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全省政府系统廉政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和省纪委全会、省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聚焦问题、强化警觉,精准提高政府廉政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刚才,x同志通报了x工作情况,指出了全省各职能部门在x工作中存在的思想不重视、自查自纠不到位、为民情怀不浓等问题。有些部门上报的问题,正如x工作调度会议上的点出的,存在“对重视不够、观望等靠、推动缓慢,有的排查问题不深入,自查自纠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报送问题浅表化、凑数化,没有触及本行业、本领域权力运行薄弱环节和廉洁风险隐患”等表象。会前,我也看了各部门填报的推动反腐败工作任务的分解表,存在的这些问题,反映出全省各职能部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盲目型”。“只走路不看路”,对中央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不学习或学习不主动不深入,方向不明标准不清,对全局工作中所处坐标点不掌握。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存在象征性执行、附加性执行、选择性执行等问题。
二是“平庸型”。看起来忙忙碌碌,但对工作标准不高,对问题研究不够,解决问题能力不强。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抓不住重点、创不出特色、干不出成绩。还有依法行政不规范,对依法行政的要求理解不深,存在依法履职不作为、不规范作为的现象,工作态度简单粗暴、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破坏营商环境。
三是“懵懂型”。当工作的“二传手”,对工作缺乏系统性思考,思路少、路径少、方法少,胸中无术、心中没数,凡事一笔糊涂账,遇事手忙脚乱。追求私利,贪念作祟,认为小贪不是错、小卡不是过、小要不出格,凡事雁过拔毛,不给好处不办事,盖章、审批、执法、办案等都成为了敛财工具。
四是“躺平型”。佛系”心态,“躺平”做派,拈轻怕重,追求安逸,不动脑筋、不花心思、不下功夫,不到“一线”,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当一天和尚钟也不撞,在为民办事方面,还存在“群众想群众的、我办我的”现象,没有针对群众“急难愁盼”,办成一批惠及面广、可感可及的大事、实事、好事,浅表化、碎片化、个性化问题较为突出,群众感受度不高。
五是“拖拉型”。态度消极、行动迟缓、拖拖拉拉,只喊口号,不见研究;推诿扯皮、互踢皮球、能推则推、能躲则躲,由小拖大、由大拖难、由难拖炸。林防灭火各项工作举措,坚决打好打赢春防硬仗。说一套做一套,当面吹吹拍拍,背后指指点点,在领导面前极力表现自己,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打小报告、拉小圈子、搞两面派。
六是“怕事型”。对问题避而不谈或只谈不解,不敢直面矛盾,不敢较真碰硬,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凡事请示汇报,自己不决策、不担当。有的地方和部门对省督导组的反馈意见,整改态度不端正、认领问题不全面、整改措施不具体、整改跟进不及时,整改效果不到位。有的地方和部门未针对问题举一反三,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
七是“漂浮型”。唱功好、做功差,光说不练、纸上谈兵,漂浮在半空、停留在半路,认为开会发文、打报告就把工作落实了,不尚实干尚空谈,部分县(市、区)谋划的项目存在与政策衔接不紧密、对应不到位的问题。
八是“冷漠型”。该说的不说,该报的不报,该提醒不提醒,冷眼旁观、置身事外,对问题轻描淡写,对隐患视而不见,导致决策有偏差、政策执行不到位,热衷看别人“笑话”。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要待遇不要责任,只比资历不比贡献,只论关系不论成绩,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这山望着那山高。
九是“妄为型”。法纪意识淡薄,不讲政治、不讲规矩、不讲纪律,胆大妄为,随意突破底线、触碰红线,给事业、家庭和个人埋下风险隐患。
透过现象看本质,以上这九方面问题反映出我们政府系统的领导干部能力还存在不足,工作作风还需要转变,工作制度还存在漏洞。究其原因,从思想认识上看,有少数党员干部包括一些高级领导干部,对此没有清晰的认识,对党不忠诚不敬畏,毫无“四个意识”,拒不落实“两个维护”的政治责任,是典型的“两面人”“两面派”。从思想道德上看。个别党员干部无视政治规矩,更有甚者,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尽管党中央三令五申,某些人仍然不收敛、不收手,无视党的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严重违纪违法。从使命担当上看。有些党员干部把公权力当成谋利工具,对中央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置若罔闻,不但没有做到为人民服务,有些甚至做出侵害人民利益的事情,更妄谈做合格的党员干部。从尽职尽责上看。有少数党员干部对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不上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跟不上党中央的要求,对群众关切的非法填埋化工废液、医疗垃圾、生活垃圾等严重污染环境问题不认真解决,不担当不作为,最终受到严肃问责。
大家要深刻反思,对号入座,举一反三,紧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查问题、严治理、建机制、强服务,坚决纠治腐败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信于民,不负重托。
二、勤政担当、攻坚克难,在加快转职能、提效能、强作风上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一)理清“一个关系”强化担当。掌握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强调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法论,涵盖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等多个方面。准确理解和把握其中蕴含的哲学智慧,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进一步塑造“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新时代政府系统形象,就需要我们将深刻理解和践行“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一对相反相成、充满辩证法精神的方法论概念。一是要“有所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必须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继续把抓改革、促发展推向前进,坚持把解决重大体制机制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在推进产业发展的工作中,牢牢把握自身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并将其与本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结合起来,紧扣中心、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精准发力,牢牢把握“有所为”的正确方向。二是要“有所不为”。绝不是不作为,而是要站稳立场、坚守底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确定发展思路。若是身怀“独门绝技”却不锤炼、不提高,偏要在不该为、不能为的事上“赶鸭子上架”,一厢情愿“撒胡椒面”式地投入,最终只会适得其反。时下里,一些党员干部的政绩观之所以会出现偏差,其症结就是本应“有所不为”的“尽力为”,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直接影响一个地区和领域的长远健康发展,也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从根本上背离了推进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把握“两条路径”彰显作为。在找好定位、用好政策,积极融入国家和省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一方面是务必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否坚强有力,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经过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党内存在的纪律松弛、作风飘浮状况显著改变,党员干部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显著增强。但也要清醒看到,仍有一些党组织对纪律建设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一些党员干部“目中无纪”,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把纪法教育当成“耳旁风”,对纪法缺乏敬畏,我行我素、顶风违纪现象仍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党员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更会损害党的形象、阻碍党的事业发展。我们政府系统必须要进一步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认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09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