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助力经济行稳致远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对202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作出重要部署。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会议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一、 充分认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能够提振经营主体信心,为全方位扩内需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还能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的风险,确保宏观经济平稳有序运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推进民生领域建设,支持重大战略性改革任务的落实,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提振经营主体信心,为全方位扩内需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国内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一方面,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提供资金保障。财政政策具有涉及面广、时滞短、针对性强等特征,能够迅速使资金精准抵达基层,解决短期内现金流不足,缺乏“启动资金”的问题。财政政策通过中央至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的协调与执行,能够灵活精准地调动资源,从增加现金流和提供信贷支持等多个维度支持经营主体。这些措施可以调整居民和企业行为,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刺激社会总需求。另一方面,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坚定经营主体的信心,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当前,各部门供需端表现乏力。居民的消费需求下降,预防性储蓄行为大幅增加;企业面临多样化的供给冲击,中长期投资需求降低。因此,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关键在于提振和坚定经营主体的信心。当前,财政的职能定位涵盖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在所有宏观经济政策中,财政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全面牵动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等多方利益。通过加大财政支出强度、提升财政赤字率、增发长期特别国债及地方专项债等,可以向市场传递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的明确信号,以显示政府应对不确定性的信心与决心,从而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居民和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刺激消费和中长期投资需求,拉动总需求的回升。
防范化解风险,保障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在当前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我国经济既面临结构性挑战,也面临潜在风险的叠加冲击。财政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财政安全不仅是稳定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也是抵御外部冲击、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实后盾。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提升财政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可以在防范化解风险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资源支持、优化资源配置两个方面。首先,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提供资源支持,可以直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波动、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稳健性不足、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加大等问题,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关键风险因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稳妥处置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财政政策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和优化资金配置,可以直击风险核心,为房地产、地方金融机构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提供必要的支撑,维护经济稳定。其次,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可以降低系统性风险。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单一行业或区域的过度依赖可能加剧潜在风险。财政政策可以引导资源向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倾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优化,从而增强整体经济的韧性,减少系统性冲击的可能性。
支持民生领域建设,助力重大战略改革。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是当前财政政策的重要任务。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国家重大战略改革、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的核心支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财政政策通过科学配置资源和精准政策引导,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为实现重大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资金和机制保障。首先,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改善民生保障。财政政策的积极作为在于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础民生领域的发展,推动公共资源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种聚焦民生的政策取向,能够有效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财政政策注重挖掘消费潜力与培育经济后劲,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改善民生保障,不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能力,推动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稳固的基础。其次,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重大战略改革。财政政策在国家战略落地中具有核心支撑作用,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实现“双碳”目标、科技自立自强和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任务中,财政政策强化了资源调控和优化配置的引导作用,为重点领域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基础支撑,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不仅体现了财政政策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关键作用,也为经济结构的深度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长远助力。
二、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具体举措
为充分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作用,必须以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方式加大政策实施力度。通过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规模等手段,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进一步强化资金供给;加大财政支出力度,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确保政策资源的精准投放;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同,提升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一系列举措将共同推动经济稳步回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在当前我国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的前提下,尤其是在中央财政仍具备较大举债空间的背景下,着力进一步提高财政赤字率,保障财政可持续性,维护金融市场的稳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05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