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区政府工作报告汇编(14篇)
目录
1.2025年滨海新区政府工作报告 2
2.2025年东洲区政府工作报告 31
3.2025年鲤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49
4.2025年梁溪区政府工作报告 73
5.2025年梁子湖区政府工作报告 99
6.2025年临潼区政府工作报告 120
7.2025年让胡路区政府工作报告 140
8.2025年沈北新区政府工作报告 158
9.2024年顺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177
10.2025年望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195
11.2025年吴江区政府工作报告 217
12.2025年新抚区政府工作报告 240
13.2025年雨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259
14.2025年沾化区政府工作报告 284
2025年滨海新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工作回顾
单泽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滨海新区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并提出“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为天津发展指引航向、擘画蓝图,也为我们加快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战略指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座谈会在滨海新区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出台《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给予含金量更足、含新量更高的新一轮重磅政策支持,赋予滨海新区新的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市委、市政府召开进一步推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汇集全市之力支持新区发展。这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新区更好发挥支撑引领作用的殷殷重托和深切期望,也为我们加快高质量发展赢得了新的历史窗口期和战略机遇期。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天津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抢抓国家政策赋能的有利契机,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以落实全市“十项行动”为主题主线,统筹“三新”发展、“三量”共进,扎实推进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见行见效,在服务重大国家战略中发挥了更大作用,在支撑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中展现了更大担当。
经济支撑底盘持续壮大
坚持质效并重、速效兼取,全面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高于全市增速0.1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4%和8.3%,全市占比66.5%和4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占全市16个区的44.9%,税收收入占比51.5%;规上服务业15个重点行业营收增长10.4%,全市占比68.6%,经济大区的支撑力度更大、引领作用更强。
创新引领能级持续提升
坚持向新而行、以新促质,化学与物理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组建,“滨科荟”纳入工信部火炬中心重点合作项目,6项高水平科技成果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上市企业数量分别占全市的45%和64.7%;打造了国家超算天河天元基础大模型、银河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统等一批国之重器,“滨城”科创加快融入国家创新战略布局。
产业转型步伐持续加快
坚持产业焕新、智改数转,成龙配套、成链成群的产业生态持续优化,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转型不断提速,获批全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培育壮大区域数字经济推动港产城融合协同发展”入选全国首批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在国家级新区中唯一获评“2024数字经济创新案例”。
改革开放动能持续增强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天津自贸试验区3项创新案例入选全国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形成5项“首创首试”制度创新,7项开放举措向全国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指数连续五年排名全国前三。“五型”开放全面发力,芬兰美卓中国地区总部、约翰克兰地区总部等外资总部落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30%左右,外贸进出口全市占比75%,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达2000余个,打造了“投资中国”的“滨城”品牌。
绿色示范效应持续放大
坚持追新逐绿、低碳发展,中新双边合作机制有效落实,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获国务院批复,肩负起为全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探索路径、提供样板的重大使命。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落户,滨海新区成为国家循环经济战略布局的主战场,在国家战略性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彰显。
坚持服务协同,重要战略支点功能更加突显
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功能区定位,重点领域联动发展,协同效应持续显现。首都产业项目加速导入。坚持载体和项目、承接与发展两手抓,承接重大项目75个、总投资626.9亿元;北京新设机构410家、注册资本966亿元。深化京津冀“六链”共建、“五群”共育,南港120万吨/年乙烯等一批百亿级产业链项目投产,中电科蓝天产业园启动建设,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国家管网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等央企二级总部落户。协同创新成果不断放大。主动对接北京科技创新资源,形成以中石化石科院、华熙生物等8个中试基地为支撑的产品研发和技术转化平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推出北京中关村第一批先行先试政策复制推广清单,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建成,中国技术交易所天津先进技术交易服务中心挂牌运营,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与高性能制造实验室3D增材制造设备通过科技部验收。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联通。京滨城际(南段)、津潍高铁(天津段)等工程全面推进。港口区域协作进一步深化,天津港雄安新区服务中心首批入驻雄安综保区。强化战略和应急物资保障,北燃LNG南港应急储备项目全面投产,保税区获批国家级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公共服务事项扩面共享。与京冀“区域通办”事项累计达1108项,23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京津冀+雄安”线上自助办,727项“滨雄通办”;京津冀自贸试验区6批230项“同事同标”事项落地实施;全区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等23家医疗机构检验结果实现京津冀互认,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京津同城化效应持续释放。
坚持“三新”并举,新质生产力根基更加坚实
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和城市更新,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滨城科创区”加快建设,华苑科技园纳入天开高教科创园,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科研创新中心、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天津科创中心启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发布全球首个可开源“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国内首套商业星载合成孔径雷达载荷发射成功,个体化新抗原肿瘤疫苗开展临床试验。高成长创新主体加速壮大,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5800家,雏鹰、瞪羚和领军企业超29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3家。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为全国第二家扩大专利预审服务范围的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模式先行先试。全区有效专利总量近13万件。深化“四链”融合,产业(人才)联盟达20个,实施“鲲鹏”计划升级版,新增博士后工作站36家,“海河英才”落户超5000人,集聚领军人才近1400人,“滨城”户籍新政新增落户1.1万余人。产业焕新促进经济提质。优势产业加快升级,绿色石化产业链条和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南港绿色石化科创中心正式挂牌,中石化LNG二期、渤化“两化”搬迁改造一期等重大项目投产,南港工业区入列全国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汽车产业加速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大众3款新车型、长城魏派SUV等一批项目落地,吉利甲醇新能源商用车体系加快构建;高端装备制造业能级不断提升,全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工厂、轨道交通高端装备产业园投产运营,全球首套5兆瓦级海上高温烟气余热发电装置成功交付。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成长,智能科技产业引领作用不断增强,联想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形成300万台整机产能,天津软件园开园,曙光存储发布全球首个亿级集中式全闪存储;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GE医疗磁共振东半球总部等项目落地,北方最大细胞与基因治疗生产基地启动首个细胞药试生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力神聚合物电池等项目投产;航空航天链条更加完善,海特首架A321客改货飞机交付使用,斑斓航空研发总部、云翼智能等一批低空经济项目落地。未来产业加快布局,累计构建70余个未来技术典型应用场景,培育100个未来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和发展平台,建成9个未来产业集聚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平台经济、网络货运等为代表的产业体系不断完善,获批网络货运国家级数据共享管理试点。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引进品牌首店122家。邮轮经济提档升级,“梦想”号和“爱达·地中海”号双轮运营,“国内采购+保税供船”业务常态化开展,接待国际邮轮艘次和游客人次稳居全国第二、北方第一。城市更新催化有机循环。坚持规划引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编制完成。“十大有效投资工程”稳步推进,轨道交通“三线一枢纽”实现贯通51.9公里,滨海西站市政配套、西中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03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