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县政府工作报告汇编(31篇)
目录
1.2025年从江县政府工作报告 3
2.2025年大方县政府工作报告 32
3.2025年岱山县政府工作报告 59
4.2025年定边县政府工作报告 80
5.2025年东丰县政府工作报告 100
6.2025年丰都县政府工作报告 118
7.2025年海盐县政府工作报告 147
8.2025年桓台县政府工作报告 167
9.2025年浑源县政府工作报告 186
10.2025年岚皋县政府工作报告 205
11.2025年雷山县政府工作报告 232
12.2025年鲁山县政府工作报告 258
13.2025年鹿寨县政府工作报告 281
14.2025年马山县政府工作报告 301
15.2025年南澳县政府工作报告 333
16.2025年南陵县政府工作报告 354
17.2025年普安县政府工作报告 383
18.2025年青川县政府工作报告 408
19.2025年沈丘县政府工作报告 435
20.2025年石门县政府工作报告 455
21.2025年绥德县政府工作报告 480
22.2025年遂昌县政府工作报告 500
23.2025年天全县政府工作报告 523
24.2025年桐柏县政府工作报告 550
25.2025年万年县政府工作报告 569
26.2025年夏邑县政府工作报告 589
27.2025年祥云县政府工作报告 613
28.2025年新宁县政府工作报告 638
29.2025年云龙县政府工作报告 660
30.2025年镇远县政府工作报告 680
31.2025年庄浪县政府工作报告 707
2025年从江县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1.01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了“三个高于”(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全省0.6个百分点、全州0.3个百分点);一、二、三产分别增长4.7%、10.9%、5.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6亿元;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4%、7.6%。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强支撑,经济基础不断夯实。坚持以扩大有效投资为引擎、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争资争项有效突破。争取上级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资金28.23亿元,一般债券资金0.68亿元。共获批上级资金项目25个,获批资金1.6亿元。新增入库项目53个,新增投资49.87亿元,同比增长100.4%。获批上级前期项目奖励资金1.14亿元、非偿还性资金36.04亿元,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再创新高。项目建设推进有力。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29亿元,同比增长26.1%。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15个、完成投资9.03亿元。G655下江至宰便公路改扩建、G242长寨至洞头公路改扩建、孖温大桥、县一中等项目顺利开工,从江印象、銮里半岛、归树山风电场等项目顺利推进。招商引资全面提质。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借助中国贸促会、佛山南海、江南大学等帮扶资源招大引强。成功举办了“京东物流供应链(黔东南)产业基地对接会”“首届民族医药发展大会”等大型招商推介活动。与28家企业达成项目投资意向,签约落地项目22个,约定投资25.22亿元,新增产业到位资金14.2亿元,增速21.26%。
(二)抢抓机遇强承载、谋突破,“桥头堡”建设亮点纷呈。聚焦“四区一高地”核心战略,主动对接融入大湾区,“桥头堡”核心功能与竞争力明显提升。“桥头堡”效应加速释放。国发〔2022〕2号文件“一要点、两清单、两计划”和泛珠三角联席会议、《“桥头堡”备忘录》重点任务顺利推进,促成大湾区13家企业落户,7家经营主体11个生产基地通过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供应大湾区农特产品9028.3吨,销售金额0.92亿元。大湾区入从游客近120万人次,入从考察企业34批次,从货入湾交易额达2.86亿元。全省区域性物流中心、产品集散中心等稳步推进,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核心区”动能更加强劲。省直部门236条配套政策202条政策取得阶段性进展。获批“桥头堡”专项资金项目3个0.45亿元,排全州第2位。13个重大工程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成功打造了京东云仓、黔东南州网红爆款选品中心,CDMO平台基本建成,粤黔共建产业园A区、B区等配套项目稳步推进。
(三)千方百计兴业态、添动能,产业提质成效明显。坚持把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集中力量推动主导产业实现规模扩张、品质提升和效益增长。新型工业提能增效。新建工业标准厂房4万平方米,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大健康医药和特色食品两大主导产业同比增长16.6%,清洁能源产业同比增长23.9%。规模以上采矿业、规模以上电力供应业及工业投资增速分别排全州第1、2、3位。特色农业提档升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取得新进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8%,增速排全州第1位。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03家,开发产品类别54个,产值5.22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到62%。发展林下经济面积48万亩,全产业链产值11.2亿元。盘活农村闲置低效项目资产120个。“一药三香”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中药材种植达18.07万亩,产值12.6亿元;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百香果)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成果,百香果种植2.27万亩,产值3.36亿元;香禾糯种植6.62万亩,产值1.77亿元;香猪出栏10.05万头。文旅产业提振回升。持续推动岜沙、加榜梯田等景区景点提质升级,加榜梯田成功晋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占里侗寨获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养心圣地康养游”“我在加榜有亩田”“跟着歌声走侗寨”等7条精品旅游线路深受游客青睐。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从江环线所串联的岜沙、加车、占里、四联等12个民族特色村寨成为展现从江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的新窗口。以岜沙苗寨、增冲侗寨、加榜梯田、稻鱼鸭共生系统等为主题的文创作品,多次走进央视、央媒,《大山的小孩》成为全省唯一入选中宣部100首“童声里的中国”全国少年儿童合唱活动优秀曲目。“侗族大歌节”反响强烈,“村百节”强势出圈,“会唱歌的从江”实力圈粉。全年接待游客549.26万人次,同比增长24.4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81亿元,同比增长23.35%。商贸消费提质扩容。通过“夏季欢乐购”“村播”直播助农、黔东南州名特优农产品“三月好物节”等促消费活动,扎实推进汽车、家电、家居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家电家居以旧换新交易金额1184.3万元,县内限上汽车销售额2296.7万元,新增上限入统批零住餐市场主体4家,电子商务交易额1.02亿元,同比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5.58亿元,同比增长3.71%,排全州第5位。
