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整治工作方案
加强中小学生欺凌整治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防治中小学生欺凌,根据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保护为要、法治为基”的原则,健全预防、处置学生欺凌的工作体制和规章制度,以形成防治中小学生欺凌长效机制为目标,以促进部门协作、上下联动为保障,确保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把校园建设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良好条件。
二、整治目标
(一)隐患得到全面排查。在全县各中小学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对校园欺凌事件底数清、情况明,对已发生的欺凌事件及苗头性问题,及时发现、记录在案,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二)苗头得到有效遏制。通过加强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等,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减少欺凌行为的发生。在本方案实施后的一年内,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三)事件得到妥善处置。建立健全校园欺凌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确保一旦发生欺凌事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将伤害和影响降到最低。对欺凌事件的处理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四)防治机制得到完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治工作网络,完善防治校园欺凌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形成长效防治机制,确保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三、整治措施
(一)加强教育,提升防范意识。一是开展专题教育。各学校要将防治学生欺凌专题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班团队会、专题讲座、国旗下讲话、案例分析等形式,定期对学生进行防治欺凌教育。每学期至少开展*次专题教育,确保教育内容覆盖全体学生。二是强化法治教育。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作用,每学期至少开展*次法治进校园活动,向学生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使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实施欺凌行为。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各学校要配齐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完善心理咨询室建设,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加强心理健康测评,精准掌握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科学有效干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压力,学会合理调节情绪,防止因心理问题引发欺凌事件。
(二)明确流程,依法规范处置。一是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各学校要制定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各部门职责。一旦发生欺凌事件,学校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处置,确保受欺凌学生得到及时救治和心理安抚,同时保护好现场,收集相关证据。二要规范处置程序。学校在接到欺凌事件报告后,要立即组成调查小组,对事件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确定欺凌行为的性质和责任。根据调查结果,依据学校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对欺凌者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对受欺凌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妥善处置家长诉求。处理结果要及时告知家长,并向县教育局报告。三要做好跟踪回访。学校要对欺凌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跟踪回访,了解受欺凌学生的身心恢复情况和欺凌者的思想转变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屡教不改或情节严重的欺凌者,要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重点教育和矫治。
(三)加强管理,形成整治合力。一是建立排查制度。各学校要定期开展校园欺凌隐患排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教师走访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之间的关系状况,及时发现可能导致欺凌事件发生的苗头性问题。每周至少进行*次班级排查,每月至少进行*次学校全面排查,并将排查结果及时上报县教育局。二是加强日常管理。学校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校园的日常巡查,特别是对课间、午休、课外活动等重点时段和操场、厕所、楼道等重点区域的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欺凌行为。加强对学生的考勤管理,严格落实请假制度,对无故旷课的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09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