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以来意识形态建设问题调研报告(全文8164字)

十九大以来意识形态建设问题调研报告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确定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首要使命,强调落实这一使命的“关键作用”“关键使命”和“关键路径”。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聚焦意识形态建设的各项工作内容,国内有关研究在各方面均有创见,形成了多维立体的成果。本文查找整理了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数据库显示,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即3231169年xx月至2020年xx月,包含“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工作”主题文献共xxxx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xxxx篇,CSSCI来源(含扩展版)期刊论文xxx篇。另外,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含有“意识形态建设”或“意识形态工作”关键词的学位论文共xxx篇;读秀中文学术平台中有关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的学术专著xx本。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xx多次召开相关专题学术会议,如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高峰论坛、首届意识形态与舆论研究高峰论坛等。
    一、意识形态建设的特性与内容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在现实的生活过程中,意识形态就是反映多种利益主体诉求的某种特定的社会结构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多重属性特征(导向性、边界性与整体性),由此也规定了其自身的任务与内容: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以及意识形态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环节,与文化建设的其他环节互为促进、相辅相成。
    (一)导向性与意识形态领导权
    意识形态建设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列为我国的根本制度,意识形态建设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发挥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维护国家社会长治久安。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首先,从理论层面上说,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味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意识形态,在理论内涵上具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品格,在实践表征上,体现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创新发展,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
    其次,人民立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属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价值导向,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旨归。有学者就此指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实践也具有价值先导性,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内涵人民性导向。具体落实为大量宣传和报道关于人民群众的奋斗故事,将焦点对准群众基层的正面事迹,文化作品要自觉反映社会存在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将事实尺度和价值尺度有机统一起来,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意识形态的目标导向性决定了其工作的核心内容为争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此三权是意识形态建设内容的三重显著表征。许多学者首先就“三权”之间逻辑联系提出了见解与论述,认为从历史发展来说,坚持领导力、创造力、吸引力、引领力和斗争力是党建设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基本经验。关于“三权”的运行逻辑,有学者将权力运行视作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逻辑,意识形态建设内容具体包括理论构建和宣传教育,因此在权力运作的表现形式上,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体现为“基础和目标(双重)—执行过程—形式体现”的有机结构。
    领导权是根本政治保证,话语权是统治阶级思想实现占统治地位的彰显,而从根本上说是要掌握主导权。话语权建设具有双重含义。首先,在目前国际社会舆论格局下,从对外的层面要警惕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垄断话语模式,防止陷入西方话语逻辑。其次,从肯定意义,对内层面中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和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关于话语体系构建机制,有学者指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可以包括理论说服、价值说服、事实说服、话语说服、艺术说服等五个机制,内容包括党史研究、国史宣传等。在实践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弘扬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统一,不忘本来与吸收外来的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中心的统一,通过坚定目标导向,不断完善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二)边界性与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意识形态建设是具有边界性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意识形态其实就是对社会存在的观念意识,尤其是对经济意识的规约与反映,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导向原则,以坚持社会效益的原则引领社会发展,其本身
    就是对社会实践过程的完整内容的澄清,也是对意识形态目标导向性的坚持和践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较量”,意识形态是一种区分性话语实践。当其需要为其提供充足理由的时候,意味着需要对其他的意识形态以否定性方式区别表现出来,因此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要以坚定的底线思维应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各类风险与挑战。前者从内生力量出发,固本强基,发挥制度优势的同时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成果;后者从外生要素出发,抵制风险,坚守阵地领导权的同时扩大管理权和话语权。
    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大体从原因与措施两方面入手。原因之一是时代环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概括和分析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面对“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和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加剧渗透。仅就《人民论坛》发布的年度思潮结果而言,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皆在社会普遍的价值观渗透中产生重要作用。原因之二,中国具有独特的阶级属性与政治制度。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极易引发西方意识形态的攻击;同时,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转型期,容易出现社会道德失范等问题。另外,民族问题也是西方中心主义和美国霸权势力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潜在突破口。
    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涉及文化、政治、社会等各领域,事关国家安全。关于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措施,有学者提出,首先要提高包括领导、经济、文化、传播和网络在内的风险防范能力,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扩大宣传力度并占领网络阵地。有学者认为,要坚持党的领导,捍卫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正视和反思各种社会思潮的发展背景与运行逻辑,保持清醒的“阵地意识”,巩固全党xx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有学者指出,要巩固和拓展红色地带,进入和改变黑色地带,稳住和转化灰色地带;在政党属性与人民至上、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理论创新与实践强化、教育引导与批判交锋的辩证统一中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三)整体性与文化建设
    意识形态建设具有整体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性环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意识形态建设与文化建设其他各环节,如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互为有机补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
    共同发挥着教育引领的社会作用。
    第一,意识形态建设事关凝聚共识。意识形态建设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三个思想层面发挥作用优势,通过巩固和扩大积极健康的主流思想舆论,社会民众从个体认知出发自觉主动对外部建设的成果表示认同,从而实现思想融入,这为促进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政治保证。在此意义上,意识形态建设事关全体人民精神力量的凝聚,事关“四个伟大”工程的顺利推进。
    第二,意识形态建设是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环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提高社会主义劳动力再生产质量的重要方式,文化具有传承、教化、培养、塑造、认知等功能,学校等国家机器是实现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有学者指出,没有文化的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需要健全文化建设中的意识形态责任制,构筑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育人格局。另一方面,有学者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对此,侯惠勤指出,把文化与意识形态加以割裂,试图以非意识形态化借口繁荣文化而模糊挑战是思想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意识形态从两个方面具体决定文化的发展,一是渗透其中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决定文化的作用效果,二是贯穿其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了文化塑造人的方向。
    第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体现。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在政治领域中表现为增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在价值领域中则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更广范围、更多维度中讲好中国故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好马克思主义。
    第四,意识形态建设依赖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自觉。有学者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文化的深度自信,更关键的是有强大的理论自信,才有真正持久深刻的话语权和繁荣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繁荣和发展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总体看来,十九大以后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的相关研究更强调意识形态任务的整体性、系统性特征;意识形态成就需要通过文化产品、文化事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状况、社会文明程度加以辨认和具象化;意识形态建设也需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环节协同配合,在横向配合与纵向传承创新中实现整体推进。
    二、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阵地
    观念体系最终只有通过主体的思想认同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实际力量。而在特定的受众、语境和载体中,意识形态建设也要以不同的叙事方式和价值引领方式,依据不同的阵地建设需要开展实践。意识形态建设阵地主要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宣传思想工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xxx指出,要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党管办学首先就直接体现为党管意识形态。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有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1160.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2022年9月28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8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