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非四个带头版本)
按照党支部安排,我对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组织生活会要求,认真查摆问题,深入进行剖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方面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系统深入。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还停留在表面,对“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理解不够深刻。比如,在支部组织的理论学习小组讨论中,当涉及“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时,我的回答流于表面,缺乏深度思考和理论高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时,只是粗略翻阅,没有认真研读每一条款的具体内涵,特别是对第七章和第八章关于廉洁纪律和工作纪律的条款理解不够准确。学习笔记也存在敷衍应付的情况,学习记录只有寥寥数页,且内容简单,没有深入思考和心得体会。
二是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有待提高。存在明显的被动学习现象,只有在组织安排的政治学习日才认真参与,其他时间很少主动学习党的理论和相关文件。比如,党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出台后,虽然支部组织了专题学习,但我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没有进行深入研读。个人制定的学习计划执行不力,常因工作繁忙而中断学习,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三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很少主动思考如何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在负责的民生服务项目中,没有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来优化服务流程,导致部分群众办事仍然存在“多头跑”的情况。对纪律条例学习后也缺少自查自省,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如工作纪律不严、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二)在对照党规党纪找差距情况方面
一是党性修养不够扎实。在具体工作中,党员意识时常淡漠,对标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有明显差距。例如,在接待群众来访时,因工作量大,情绪有些烦躁,对一位老人反复询问同一问题时表现出不耐烦,甚至出现了语气生硬的情况,没有体现出党员应有的耐心和热情服务态度。
二是纪律规矩意识有待加强。在日常工作中,有时凭主观判断行事,未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比如,在资料审核工作中,为了赶进度,对部分材料只做了形式审查,而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实质性核验,存在工作不够严谨的问题。还有一次为赶时间,在一份文件上代他人签字,虽无恶意但违反了工作流程规定,幸好被及时发现并纠正。
三是自我批评意识不足。平时很少主动反省自己在遵守党规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例如,在工作总结会上,同事指出我在项目管理中存在一些形式主义问题,当时虽然表面接受,但内心并不完全认同,事后也没有认真改进,后续工作中依然出现类似问题。在民主生活会上作批评与自我批评时,总是讲些表面问题,不愿触及实质,存在护短心理。
(三)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
一是创新意识不够强。工作中习惯按部就班,创新精神明显不足。在负责的社区服务项目中,沿用多年的老办法,没有积极探索引入新技术改进服务方式。有机会利用数字化手段优化群众办事流程,但因为怕麻烦、担心风险,仍然采用传统纸质操作方式,错失了提升服务效率的机会。
二是攻坚克难的精神有所欠缺。面对困难时常有畏难情绪,选择回避复杂问题。部门安排的一项涉及多方协调的棘手任务,我主动避让,找各种理由推脱,最终由其他同志承担。在一次急难任务面前,没有挺身而出,而是采取消极应对态度,未能体现共产党员迎难而上的精神。
三是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在日常工作中,只满足于完成自身任务,很少主动帮助同事解决工作难题。一次部门临时加急工作,面对其他同事的加班加点,我因为个人安排而提前离开,没有体现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对新入职的年轻同志关心指导不够,没有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错失了培养新人和传递党的优良传统的机会。
(四)在坚决抵制违规吃喝问题方面
一是对“四风”问题认识有偏差。对违规吃喝等“四风”问题的危害性认识不够深刻,存在一定的麻痹思想。曾经在单位食堂就餐时,听到有人讨论通过其他渠道接受宴请的情况,我没有当场指出问题,而是选择沉默,实际上是对违规行为的默许。有时认为“无关紧要的小吃小喝”不算违纪,对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警惕性不高。
二是抵制能力有待增强。在与企业对接工作时,对方有意邀请吃饭,虽然我没有接受,但拒绝的态度不够坚决,没有明确表明立场,给对方留下了模糊印象。在参加一次外出调研活动时,发现用餐标准略有超出规定,但碍于情面没有提出异议,显示出原则性不够强。对于打擦边球的行为辨别不够敏锐,有时难以判断是否属于违规范畴。
三是自律意识需要加强。在节假日期间,接受过亲友的宴请,虽然是私人关系,但没有严格审视对方身份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在单位组织的活动中,对用餐和接待标准把关不严,有时为了“工作方便”而忽视了相关规定,反映出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理解不够深入,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
(五)在规范网络空间言行,主动正确发声、敢于善于斗争方面
一是网络政治意识不够强。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偶尔转发一些未经核实的信息,缺乏必要的政治敏锐性和辨别力。面对网络上出现的一些错误历史观点,没有主动甄别真伪,甚至被某些貌似客观的言论所迷惑,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在浏览境外媒体报道时,对其中包含的意识形态陷阱认识不足,有时难以辨别其背后的政治目的。
二是发声不够积极主动。在网络空间面对错误言论和负面舆论时,常常选择沉默。在单位业务受到网络不实言论攻击时,没有及时站出来澄清事实,任由谣言蔓延,直到组织统一发声才跟进表态。在一些热点社会事件中,看到有人发表偏激言论,采取“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态度,没有主动引导理性讨论,体现出责任担当不足。
三是斗争精神和能力有待提升。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斗争意识不够强,斗争方法不够娴熟。曾在网络论坛上看到有人歪曲党史国史,虽然内心反感但不敢直接反驳,担心引起争端。面对一些错误思潮和价值观念的渗透,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不善于运用事实和理论进行有力回击。在工作群内有同事发表不当言论时,也常常采取回避态度,不愿“多管闲事”,缺乏斗争的勇气。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理想信念有所弱化
思想上对党的创新理论重视不够,理想信念有所弱化,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真正认识到理论武装的重要性,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对党的绝对忠诚存在淡化现象。忽视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重要性,满足于一知半解,没有深入思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关系。日常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14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