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党课:做深做实基层监督,确保严的基调一贯到底
同志们:
按照公司党委工作安排,下面,我围绕“做深做实基层监督,确保严的基调一贯到底”这一主题,为大家讲一堂廉政党课,与大家共勉。
基层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基层监督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力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深化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改革”。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完善基层监督体系,优化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统筹用好县乡监督力量,推动加大基层监督办案力度。纪检机构要积极探索提升基层监督质效的方法路径,构建基层监督“一盘棋”工作格局,推动基层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实现基层监督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将监督成果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当前基层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认识层面。就纪检组织来说,专兼职纪检干部和基层纪检监督员对监督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刻,未能从讲政治的高度去看待监督工作的政治属性,未能真正将监督工作作为首要职责、第一职责去履行。有的还认为日常监督过于宽泛,成绩不易量化、不好评价,思想上不太重视,缺乏工作主动性。不论是监督者还是被监督者,普遍都对监督心有疑忌,导致信心不足。
(二)操作方法层面。纪检干部、纪检监督员开展监督工作方式方法较为有限。一是不知道去监督什么,不理解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价值取向和监督重点。二是监督方式方法不多,仍局限于查阅资料、列席会议、谈心谈话、约谈提醒等少数几项措施,日常监督、长期监督的有效方式方法不多。三是推动源头治理不到位,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解剖麻雀不够,提出的治本之策不多。四是将制定文件、下发方案、部署工作等同于工作落实,跟踪问效不够。
(三)工作规范层面。一是职责定位不清楚。对监督的再监督理解不深,出现监督责任代替主体责任,“监督变牵头、牵头变主抓、主抓变负责”现象。二是同级监督难,监督存在缺位。不愿、不敢大胆履行同级监督职责,致使同级监督缺乏权威性和威慑力。三是基层纪检监督员的监督大多注重于对工作效能、基础管理、安全隐患,对党组织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情况、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监督不到位。
(四)监督力量层面。一是监督力量的整体性、联动性、协同性还不强,党组织的日常监督、纪检组织的专责监督、员工群众的民主监督、主责部门的职能监督,各方面监督力量相互衔接协作不够,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沟通协作机制。二是纪检专责监督能力不足。所属各单位纪委书记(纪检委员)都分管经营工作,各单位纪检业务主管、纪检监督员普遍兼职党群、综合、工会等工作。三是新进的纪检干部、纪检监督员业务水平不高,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不够过硬。
二、公司纪委做深做实基层监督的实践
公司纪委在推动省公司构建大监督体系同时,立足纪委专责,在做深做实基层监督上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完善基层监督格局,织密基层监督网络。一是构建三级监督网络。按集团构建大监督体系工作要求,公司全力打造省公司-地市公司-区县支撑服务中心三级联动的监督体系,配齐配强省公司纪检专职人员、地市公司纪委书记(纪检委员)、地市公司纪检业务主管、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区县支撑服务中心纪检监督员117人,形成全面覆盖省公司12个所属单位、115个区县支撑服务中心、省市两级公司机关部室的监督体系,从监督力量上保证了日常监督的开展。二是强化纪检监督员专班的力量。在12个所属单位采取自愿报名+组织推荐+省公司面试的形式,选拔40名纪检监督员专班人员,主要精力从事纪检基层监督工作。每名纪检监督员专班人员1人负责2-4个区县支撑服务中心,每月至少深入所辖支撑服务中心开展监督检查1次,做到监督标准统一,监督力量常在。三是明确所属各单位纪委书记(纪检委员)、机关支部纪检委员、机关纪检业务主管负责本单位机关各部门的日常监督工作,每月至少开展1次监督检查,切实织密基层监督网络。
(二)健全基层监督制度,推进基层监督规范。一是建立健全了《纪委工作规则》《集团基层党支部(党总支)纪律检查委员工作指导手册》《集团基层监督员工作指导手册》,从纪委、党支部纪检委员、基层监督员3个层面不断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建立纪检监督员专班人员实行周交班制度。每周由省公司纪检内审室牵头,组织各单位基层单位纪委书记(纪检委员)、纪检业务主管、纪检监督员专班人员参会。各单位纪委书记(纪检委员)汇报上周纪检监督员工作情况。省分主管领导和纪检内审室人员进行对话点评,进行工作情况通报,推动日常监督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三是建立周工作复盘制度。由各单位牵头,每周定期组织纪检监督员专班人员进行工作复盘,邀请业务部门参与对本周工作的复盘总结和下周工作的改进安排,推动监督工作计划的有效落地和监督工作质效的滚动提升。四是建立经验分享机制。定期选取优秀纪检监督员在数智三晋论坛、周交班会等平台上分享交流,强化对标学习。同时注重推广优秀案例和最佳实践,及时向集团征集上报优秀案例,扩大监督工作的影响力。五是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省公司每年至少组织1次对纪检监督员的线下集中培训工作和N次线上培训,不断提高纪检监督员的履职能力。2024年共计培训纪检专兼职干部、纪检监督员150余人次。
(三)明确监督重点内容,强化监督质量管控。基层监督工作点多面广,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有的放矢。一是制定《基层监督员监督工作重点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06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