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从党的精神谱系中汲取智慧力量 沿着新时代赶考之路勇毅前行
我们党从无到有、由弱向强,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精神特质,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值得我们不断坚守传承发扬。不同历史时期熔铸而成的伟大精神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但始终又有共同的特质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构筑起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谱系,这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学习党的伟大精神谱系,需要从实际上理解、从特征中体悟、从整体上把握,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传承发展。
一、在领悟要义中追寻精神之源
党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这46种精神,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
作为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构建精神谱系的活水源头、基因结构。人们常说“共产党人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有着特殊的精神基因、禀赋和特殊的精神品质。伟大建党精神有四个基本维度,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结构,赋予了强大的传承动力,其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奠定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特征的思想维度;“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奠定了以持之以恒的责任担当为特征的政治维度;“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奠定了以大无畏的斗争意志为特征的实践维度;“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奠定了以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为特征的道德维度。这四个维度精神基因结构,既相互连接又相互助力,组成一个缺一不可的矩形结构。其中,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责任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脊梁,实践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意志,高尚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情操。
(一)点亮信仰之光。在四个维度中,作为灵魂的理想信念处于核心位置,是精神密码,体现的是我们党思想先进、信仰坚定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思想优势。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有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党的百年奋斗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有高度、有力量、有温度的。“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之所以有高度,是因其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之所以有力量,是因其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之所以有温度,是因其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正是建立在科学真理基础上的理想信念,给中国共产党人以植根于历史、现实和时代的真实而深刻的使命感,让中国共产党人具备了泰山压顶也不能动摇的坚定信念,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承担起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富强、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历史使命。我们大力弘扬党的精神谱系,必须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作为一盏明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懈奋斗,推动中华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二)磨砺责任担当。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精神谱系的出发点和根本内核所系,是生命价值,体现的是我们党初衷不改、本色依旧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做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我们党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精神?首先源于党的性质宗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根本原因就是始终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其次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讲,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为全人类谋幸福、为每个劳动者能够自由发展并结成自由人联合体而不懈奋斗。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的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这一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越是接近民族复兴伟大目标,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就越多;越是面临困难越容易精神懈怠,越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大力弘扬精神谱系,必须始终牢记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自觉将初心使命转化为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内生动力和具体行动,为推进强国复兴奋勇前进。
(三)锻造斗争意志。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精神谱系的精髓,是实践要求,体现的是我们党意志顽强、作风优良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精神优势。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在革命战争年代,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站起来”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彻底改变了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在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经过75年的建设奋斗,一批批共产党人为了“富起来”,发愤图强、锐意进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一路走来,我们搞建设、办奥运、抗灾害、战疫情等,凭借的就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370多万人,无名烈士更是难以计数;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超过19.7万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新时代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这一特殊战场上。他们以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慷慨捐躯、舍生取义。历史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彻底的革命者,最讲奉献、最富有牺牲精神。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党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大力弘扬精神谱系,必须把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化作战胜各种重大风险挑战的强大动力,在伟大复兴征程上接续奋斗。
(四)培育高尚品格。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精神谱系的落脚点和价值所在,是政治品格,体现的是我们党品德高尚、情系人民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道德优势。我们党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的高尚品格。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这种忠诚,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对党忠诚,要求我们做到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列宁曾指出:“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呢?就是“有觉悟的真正忠于共产主义的人”。回顾过去的一百年,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正是靠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忠诚奉献而铸就。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大爱情怀。这种境界,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就是“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不负人民,要求我们站稳人民立场,坚守人民情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我们党来讲,党性与人民性从来都具有高度一致性。在百年大党的不平凡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始终一以贯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大力弘扬精神谱系,必须牢记入党时所作的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誓言,许党报国、爱民为民,铁心跟党走,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
二、在叩问检视中认清差距不足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我们在回望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中,更能感悟到党的艰辛不易、党的伟大成就、党的为民情怀。向党史回眸、学伟大精神,就是一次思想的“点名”、精神的“整队”,我们要认真对表,回望自己的党之初,在回顾盘点中检视担当。
检视之一:我们是否在“初心”上转了向,看一看来时的“路”忘没忘,初衷执念改没改,本色本真变没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只有牢记来时的路,才能坚定脚下的路、找到前行的路。2021年7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永远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一文讲到:“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经历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我们都要想一想,入党入职没有谁强迫你,没有谁欺骗你,这都源于自觉自愿。但有三种怪象值得反思:一是捞取资本。有一些同志把党员、公职人员身份当作政治“筹码”,不想着怎么干好工作,就想怎样坐享政治“红利”和改革“福利”。二是肆意妄为。有的热衷于打听、议论一些小道消息、灰色段子,更有甚者顶风违纪、侥幸妄为等。三是本真失色。有一些同志不注重改造自己,觉悟上缺少“先进分子”的要求,工作上看不出来、任务中显不出来、关键时站不出来;有的缺乏斗争精神,讲人情多讲原则少,讲感情多讲党性少,习惯当老好人、和稀泥;有的艰苦奋斗精神弱化,安逸享乐思想抬头,向组织要名誉、要待遇,横攀竖比。大家都要对照自己走过的路,问问初心树得牢不牢,有没有随着年龄党龄的增长而淡化消褪;看看初心扎根深不深,有没有在繁重工作和复杂考验面前动摇过;照照初心底色纯不纯,有没有始终坚守身份职责?
检视之二:我们是否在“忠诚”上打了折?看一看政治站位高不高,政治忠诚纯不纯,政治纪律严不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对党忠诚就是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二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现实中,有少数同志认为:“只要不反党、不反社会主义,就不能说对党忠诚有问题。”这样的认识很肤浅,如果平时就打折扣、存小九九,到了关键时刻能听招呼吗?有一些现象值得警惕:一是学得还不深。有的学习有“偏差”,只记在本上不装入脑子,只武装嘴巴不武装思想;有的学习有“温差”,学用脱节,学思悟、知信行不一致;有的学习有“落差”,浅尝辄止,以划横线代替读原文、用勾划圈代替学全文、把写体会当成悟原理,内涵要义把握不准,思想观念更新不快。问卷调查发现,自己主动学、自主加压学习的仅有27%。二是做得还不实。有的党员在党不知党,党章党规不清楚,入党誓词记不牢,党员义务说不全;有的光说不练,把口头表态、安排部署当作落实;有的说起来对党坦诚、表里如一,但是思想汇报水分大、真话少,党小组党员汇报时摆工作多、见思想少,空乏表态、敷衍了事。三是境界还不高。有的表态讲忠诚奉献,台下却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在面对成长进步问题上,首先想的是个人得失、一己私利,一旦愿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09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