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坚持问题导向 锻造坚强党性
同志们:
党性是共产党员立身、立业、立德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要强化党性修养。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党性修养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关键内容。从革命战争到同心同德实现四个现代化再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一个阶段,党的建设面临着新的历史条件和任务要求。因此,锻造坚强党性,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对于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是永葆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前提,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每位党员需要终身修炼的功课。
一、要清醒认识新时代提升党员党性修养的内部挑战。一是党员人数规模持续扩大的挑战。截至X年X月X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X万名,比X年底净增X万名,增幅为X%。在世界过亿人口的国家只有X个的背景下,我国党员人数规模相当于一个世界人口大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这么大的一个党管好很不容易,把这么大的一个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更不容易。如,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时只有二十万共产党员加入战斗便爆发出了极高的战斗力,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时,苏联拥有较之十月革命时数百万倍的苏共党员,却无法维持自身的执政地位,这无疑引人深思。目前,我党的党员人数规模持续扩大,为开展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带来了不小挑战。二是基层党组织实现高质量建设的挑战。截至X年X月X日,中国共产党现有基层组织X万个,比X年底净增X万个,增幅为X%。其中基层党委X万个,总支部X万个,支部X万个。全国X个城市街道、XX个乡镇、X个社区(居委会)、X个行政村已建立党组织,覆盖率均超过X%。如果将基层党组织视为党治国理政的“战斗一线”,那么基层党组织书记便是“一线之长”,是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如何高质量建设基层党组织,是目前面临的较大挑战。如,有的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较弱,组织决散,领导作用无法充分发挥;有的基层党组织成员各自为战,工作碎片化,无法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的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协调能力差,无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常态。由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诸多问题,易造成党性修养多是“说在口头上”,不利于党员党性修养的持续提升。三是党内思想意识复杂化的挑战。一方面是党员入党动机复杂化。与革命年代不同,和平年代党员的入党动机呈现出复杂化的特征,可能会导致党员党性弱化、身份意识淡薄与政治意识模糊等问题。一旦缺乏及时有效的教育引导,便易产生党员意识的“麻痹症”、党员身份的“虚无感”。另一方面是价值判断的复杂化。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消极腐败、社会分化、道德败坏等社会问题也逐步显现,基于此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有部分观点将种种社会问题出现的原因归结到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对外开放上;还有一部分观点甚至为西方倡导的所谓民主自由思想唱赞歌,主张在中国照搬照抄西方的政治与法律制度。这些错误的价值判断倾向是极端危险的。
二、要高度关注新时代提升党员党性修养的外部考验。一是国际政治秩序的不稳定性增加。X年苏联解体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重大挫折,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便是表现之一。福山认为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历史的发展只有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这一条路走得通。同时,西方强权政治在世界范围内大肆策动“颜色革命”,试图通过“阿拉伯之春”“天鹅绒革命”“栗子花革命”等非暴力“和平演变”的方式宣传西方价值观,以西方价值为旗帜建立亲美欧政权。当前外部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颠覆破坏的图谋愈演愈烈“颜色革命”更是已经成为了一些西方国家成熟应用的政治战术,其本质是赤裸裸的颠覆渗透行为,更是一场披着“自由民主”外衣的政治阴谋,对我国政治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给党员政治信念、政治立场以及政治忠诚的培养带来了严峻考验。二是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腾飞促进了社会各方面事业的发展,但对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也造成了冲击。如,一些党员干部没有抵制住糖衣炮弹的诱惑,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一些地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https://qiniu.rulaixiezuo.com/baping/weibu.png)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04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