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识产权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以知识产权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时代大势,着眼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24年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世界知识产权大会的贺信中强调,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新征程上,必须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予以产权化,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与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为之提供保障;不断加强核心技术、重点领域、新兴产业以及本土资源的知识产权立法与司法保护,培养、壮大知识产权领域法治人才队伍,以法治之力支撑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知识产权与创新直接关联、关系最为密切,是科技创新等智力活动及其成果的法律化表现形式。知识产权与创新相互依存,创新是知识产权形成的基础,知识产权为创新提供激励和保护。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就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持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特别是要强化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双重作用。当前,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正在不断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效。修订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新增了作品类型开放性条款“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作品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推进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和规范申请专利行为规定等法规的实施,重点规制弄虚作假等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积极适用临时性司法保护措施、减轻权利人的民事举证负担、积极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等,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促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诉讼程序之间的有效衔接,提高知识产权审判质效。截至2024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9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连创新高。但是,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高空平台通信、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发展与应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更新迭代,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正在面临基于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配置引发的诸多法律风险。如何进一步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创新应用的全流程需求,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
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等修订,制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等。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网络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立法,持续深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的保障作用,护航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努力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营造一流法治环境。
进一步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规则。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并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必须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规则体系,加快完善新领域新业态专利审查标准,深入推进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构建,完善人工智能生成物使用和保护规则。持续推动实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数字作品著作权管理服务认证,深入推进自主数字作品著作权保护标准规模化部署应用等。
进一步完善我国本土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我国本土资源涵盖了从动植物品种资源、中医药到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具有显著的创新潜力和市场价值。中医药资源与丰富的生物资源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和配方,并通过专利、商标等形式的保护,成为具有极高附加值的知识产权。普洱茶等通过地理标志的保护,建立了全球知名的品牌形象,显著地提升了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丰富的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文化作品和文化符号,通过著作权和商标保护,不仅得到了有效传承,还激发了文创产业的创新活力。尤其是通过与高科技、高效能技术相结合,这些本土资源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中国的创新来源和全球竞争优势。我国的本土资源知识产权保护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明显不足。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等领域的知识产权流失、地理标志产品的侵权问题以及动植物品种资源、生物遗传资源的外流等现象,反映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本土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才能更好地将我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从而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障力度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在保障创新创造、维护公平竞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知识产权案件数量持续增长,且案件涉及的技术领域日益前沿和复杂。同时,在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证据的收集和举证负担相对较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大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为开辟经济发展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必须直面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并促进其转化运用,更加有效地推动和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
坚持严格公正的司法理念,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坚持严格公正的司法理念,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综合运用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程序,依法全面落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07618.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