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系列关于数论的介绍性文章,目的在于推广数学知识,拓展读者的数学思维。至于为什么用图文而不是视频?图文有三个优越性:一是图文数据量小,节省学习时间;二是有助于个人主动思考;三是文字里的关键字,可以方便读者查阅相关资料。
哪些数可表示成两个平方数之和?
对于素数,之前我们介绍了费马降阶法。
对于包括合数的所有正整数,这里介绍另一个方法,分而治之。
分而治之是一种分割求解的策略,是将问题分解成易于处理的小块,对每一小块问题求解,最后把各小块求解合起来成为原问题的解。
对于哪些数可表示成两个平方数之和,同样使用了以下恒等式,两平方数之和的乘积还是两平方数之和:
下面是将m表示成两平方数之和的步骤:
分割任务:将m分解成素数的乘积m=
逐一求解:将每个素数表示成两个平方数之和。
汇总统一:反复使用上述恒等式将m表示成两个平方数之和。
参考费马降阶法的介绍,每个素数p是两个平方数之和的充要条件是p=2或例如,为了将10表成两个平方数之和,先将10分解成10=2·5,再将2和5表成两个平方数之和。
然后,利用恒等式将它们结合起来:
10 = 2·5 = .
下面是一个更复杂的例子,将m=1105表示成两个平方数之和。
分割任务:分解m=1105 =5·13·17.
逐一求解:将每个素数p表成两平方数之和.
汇总统一:反复利用恒等式(*)将m表成两平方数之和。
m= 1105 =5·13·17
= =
= =
=
如果m的每个素因子都可表成两平方数之和,则我们的分割、求解、统一策略是成功的,我们知道哪些素数可表成两平方数之和。因此,如果m可分解成
其中每个素数或为2或为模4余1,就有办法将m表示成两平方数之和。
然而,还有另外一些m可表成两平方数之和,例如
.
注意上述每个例子中m都能被整除且中的a,b都可被3整除。将这三个例子用除便得到
可以将此推广到一般情形。任给,两边同乘可得
如果m是两平方数之和,则对任意d, 也是两平方数之和。另一方面,如果且a=d***, b =dB有一个公因子d,则可以提出d而得到
于是,m可被整除,且是两平方数之和。
这意味着,当我们试图将m表示成两平方数之和时,可以不考虑m的平方因子,取整数m并将其分解为
其中素因子互不相同。如果都能表成两平方数之和,则m就能表成两平方数之和。
考虑m=252000。将m分解为
=
因为素数7不能表成两平方数之和,所以m不能表成两平方数之和。
考虑m=25798 500,
5和13都能表示成两平方数之和,且易得,两边同乘即得
对于两平方数问题,存在以下定理。
定理 (两平方数之和定理) 设m是正整数。
(a) 将m分解为
其中是互不相同的素因子,则m可表成两个平方数之和的充要条件是每个或为2或为模4余1。
(b) m能表示成两平方数之和且gcd(a, b)=1,当且仅当以下两个条件之一
成立:
(i) m是奇数且m的每个素因子都模4余1。
(ii) m是偶数,m/2是奇数且m/2的每个素因子都模4余1。
所以,家长们,周末和子女玩一个数字分解游戏吧。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