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党的百年辉煌历史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要求全党“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党的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广大党员要自觉“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奋进姿态和昂扬状态投身强党强国伟大征程,聚力担当立德树人使命责任。
一、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坚定信仰信念,坚守初心使命
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如果从党的历史脉络和线索来了解把握党的历史,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段历史28年,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和显著标识是革命。第二个历史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段历史29年,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和显著标识是建设。第三个历史时期: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段历史34年,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和显著标识是改革。第四个历史时期: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段历史到目前有9年。这个时期如果划下限的话,可以划到本世纪中叶。这段历史大约38年左右,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和显著标识是复兴。
如果从党带领人民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来了解把握党的历史,党的辉煌成就可以用“1”“2”“3”“4”来高度概括。“1”就是取得了一个最根本成就: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就是领导了两场伟大革命: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伟大社会革命和领导全党进行了伟大自我革命。“3”就是实现了3次伟大飞跃: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4”就是完成和推进了4件大事:救国,兴国,富国,强国。开天辟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改天换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翻天覆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惊天动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
建党以来,我们党召开了20次代表大会,比如党的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党的二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明确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通过了第一个党章。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党的八大,宣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明确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一大,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探索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入新时代,对“两个一百年”作出新的目标要求和体系设计,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地位、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神奇的一百年,也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一百年。
一百年来,我们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鸦片战争后的近80年间,为了挽救身处“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直上”的国家、民族和人民,许多仁人志士踏上救亡图存的道路,但无论是农民起义、君主立宪,还是资产阶级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通通失败了。历经磨难的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困顿无助之中,没有结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1921年,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根本上扭转了近代以来种种尝试败北、种种方案破产的困局,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党在成立之初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作为不懈追求,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那时起无论是革命、建设、改革,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工作做得好不好,中国的老百姓最有发言权。湖南沙洲村的老百姓说,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上海南京路的老百姓说,共产党就是宁可睡在马路上,也绝不入民宅、扰百姓的人;福建东山岛的老百姓说,共产党就是“离开时,你带走的是两罐自腌的咸菜;留下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的人(“四有”书记谷文昌);河南兰考县的老百姓说,共产党就是“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河北太行山的老百姓说,共产党就是“见不得老百姓受穷”的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广西百色市的老百姓说,共产党就是“燃尽了青春,把爱与希望种在无数人心中”的人(“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人民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最真挚的情感,这是对党始终为人民谋幸福的最高肯定和最大褒奖。没有什么比发展的实事更能检验真理,没有什么比人民的福祉更能检验初心。经过一百年的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实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党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我国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整体上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成为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伟大的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正如习主席所讲,“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一百年来,我们党筚路蓝缕奠基立业。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走过了极不平凡、极其伟大的风雨历程。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舍生取义、前赴后继,他们所遭受的苦难之重、面临的风险之高、经历的波折之多、付出的牺牲之大,都是世所罕见的。风雨飘摇中坚定革命信念,以星星之火燃起燎原烈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年前,国内思想领袖梁启超多次断言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在中国搞不成,他说:“中国今日有不必行社会革命之理由,有不可行社会革命之理由,有不能行社会革命之理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年后,孙中山和象征权威的共产国际代表越飞发表了《孙文越飞宣言》,里面讲道:“共产主义秩序,乃至苏维埃制度不能实际上引进中国,因为这里不存在成功建立共产主义和苏维埃制度的条件。”国内的思想学者不认同、国际上的共产国际也不认可,更加艰难的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和军阀的严厉镇压。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31万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李大钊、肖楚女等一大批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壮烈牺牲;南昌起义失败后,起义人员2万多人只剩800人;秋收起义5000人20天后只剩1000人;红军长征出发前30万人,到达陕北时只剩3万人。金一南教授说:“多数人因为看见,所以相信,少数人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叶剑英、贺龙、彭德怀等一大批优秀同志在革命最危急时刻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和其他共产党人一起,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革命信仰,始终坚守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在一个又一个严峻考验面前义无反顾、无私无畏,经过无数艰难困苦和浴血斗争,最终把革命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民族危亡时团结全国力量,为打下红色江山浴血奋战。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走过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路,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用28年的艰苦求索、浴血奋战,打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红色江山。