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信访局局长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根据党支部关于召开2024年组织生活会的相关要求,我深入研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党内法规,包括《中国共产党章程》《条例》以及《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同时,我与支部党员展开深入交流,虚心接受批评建议。经全面自查,我深刻反思在“四个带头”方面的不足,明确了改进方向,制定了整改举措。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一)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一是政治洞察力欠缺。在日常信访工作实践中,我对信访问题背后潜藏的政治风险和意识形态隐患敏感度不足。例如,处理涉及敏感社会议题的信访案件时,仅聚焦于表面诉求的解决,未能深入剖析其可能引发的政治影响和社会舆论导向。对于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信访渠道传播不实信息、煽动群众情绪的行为,未能及时察觉并妥善应对,未能充分认识到这类行为对社会稳定和党的团结统一的潜在威胁。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热点事件对信访工作的冲击,难以迅速精准把握其中的政治因素,缺乏从政治高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致使在处理信访突发事件时,反应迟缓,应对措施不够得力。二是决策部署执行偏差。在落实上级关于信访工作的决策部署过程中,有时存在理解不透彻、执行不到位的状况。比如,在推进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时,虽依要求制定了工作计划,但实际执行中,由于对部分积案的复杂性预估不足,工作推进力度不够,导致部分积案化解进度滞后,未能按时完成任务。对于需结合本地实际细化落实的信访政策,缺乏主动探索和创新精神,习惯于按部就班,未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致使政策落地效果未达预期,影响了信访工作的整体推进。三是党内政治生活虚化。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时,偶尔存在走过场的现象,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深刻。在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上,对其他同志的批评多避重就轻,常以建议代替批评,未能真正达到红脸出汗、触及灵魂的效果。对自身问题的剖析也不够深入,存在遮遮掩掩、避实就虚的问题,未从思想根源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开展党内政治学习时,有时存在敷衍心态,未能真正将学习内容内化于心,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无法将所学知识有效运用到实际信访工作中,难以指导工作实践。
(二)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一是党性修养有待提升。面对复杂的信访工作任务和利益诱惑,偶尔会出现思想波动,缺乏坚定的党性原则。例如,处理涉及多部门利益的信访问题时,不能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思考问题,过多考虑本部门利益和个人得失,在协调处理过程中出现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影响了问题的有效解决。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缺乏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对工作产生怀疑,影响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未能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纪律意识存在短板。虽然能够遵守党的各项纪律规定,但在一些细节方面仍有不足。比如,参加重要信访工作会议时,偶尔会出现迟到现象,对会议纪律的严肃性认识不够。工作中,有时因繁忙而忽视工作纪律,未严格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处理信访文件,导致工作出现失误。在廉洁纪律方面,虽能做到廉洁自律,但对潜在的廉洁风险问题警惕性不足,未严格按照廉洁从政的要求规范自身行为,存在一定的廉洁风险隐患。三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信访工作中,有时存在形式主义问题,过于注重表面工作,忽视实际效果。例如,开展信访宣传活动时,过于关注活动形式和场面,忽视活动内容和实际效果,导致宣传活动未达预期目的,群众对信访政策的知晓率和理解度未能有效提高。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时,有时存在敷衍现象,未认真倾听群众诉求,未深入了解问题实质,导致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群众满意度不高。开展信访调研工作时,有时走马观花,未深入基层、群众,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致使调研结果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无法为信访工作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三)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方面。一是担当意识不够强烈。面对急难险重的信访工作任务,有时会存在畏难情绪,缺乏担当精神。例如,处理群体性上访事件时,由于事件复杂敏感,担心处理不当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工作中出现犹豫不决、不敢决策的情况,导致事件处理不及时,事态进一步扩大。处理历史遗留信访问题时,缺乏主动担当的勇气,习惯于将问题上交或推诿给其他部门和人员,未积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导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二是创新能力较为薄弱。信访工作中,习惯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缺乏创新思维和意识。例如,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信访工作时,虽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但因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导致信访工作效率不高,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处理新型信访问题时,缺乏创新思路和方法,仍按传统模式处理,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需求,导致问题解决效果不佳。开展信访工作宣传时,缺乏创新的宣传方式和手段,无法吸引群众的关注和参与,宣传效果不理想。三是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工作中,有时存在拖延现象,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例如,处理信访案件时,由于对案件的调查和处理不够及时,导致案件办理周期过长,群众等待时间过久,影响了信访工作的公信力。协调解决跨部门信访问题时,由于沟通不畅、协调不力,导致工作进展缓慢,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日常工作中,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导致工作头绪混乱,效率低下,不能有效利用时间和资源,影响了信访工作的整体推进。
(四)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一是对全面从严治党认识不足。虽然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信访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例如,组织开展信访工作时,未充分考虑如何通过信访工作营造全面从严治党的良好氛围,未将全面从严治党的相关内容纳入信访工作的宣传和教育范畴。在对信访干部的教育管理中,未充分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导致部分信访干部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不够深刻,缺乏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的意识,存在一定的廉政风险隐患。二是“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作为市信访局局长,在履行“一岗双责”方面存在不足。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例如,对分管部门信访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不够严格,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分管部门的廉政风险点排查不够深入,未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导致分管部门存在一定的廉政风险。与分管部门信访干部谈心谈话时,有时流于形式,未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信访工作廉洁风险防控不力。信访工作涉及大量资金使用、项目审批等环节,存在一定的廉洁风险。但在实际工作中,对这些廉洁风险的防控措施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例如,信访项目的招标、采购等环节,未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存在一定的廉政风险。信访经费的使用管理方面,存在审批不严格、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导致部分信访经费的使用效益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08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