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春季校园食品安全培训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2025年春季校园食品安全培训会,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关乎全县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乎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校园食品安全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丝毫不能放松。在此,我谨代表县教育局,向辛勤工作在校园食品安全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培训,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为守护校园食品安全贡献更大的力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升站位,深刻认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校园餐供给和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事关广大师生生命健康安全、事关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事关教育系统和全省的安全稳定大局,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做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四个最严”的要求,为我们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2025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化对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政治性把握。要充分认识到,校园食品安全不仅是一个民生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近年来,我们始终高度重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管理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比如,部分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一些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操作不规范;个别学校在食材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存在风险隐患;还有一些学校周边存在着食品安全问题,给师生的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聚焦重点,守护安全,全力抓好校园食品安全各项工作
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涉及面广,环节众多,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管理,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一)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校园食品安全的质量。我们要高度重视业务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常态化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知识、操作技能、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要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采用集中授课、现场指导、案例分析、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考核评估,确保从业人员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做到学以致用。
(二)规范餐费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合理使用。餐费管理是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学校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规范餐费收取、使用和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合理使用。要建立健全餐费管理制度,明确餐费标准、收取方式、使用范围和报销流程等,加强对餐费收支的监管,做到账目清晰、公开透明。要合理制定食谱,确保饭菜质量和营养搭配,杜绝浪费现象。要加强对食堂成本核算和控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供餐管理,保障饭菜质量和供应。供餐管理是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核心环节。各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供餐方式,加强对供餐单位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饭菜质量和供应。如果是学校自营食堂,要加强食堂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维护,改善就餐环境,提高服务水平。要严格执行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如果是引入社会餐饮企业承包经营食堂,要严格按照招标程序,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企业,并签订规范的承包合同和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加强对承包企业的日常监管,定期对其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不符合要求的承包企业,要依法依规终止合同。如果是实行校外供餐,要选择具备集体用餐配送资质的供餐单位,并综合评估供餐能力、运输距离、配送时间等因素,确保餐食能够及时、安全送达。要建立完善餐食交接验收制度,指定专人对配送餐食进行验收,严格检查餐食的质量、数量、包装等,确保符合要求。要做好餐食留样工作,以备查验。
(四)强化卫生管理,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是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关键。各学校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的全程监管,确保食品卫生安全。要严格执行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从正规渠道采购食品及原料,确保食材质量安全。要加强对食品储存的管理,分类存放,防止交叉污染。要严格遵守食品加工操作规范,做到生熟分开、烧熟煮透,避免食品受到污染。要加强对餐饮具清洗消毒的管理,确保餐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17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