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副局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司法局副局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在全国“两会”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司法行政系统的一员,我们肩负着法治建设的重要使命,更应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下面,我结合学习感悟和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深化思想认识,领悟精神实质
    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把握时代脉搏、找准工作方向的关键所在。这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准确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更关系到司法行政工作在新时代能否取得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稳政治方向。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在司法行政工作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们的根本原则。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时,时刻以党的政策方针为指引,确保司法行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要加强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法治建设、法律服务、执法监督等各个环节,确保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领导,让党的旗帜在司法行政领域高高飘扬。二是学深悟透理论内涵,提升政治素养。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持续深入学习,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增强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司法行政工作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稳步推进。三是增强政治敏锐性,严守政治纪律。司法行政工作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我们要时刻关注国内外政治形势和社会动态,准确把握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对可能影响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问题,要及时发现、提前预警、妥善处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令行禁止,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工作纪律,不做有损党和政府形象的事,不说不利于团结稳定的话,以实际行动维护司法行政队伍的良好形象。
    (二)把握发展大局,明确责任担当。一是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提供法治保障。经济发展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司法行政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创新成果保驾护航。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权行为,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提供法律咨询和政策支持,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依法打击不正当竞争、合同诈骗等违法行为,为经济发展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二是助力区域协同发展,促进资源共享。区域协同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司法行政工作要积极参与其中。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加强与其他地区司法行政部门的协作交流,实现法治资源共享、执法协同。建立跨区域的司法协助机制,共同处理跨区域的法律事务,提高司法效率。在对口帮扶工作中,发挥司法行政优势,为受援地区提供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服务,助力受援地区提升法治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三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稳定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公平正义是司法行政工作的生命线。我们要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为经济困难群众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加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执法监督,确保司法行政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关注民生需求,践行司法为民。一是加强公共法律服务,满足群众需求。公共法律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不断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投入,完善服务网络,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丰富服务内容,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一站式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法律需求。创新服务方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开展线上法律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和便捷性。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让群众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二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增强群众获得感。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着力解决群众在司法行政领域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在法律援助方面,简化申请程序,扩大援助范围,让更多困难群众能够获得法律援助。在公证服务方面,优化办证流程,缩短办证时间,提高办证效率。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是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法治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持续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宣传方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生动有趣的法治宣传作品,提高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强对青少年、农村群众、企业职工等重点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将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通过典型案例宣传,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营造良好的法治社会氛围。
    二、聚焦主责主业,推进法治建设
    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职责。我们要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主责主业,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
    (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一是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夯实法治基础。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石。我们要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使政府立法更好地体现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完善立法程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增强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加强合法性审查,确保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建立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及时清理与法律法规相抵触、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规范性文件,维护法制统一。二是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行政决策是政府管理的核心环节,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是提高决策质量的关键。我们要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行政决策,必须经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加强决策合法性审查,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的作用,确保决策合法合规。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决策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对决策失误的,依法追究责任,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三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行政执法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环节,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是规范执法行为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建设,完善监督方式,创新监督手段,实现对行政执法活动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执法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执法行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确保行政执法公开透明、合法规范。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规范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司法公正高效。一是完善司法责任制,明确权责边界。司法责任制是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完善司法责任制是促进司法公正高效的重要保障。我们要明确司法机关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司法人员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到权责统一。加强对司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司法责任追究制度,对司法人员在司法活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完善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提高司法人员的职业尊荣感,确保司法人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二是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司法效率。司法资源配置的优化是提高司法效率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根据案件数量和类型,合理调配司法资源,确保司法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对简单案件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提高审判效率。加强司法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司法办案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司法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完善司法机关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加强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环节的衔接,提高司法效率。三是加强司法人权保障,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司法人权保障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体现,加强司法人权保障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严格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加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等的权利保障,依法保障他们的辩护权、申诉权、控告权等诉讼权利。加强对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建立健全被害人救助制度,及时对被害人进行救助,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建立未成年人司法特殊制度,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
(三)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一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培育法治精神。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建设的灵魂,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培育法治精神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开展法治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创作优秀的法治文化作品,通过文学、艺术、影视等形式,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如法治文艺演出、法治知识竞赛、法治演讲比赛等,提高群众参与法治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依法治理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是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推进基层自治组织依法履职,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强行业依法治理,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加强行业自律。加强社会矛盾纠纷依法化解,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高纠纷解决的法治化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法治宣传教育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是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各部门、各单位履行普法职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普法格局。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17616.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