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院长学习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通过深入学习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我深刻认识到其对于检察事业发展的重大指导意义,也深感自身肩负的责任之重大。作为XX市人民检察院的一员,我将以报告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岗位,带领全体检察人员,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法治XX建设贡献检察力量。下面,结合我院工作实际,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深学细悟,领会报告精髓要义
政府工作报告是国家发展的行动指南,其中涉及法治建设、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内容,与检察工作紧密相连。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报告的核心思想和精神实质,将其转化为推动检察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领悟法治建设成就,坚定检察发展信心
过去一年,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立法工作稳步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政府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显著提升;司法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司法责任制全面落实,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一是立法保障坚实有力。从市场经济领域到民生保障范畴,一部部法律的修订与出台,如《民法典》的不断完善细化,为各类民事关系提供了明确准则;《环境保护法》的持续修订,为守护绿水青山提供了有力武器。这些立法成果为检察工作提供了更完善的法律依据,让我们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们要深入学习新法律法规,准确把握法律精神,不断提升法律监督能力,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二是依法行政成效显著。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规范行政行为,让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从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为企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到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确保执法公正、规范、文明,每一项举措都体现了依法行政的理念。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要积极履行监督职责,加强对行政机关执法活动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是司法改革成果丰硕。司法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让司法更加公正、高效、权威。司法责任制的全面落实,让法官、检察官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确保了司法裁判的公正性;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提高了庭审质量和效率,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们要积极适应司法改革要求,不断完善检察工作机制,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把握经济发展脉搏,找准检察服务定位
报告中对过去一年经济发展的总结以及对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为我们检察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刻理解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一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的立身之本。我们要加大对侵害实体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惩治合同诈骗、非法经营等犯罪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对企业的法律服务,开展法治宣传进企业活动,帮助企业增强法律意识,防范法律风险。积极办理涉企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二是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加大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积极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建设,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保护合力。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法治教育,引导他们依法开展科研活动,保护自身知识产权。三是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职务犯罪、工程建设领域犯罪的预防和打击,确保项目建设依法依规进行。积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步预防工作,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为项目招投标提供廉洁保障。加强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聚焦民生保障关切,践行检察为民宗旨
政府工作报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民生保障工作高度重视。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是加强民生领域法律监督。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民生领域,加强法律监督。依法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强对医疗卫生领域的监督,依法惩治非法行医、骗取医保基金等犯罪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关注教育就业领域的公平正义,依法打击就业歧视、侵害学生权益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和劳动就业权。二是深化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要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依法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支持体系,加强与教育、民政、妇联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三是做好司法救助工作。司法救助是检察机关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加大对因案致贫、因案返困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司法救助力度,做到应救尽救。建立健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加强与民政、残联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救助合力,帮助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解决生活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司法的温暖。
二、履职尽责,强化法律监督职能
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核心职责。我们要紧紧围绕检察主责主业,以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为指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法律监督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一)做优刑事检察,维护社会稳定
刑事检察是检察机关的传统业务,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防线。我们要以提升办案质量为核心,加强刑事检察工作,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对危害国家安全、暴力恐怖、黑恶势力等严重刑事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从严从快打击,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强与公安机关、法院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重大案件提前介入、联合督办等工作机制,形成打击合力。注重案件办理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二是加强刑事诉讼监督。强化对刑事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坚决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量刑畸轻畸重等问题。加强对侦查活动的监督,依法纠正非法取证、违法采取强制措施等违法行为;加强对审判活动的监督,依法提出抗诉,维护司法公正;加强对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依法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等问题,维护刑罚执行的严肃性。三是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重大改革,对于节约司法资源、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加强与公安机关、法院、司法行政机关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工作机制,提高适用率和量刑建议精准度。注重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加强释法说理工作,确保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真实性。
(二)做强民事检察,促进社会公平
民事检察是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我们要以精准监督为导向,加强民事检察工作,依法办理各类民事申诉案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一是加强对生效民事裁判的监督。聚焦民事审判活动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对生效民事裁判的监督。对确有错误的生效民事判决、裁定,依法提出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维护司法公正。加强对虚假诉讼的监督,依法打击通过虚构事实、伪造证据等手段骗取法院裁判的行为,维护司法秩序和当事人合法权益。二是强化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民事执行是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加强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依法纠正违法执行、消极执行等问题,推动解决“执行难”问题。加强对执行行为的监督,对违法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为,依法提出检察建议;加强对执行结果的监督,对执行错误的案件,依法督促纠正,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三是开展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对于弱势群体因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自身缺乏诉讼能力的,检察机关要依法开展支持起诉工作。加强与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支持起诉工作机制,拓宽案件来源渠道。注重对支持起诉案件的跟踪指导,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处理,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三)做实行政检察,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行政检察是检察机关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以服务大局为目标,加强行政检察工作,依法履行监督职责,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加强对行政诉讼活动的监督。强化对行政诉讼立案、审判、执行等环节的监督,依法纠正行政诉讼中的违法问题。对行政诉讼中存在的有案不立、拖延审理、裁判不公等问题,依法提出抗诉或检察建议,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加强对行政非诉执行的监督,对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依法进行审查,纠正违法执行行为,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二是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是行政检察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通过释法说理、促成和解、公开听证等方式,推动解决行政争议背后的实质问题,促进案结事了政和。加强与行政机关、法院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检察机关要积极探索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方式,加强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监督。通过制发检察建议、开展专项监督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纠正违法行政行为,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对违法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依法提出检察建议,促进依法行政。
(四)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守护公共利益
公益诉讼检察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以拓展领域、提升质效为重点,加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加大传统领域公益诉讼力度。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传统领域,持续加大公益诉讼工作力度。依法办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推动解决损害公益的突出问题。加强与行政机关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二是积极探索新领域公益诉讼。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益诉讼的领域不断拓展。我们要积极探索安全生产、个人信息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新领域的公益诉讼工作,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加强对新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的研究,准确把握法律适用和案件办理要点,提升办案质量和效果。三是加强公益诉讼宣传工作。公益诉讼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我们要加强公益诉讼宣传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公益诉讼的职能、意义和工作成果,提高社会公众对公益诉讼的认知度和参与度。畅通公益诉讼线索举报渠道,鼓励群众积极举报损害公益的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公益保护的良好氛围。
三、改革创新,提升检察工作质效
改革创新是推动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17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