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江西于都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一连问了3个问题:“长征中能活下来的有多少人?红军战士靠的是什么?图的是什么呢?”这是领袖的信仰之问。长征途中,红军平均3天进行一次战斗,每300米就有一名同志牺牲。湘江战役死伤5万多官兵,红34师师长陈树湘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己的敌人殊死激战4天5夜,最后身负重伤,在被押送途中,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9岁。1940年1月,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杨靖宇率警卫旅转战至濛江、辉南一带,遭日军重兵包围,历时50多天,作战30余次,未能冲出重围,杨靖宇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最终壮烈殉国,敌人将他割首剖腹,惊叹“胃里连粒饭都没有,只有野草、树皮和棉絮”。这种不畏艰难、威武不屈、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使凶残的侵略者目瞪口呆,肃然起敬。正是这种为了信仰不惜一切的精神,支撑党和人民军队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胜利走向胜利。百废待兴际巩固新生政权,靠艰辛探索与实践擘画蓝图。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感到前所未有的鼓舞振奋,但由于长期战争,国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国民经济完全停滞,中国是当时世界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GDP只有23美元,与历史最高年份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50%;广东、贵州、重庆、广西、云南、四川、海南、西藏、台湾都没有解放,国民党残余伺机破坏反扑,而且匪患猖獗、百姓闻匪色变。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的孤立遏制,经济上的封锁禁运,军事上围堵打压。针对这种内忧外患,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高超的智慧、非凡的胆魄、卓越的能力,不畏强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边准备解放全中国,一边以抗美援朝作为立国之战,以土改运动解放发展生产力,以镇压反革命运动肃清敌特匪患,以“三反”“五反”运动割除资产阶级毒瘤,以“一化三改造”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两弹一星”的伟大突破,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独立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一百年来,我们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发展史上从未遇到过的新实践。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概括为“两大奇迹”:一个是世界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均钢铁产量只够打一把镰刀”,连一辆汽车、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现在我们拥有通车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速公路,高铁里程超过世界2/3,掌握超过全球1/3的5G标准必要专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另一个是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我国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在国际乱局交织、局部冲突不断、恐怖袭击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我国能在快速变革和发展中保持总体稳定,十分不容易。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闯出新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真理认识和本质揭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鲜明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动民族复兴步入正轨。我们党用“中国特色主义”这面旗帜凝心聚力,以伟大梦想擘画领航、以伟大工程整齐队伍、以伟大斗争攻坚克难、以伟大事业坚定方向,不仅确保了中国政治稳定,而且推动了中国经济继续飞速向前发展;不仅战胜了西方世界对我们的围追堵截,而且还成功应对了1997亚洲金融危机、2008世界金融危机、洪水地震、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冲击。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几十年来,人们生活中衣食住行的点滴变化,生动诠释了小康社会的不平凡历程。改革开放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三转一响”是老百姓渴望的“四大件”;改革开放后,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成为新的“四大件”;新时代,新老“四大件”都已经成为历史,享受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了老百姓新的追求。在迎来建党100周年时,2021年2月25日,习主席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告:“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这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改革开放40年来,7.5亿人成功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同时也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
二、领悟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砥砺奋进斗志,凝聚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指出:“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党团结带领人民走过的百年辉煌历程,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根本在于党始终居于领导的核心,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百年历史进程中积累的这些宝贵经验,我们不仅要掌握好、领会好,更要继承好、发扬好。
(一)始终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根本原则。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这是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中得出的实践总结,也是在各种政治力量对比中得出的历史结论。2020年对全世界来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年初新冠疫情从湖北武汉开始爆发,党中央第一时间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以最短的时间赢得了抗击疫情的战略主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感叹,“中方行动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中国体制之有力和中国举措之有效,世所罕见,令人敬佩”。历史告诉我们,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命脉所在,越是在百年大变局的历史时刻,越是在走向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越是在充满风险挑战的特殊时期,越要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使我们党、国家和人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始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行动指南。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正确的认识,是破除认识迷雾的思想灯塔,是引领实践发展的行动指南。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回望历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彻底批驳“亡国论”“速胜论”,毛泽东写下《论持久战》,回应广大民众对抗战前途、抗战策略、抗战方式的关切。改革开放新时期,面对姓“资”姓“社”的困扰羁绊,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检验标准,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后,西方出现了所谓“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等论调,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也出现了诸如“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还行不行”等疑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中国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事实,让这种论调彻底破产,让这种疑虑逐步消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国梦”领航新征程,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04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