治乡卫生院,通过设备融资租赁引入205.9万设备,首付10%,后期每月付本金及利息。2023年大运河(XX段)沿线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总投资XX万元,其中申请中央专项资金XX万元,专项资金下达后,剩余部分拟通过EOD融资方式补齐。三是积极开展“政银担”业务。2024年前三季度“政银担”业务累计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XX万元,全市排名第一,全省排名第二。
(五)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防范化解运行风险
一是坚决守牢“三保”风险底线。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力,严控新增支出以及各部门制定新增的奖补政策。强化库款运行监测,科学安排支出,牢牢守住支付安全风险。2024年我县“三保”累计支出XX万元,做到了足额保障。二是坚决守牢债务风险底线。2024年完成全年还本付息任务,偿还本金XX万元,利息及服务费XX万元。同时紧盯“中央用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6万亿元限额资金”,成功争取XX万元,用于偿还我县2025年—2027年所有剩余隐性债,提前三年实现我县隐性债归零的任务,筑牢了债务风险防范的“铁栅栏”。
(六)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
截至2024年底一级公司17个,二级公司34个,总数量51个,总资产XX亿,总负债32.3亿,资产负债率40.1%,营业收入XX万元。一是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基础。组织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河北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文件,提升资产管理意识。扎实开展资产清查等基础工作,摸清单位资产规模、资产结构和使用情况。二是建立健全国企监督制度。制定了《XX县县属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办法》、《XX县县属国有企业健康发展行动方案》等文件,强化企业国资管理、投资并购、招标投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https://qiniu.rulaixiezuo.com/baping/weibu.png)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02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