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部长在2025年市委社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做好社会工作照亮了前行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奋勇前行,不断提升我市边疆治理能力和水平。近年来,我市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社会工作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不断夯实,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服务群众效能明显提升,社会工作力量不断壮大。这些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我们也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准确把握当前形势任务,主动思变、谋变、求变,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迈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学深悟透精神,筑牢社会工作思想根基
(一)领悟根本原则,坚定政治方向。一是强化党的绝对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工作的根本原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守的政治红线。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社会工作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社会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党中央关于社会工作的决策部署在我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加强对社会工作的政治引领,教育引导广大社会工作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坚守人民至上立场。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社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我们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开展工作。要主动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制定政策、推进工作时,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三是坚持依法治理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社会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加强社会工作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制度体系,确保社会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严格依法办事,规范执法行为,维护法律权威,坚决杜绝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等现象。同时,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明晰价值取向,践行初心使命。一是秉持公平正义理念。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取向。我们要致力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平等权利。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差距,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在资源分配、政策制定等方面,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确保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要坚决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二是弘扬奉献担当精神。社会工作是一项充满爱心和奉献的事业,需要广大社会工作者具备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奉献担当精神,引导社会工作者积极投身到社会工作实践中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鼓励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在社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广大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倡导团结协作风尚。社会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协同配合。我们要倡导团结协作的风尚,加强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各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避免出现推诿扯皮、各自为政的现象。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三)把握发展方向,推动创新发展。一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最新讲话系列,社会发展变化迅速。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社会工作创新发展。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社会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要加强对新兴领域、新业态的研究,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要关注国内外社会工作的发展动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我市社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加强理论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源泉。我们要加强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深入探索社会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要鼓励广大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方法和手段。要及时总结推广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具有XX特色的社会工作品牌。要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三是服务中心工作大局。社会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把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通过开展社会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要积极引导广大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心工作中发挥作用,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二、总结过往经验,巩固社会工作发展成果
(一)夯实领导基础,强化党建引领。一是完善领导体制机制。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社会工作的领导,把社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社会工作部门的建设,明确职责定位,充实工作力量,提高工作效能。要加强对社会工作的考核评价,将社会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加强社会工作领域党组织建设。要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做到哪里有社会工作者,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工作。要加强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社会工作者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三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要充分发挥党建在社会工作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党建工作带动社会工作的发展。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引导社会组织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要开展党建引领社会工作示范创建活动,培育一批党建引领社会工作的示范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将党建工作与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相结合,通过实施党建项目,提升社会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筑牢基层根基,提升治理效能。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是社会治理的基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建设。要选优配强基层组织班子,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要加强基层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要加大对基层组织的支持力度,保障基层组织的工作经费和办公条件,为基层组织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要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要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制度,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要加强法治建设,推进基层依法治理,提高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治意识。要加强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建立健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三是推动基层减负增效。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精简会议文件,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考核,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要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基层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关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09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