(四)守正创新激活力、优环境,全面改革持续深化。坚持改革破局、创新破题,经济发展的含新量、含金量持续提升。重点改革全面推进。完成20个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县乡权责关系,有效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问题。推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一窗通办”“全省通办”能力进一步提升。完成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有效破除园区掣肘,园区干事创业热情显著增强。完成国企改革重组,国企实体化程度明显提高。科技创新持续赋能。与江南大学、贵州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与佛山大学共建大健康产业研究院,持续推进良种繁育技术攻关和高附加值农产品研发,成功研发瑶浴、百香果等30余个系列产品,实现百香果本地自主育苗;建设“一药三香”科技示范基地5个,引进新品种12项,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4家;获得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7项,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16.67%、25.3%;全县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收达1859.68万元。营商环境日益优化。将“企业之家”延伸至洛贯园区,建成“桥头堡”政务服务大厅和黔东南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桥头堡”云服务厅,累计办件67887件(次),实现了园区事园区办,“从快办”便民服务品牌更加响亮。办结12345政务服务热线、县长信箱等平台投诉3036件,解决企业资金444.66万元,清偿拖欠企业账款6.8亿元。
(五)持之以恒抓巩固、促振兴,城乡融合更趋协调。坚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迈出新步伐。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识别纳入监测“三类人员”3711户17333人,监测对象稳定消除风险率76.37%。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困难学生教育资助零遗漏。新增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惠及3.08万人,群众住房条件持续改善,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5595万元,实施项目28个;争取中国贸促会帮扶项目资金1148万元,实施项目71个;争取江南大学帮扶资金400万元,实施项目32个。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取得实效。实现新增耕地入库1746亩,现有耕地保有量面积达39.21万亩,现有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35.34万亩,2024年耕地保护考核位列全州第一。建成高标准农田2.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达到33.36万亩,总产量达13.09万吨。完成年度县级储备稻谷3100吨,储备油200吨。乡村振兴有序推进。完成8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完成908户农村厕所新建(改造),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2.5%,农膜回收率达86.07%。累计完成污水治理管控行政村106个,污水治理管控率达49.53%,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07%,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正常运行率提升到98.69%,30户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率提升到96%。城镇品质明显提升。完成江滨路(江东)二期休闲步道建设,建卫路、职中进场道路顺利通车,燃气管道、排水防涝、人行天桥等项目有序推进。新老城区供水管网实现互联互通,推进棚户区改造150套,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92户、便民充电桩58座、燃气管网改造10千米,新增社会公用停车位205个。房地产开发项目11个,完成房屋交易7.11万平方米,保交楼交付362套。“口袋”公园、民族体育中心、交通转盘地标雕塑等设施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区功能、城区品质稳步提升。
(六)倾心倾力办实事、增福祉,民生事业可及可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2024年民生资金投入占比达73.97%,同比增长9.13%。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城乡就业困难人员13184人,培育认定帮扶车间58家,累计吸纳劳动力3746人;完成县级“人社+村居”便民服务站试点建设3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站建设20个和村级便民服务站建设223个,实现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全覆盖,切实解决群众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县实现劳务就业16.09万人,就业率83.5%。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抢抓省内外“组团式”帮扶机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城关五小建成投入使用,县一幼通过省级三类示范幼儿园首次评估,县三幼正式评定为州级示范幼儿园。2024年中考全县总分700分以上98人,较2023年增加66人;全县高考上线率为65.31%、首次突破千人大关,高考本科进出口完成率为192.5%、排名全州第一;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42%。医疗水平持续改善。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三年跃升行动,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充分发挥驻从32名帮扶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培养了一大批本土专业技术人才。县中医医院洛贯新院区顺利开诊,全面建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创新应用新技术24项,县内就诊97.34万人次,同比上升7.22%,利用新技术同比提升87.5%,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社会保障提标扩面。累计发放社会保险待遇3.3亿元,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5亿元,发放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救助粮28.68万斤,落实特殊人群医疗保险参保资助15.44万人1897.55万元。完成“儿童之家”项目15个,标准化养老机构提质改造项目有序推进,县城区域内殡葬治丧率达100%。完成县级十件民生实事27项,剩余的县人民医院分院(儿童医院)等5项民生实事正克服困难、加快推进,力争2025年上半年全部完成。
(七)慎始如终防风险、守底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全县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火灾、交通事故起数分别下降8.33%和22.03%。完成50户以上木质连片村寨“电改”10133户,“水改”项目10个,建成常高压给水管网村寨131个,水池1381个,升级村级应急救援服务站96个。完成危桥改造10座,建设安防工程34条102.45公里。有效应对极端灾害天气,防灾减灾救灾工作2次得到国家应急管理部表扬。生态环境优势不断厚植。认真抓好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累计清运处理垃圾57363吨,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038.43万元,新增绿化面积154.28亩。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县城、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辖区主要河流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未发生较大以上环境污染事故。松材线虫疫区县如期摘帽。债务金融风险总体可控。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约束力,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坚决遏制债务增量,全面清查债务底数,盘活存量资金资产,多管齐下、分类施策推进债务化解工作,妥善化解债务存量,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围绕平安从江建设目标,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17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