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25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国家、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以“德耀扶海、求实善成”新时代X教育精神为引领,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围绕2025年全局“13579”整体工作部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规范办学为底线,巩固提高“双减”工作水平;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关键,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核心,全面增强文化育人功能;坚持创新发展,推动实现教育公平,着力建设X教育高质量发展“X模式”,为争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提供保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目标
(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国家、省教育大会精神,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深入推进五育并举办学举措。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坚持德智体美劳齐头并进,确保文化课、体艺、劳动、综合实践、科技、健康教育等课程开设率100%。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重视考试管理,优化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综合素质评价优良率95%以上,学生省市学业质量监测、中高考成绩保持省市前列,学业合格率95%以上。重视困境儿童、问题学生关爱工作,确保帮扶率100%。强化学生近视防控,确保学生近视率整体下降1~2%。重视学生体质发展,确保学生健康测试合格率95%以上,优良率50%以上。
(三)规范办学行为关注学生发展。坚持规范办学,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上足各类课程。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推动科技赋能、加强作业设计、健全质量监控评价等举措,确保校内教师“教足学好”、学生“学足学好”,注重幼小衔接以及小初高衔接,不随意提高教学难度,不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违教育规律的竞赛和不当竞争,不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或集体补课,不挤占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劳动课、心理健康课(青春期教育)、综合社会实践等教学时间。严格“五项”管理及“五项规范”要求并形成常态督查机制,落实义务教育课后服务五个“严禁”要求:严禁随意扩大范围、严禁强制学生参加、严禁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严禁不符合条件的机构和人员进校提供课后服务,构建基本服务与拓展服务相结合的课后服务体系,完善相关保障机制,真正实现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继续打造青少年宫乡村托管服务特色,试点乡村初中托管服务工作。优化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科学组织学生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种方式开展X方言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X学子从小有文化认同和归属感,将来愿意回X建设家乡。
(四)锚定优质均衡促进教育公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充分发挥小规模学校小班教学优势,采用更加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突出因材施教,加强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辅导。通过送教下乡、集中研修等方式,加大对乡村学校校长、教师(特别是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培训支持力度,全面提升两类学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与水平,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优化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促进教育更加公平。
(五)优化教育治理完善机制构建。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目标,以教育评价改革为龙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确保教育发展更有质量、教育资源供给更加公平、教育保障更加充分、教育服务更加优质,推进不同学段教育优质协调发展。办学集团、联盟、共同体和城乡共建学校等要创新合作方式,参考“振兴袁庄教育”模式,在资源配置、教研互动、考核评价等方面大胆尝试,有所作为。
三、重点工作
(一)巩固学前教育创建成果。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优化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完善学前教育招生平台建设工作。进一步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围绕“园本情境课程叙事、视觉化学习环境建设、自主游戏的开展”等持续开展研究,不断提升县域学前教育保教质量;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幼儿园办园品质;进一步加强“幼小衔接”工作研究,创新“幼小衔接”实践举措。
(二)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总目标,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招生平台建设工作,全面接入“X”APP,确保“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落地,规范招生和学籍管理,严格控辍保学。坚持问题导向,对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现场评估的问题清单,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查漏补缺;以教育共同体为依托,发挥“新优质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推进实验中学等六所县城县直学校与袁庄镇袁庄初中等六所学校“一对一”合作,共建共享,示范引领乡村教育振兴。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以“整合一批、修缮一批、帮扶一批”为原则,进一步优化改善乡镇学校办学条件。
(三)推动高品质示范(特色)高中创建。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学校管理体系的现代化,要用科学的思想、前瞻的规划重建学校管理机制,主动迎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带来的教学方式和学校管理的变革,推动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服务课堂教学改革。建设学科覆盖面较广的特级教师或骨于教师团队,形成梯度,并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能力,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在省市内有较大影响。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开发建设并有效实施具有学校特点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08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