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在2025年全市水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2025年XX市水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分析当前发展形势,明确今年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推动我市水务事业再上新台阶。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辛勤奋斗在水务战线上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回顾过往成绩,坚定前行信心
(一)水源保障,筑牢城市根基。一是境外引水能力提升,为城市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通水,这一重大工程的落地,犹如为我市水资源供给开辟了一条新的“生命线”,每年新增的大量境外水源,极大缓解了我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各部门、各单位的密切协作,也体现了我们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强大执行力和攻坚克难的能力。我们要持续巩固和拓展这一成果,加强对境外水源的调度和管理,确保水资源的稳定供应。二是自来水供应能力和深度处理规模的提升,满足了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用水的需求。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市民对自来水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通过加大投入、优化工艺、提升管理水平,实现了自来水供应能力和深度处理规模的显著提升,让市民用上了更安全、更优质的自来水。这不仅是我们水务工作的重要成果,也是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三是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管理,确保水源安全。水源地是城市的“大水缸”,保护好水源地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整治、完善监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有效保障了水源地的水质安全。同时,积极开展水源地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提高水源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防洪排涝,守护城市安全。一是高效应对极端天气,实现平稳度汛。2024年,我们面临了20年来最长降雨集中期的严峻考验,但全市水务系统上下一心,密切配合,通过科学调度、精准防控、及时抢险等措施,成功抵御了暴雨洪水的侵袭,实现了平稳度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一成绩的取得,彰显了我们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和水平,也为今后的防洪排涝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二是完成水库除险加固三年攻坚行动,提升水库防洪调度能力。水库是防洪的重要屏障,水库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城市的安全。我们通过实施水库除险加固三年攻坚行动,对全市水库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整治,消除了安全隐患,提升了水库的防洪调度能力。这一行动的顺利完成,为城市防洪安全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三是加强城市防洪(潮)和内涝防治体系建设,提高城市防洪抗灾能力。我们不断完善城市防洪(潮)和内涝防治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防洪(潮)堤、排涝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洪抗灾能力。同时,建立健全城市内涝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有效应对城市内涝问题。
(三)水环境治理,绘就生态画卷。一是污水处理能力提升,污水集中收集率稳定。污水处理是水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我们通过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同时加强污水管网建设和维护,提高污水集中收集率,有效减少了污水直排对水环境的污染。这一工作的持续推进,为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河流生态修复成效显著,优良河长占比提高。我们深入实施河长制,加大河流生态修复力度,通过清淤疏浚、生态补水、岸线整治等措施,改善了河流的生态环境,提高了优良河长占比。如今,一条条清澈的河流成为城市的亮丽风景线,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生态品质,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空间。三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中连续获评优秀,彰显工作成效。连续多年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考核和省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这是对我们水务工作的充分肯定。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全体水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也激励着我们要再接再厉,不断提升水务工作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二、聚焦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方向
(一)供水保障,提升储备能力。一是全力提升供水储备能力至90天。供水储备能力是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指标。我们要加强对现有水源的合理调配和管理,优化供水调度方案,建立健全应急供水保障机制,确保在突发情况下城市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加大对供水储备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力度,提高供水储备能力,为城市发展提供坚实的供水保障。二是新增自来水厂供水能力90万立方米/日。随着城市的发展,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我们要加快推进自来水厂的建设和扩建工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自来水厂的供水能力和生产效率。同时,加强对自来水厂的运营管理,确保供水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满足市民的用水需求。三是新增深度处理能力300万立方米/日以上。提高自来水的深度处理能力,是提升供水质量的关键。我们要加大对深度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先进的深度处理工艺,提高自来水的净化水平。同时,加强对深度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确保新增深度处理能力达到目标要求,让市民喝上更优质、更健康的自来水。
(二)再生水利用,促进资源循环。一是确保再生水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再生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减少污水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加强对再生水利用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各界对再生水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同时,加大对再生水利用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完善再生水输配管网,提高再生水的供应能力和使用范围,确保再生水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二是实现再生水替代常规水量稳定在5000万立方米以上。我们要制定合理的再生水利用政策,鼓励企业和单位优先使用再生水,降低对常规水资源的依赖。同时,加强对再生水利用的监管和考核,确保再生水替代常规水量达到目标要求。通过再生水的有效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再生水水质监测和管理,确保水质安全。再生水的水质直接关系到其使用效果和环境安全。我们要建立健全再生水水质监测体系,加强对再生水生产、输配和使用全过程的水质监测,确保再生水水质符合相关标准。同时,加强对再生水利用企业和单位的监管,督促其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再生水,保障再生水的安全使用。
(三)水质改善,守护碧水清流。一是确保21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加强对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水污染防治,加大对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同时,加强对断面水质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确保21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二是实现水质优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09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