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委领导班子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根据市委《关于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的通知》有关要求,公司党委紧紧围绕本次民主生活会主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对照“四个带头”,全面深入查摆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逐项明确了下一步整改措施。按照会议安排,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一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够有力”。在推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贯彻党中央关于国企改革的要求仍有短板,改革举措未能完全“落地见效”。特别是在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方面,党组织深度嵌入公司治理的机制尚不健全,“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中,部分重点任务执行不够坚决,仍存在“等待观望”现象,特别是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面,党组织的法定地位未能全面“落地生根”,“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尚存短板,影响了企业治理效能的提升。二是抓实意识形态工作“力度不足”。班子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仍存偏差,工作责任链条未能真正“压紧压实”。在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方面,对新媒体平台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不当言论未能及时“叫停纠偏”。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尚未充分释放,一些错误思潮仍存“市场空间”。对职工思想动态的分析和研判缺乏精准度,特别是在企业改革的关键阶段,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够“入脑入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推进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三是防范重大风险挑战“不够主动”。班子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对潜在风险的预判和应对仍存短板,未能做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在安全生产领域,风险隐患排查仍有盲区,重大隐患整改未能做到“清底见底”,安全管理仍存侥幸心理。在产业布局调整中,对环保、技术等风险的前瞻性评估不够精准,导致部分项目推进受阻,影响了产业升级进程。在国际化经营方面,政治安全风险防范仍存“短板”,合规管理体系尚不够健全,特别是在科技创新领域,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安全风险防控重视不够,存在隐忧,制约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一是执行组织纪律“不够严格”。班子在“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过程中,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够严谨,决策程序仍存漏洞。在重大投资决策上,部分项目存在权限超越、程序违规的问题,前期论证不够充分,导致决策出现“拍脑袋”现象。在选人用人工作中,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执行不够严密,存在超职数配备、违规使用等情况,影响了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干部监督管理也未能真正“全链条闭环”,对干部档案造假、个人事项报告不实等问题发现不够及时,处置不够坚决。特别是在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方面,对重大事项的请示报告不够规范,存在“先做后报”甚至“事后补报”的情况,削弱了组织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打折扣”。班子在作风建设上仍有短板,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仍存“梗阻”。在公务接待中,超标准接待问题未能彻底杜绝;在公务用车管理方面,超范围使用现象仍有发生,制度约束力未能有效发挥;在会议活动组织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有抬头,文件照搬照抄、会议层层加码的问题依然存在。对下属单位“四风”问题的整治力度不够,一些问题“风声大、落点轻”,整改浮于表面。在制止餐饮浪费方面,监督检查不够严格,个别单位仍存在铺张浪费现象,未能真正树立“节约型机关”意识。特别是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方面,压减一般性支出决心不够大,厉行节约的执行力仍有欠缺。三是联系服务群众“不够深入”。班子在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心声方面仍有不足,群众工作“温度”不够。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存在“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情况,对基层的真实诉求掌握不够精准,问题剖析未能“刨根问底”。在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思路不宽、举措不多,部分问题久拖不决,成效不明显。对信访维稳工作的重视程度仍有欠缺,问题协调处理力度不够,仍存在“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现象,导致部分矛盾“久拖不解”。特别是在职工减负增收方面,统筹谋划不够有力,惠民政策“落地不实”,未能真正让职工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三)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方面。一是推动改革创新“动力不足”。班子在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攻坚克难的魄力仍显不足,创新意识和突破精神尚未充分激发。在深化改革过程中,面对深层次矛盾和制约因素,研究不够深入,破解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关键问题“悬而未决”。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支撑不够强,机制保障不够健全,导致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缓慢,与行业前沿企业相比,差距仍然明显,追赶超越的紧迫感不够强,创新驱动发展活力尚未充分释放。特别是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思路较为局限,改革举措力度不足,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明显滞后,影响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进程。二是从严管理监督“约束不强”。班子在企业关键岗位、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仍有欠缺,监督管理“宽松软”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在工程建设领域,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管不够严格,存在暗箱操作、围标串标等问题,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在物资采购环节,供应商资格审查把关不严,导致采购程序漏洞频出,廉洁风险隐患突出。对企业领导人员亲属经商办企业的情况排查不够深入,未能有效防范利益输送问题。特别是在对外投资、资产处置等关键领域,制度执行不够严密,风险防控存在“盲区”,监督体系仍需进一步织密扎牢。三是廉洁风险防控“屏障不牢”。班子对廉洁风险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防控措施不够严密,廉洁管理体系仍存漏洞。在项目投资管理方面,投资可行性论证流于形式,部分决策未能做到“精准落子”,导致投资风险加大,甚至引发资产损失隐患。在资金管理上,资金使用监管不够严格,存在挪用、浪费等问题,影响资金运作效能。在营销费用管理方面,监管机制仍有薄弱环节,虚开发票、违规套取费用等风险未能有效遏制,反映出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漏洞仍需尽快补齐,廉洁从业的“防火墙”亟待加固。
(四)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一是管理落实“层层递减”。班子在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上,压力传导仍存在“逐级衰减”现象,对分管科室的管理多强调业务、少聚焦纪律,“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树得还不够牢固。在廉政教育方面,方式较为单一,警示氛围不够浓厚,导致震慑力和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08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