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交流发言:驻村帮扶需下足“慢功夫”
“农,天下之大本也。”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而驻村帮扶则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全国两会也强调了乡村振兴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为驻村帮扶工作指明了方向。“十四五”规划更是明确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行动纲领。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绝非一蹴而就,必须下足“慢功夫”。这就如同“十年磨一剑”,需要我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持之以恒地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乡村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一、产业发展:“慢火细炖”育特色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在驻村帮扶过程中,我发现,许多乡村在产业发展上急于求成,盲目跟风,导致资源浪费,产业发展不持久。例如,有的乡村看到其他地方发展特色种植取得成功,便不顾自身实际,盲目引进相同的种植项目,结果由于土壤、气候等条件不适宜,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收益,反而给村民带来了损失。因此,发展乡村产业,不能急功近利,必须下足“慢功夫”,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充分挖掘乡村的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比如,我们村有丰富的山林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我们决定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为了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我们花了大量时间进行规划和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开发了多条徒步路线,举办了多场以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同时,我们还积极引导村民发展林下养殖和种植,如养殖土鸡、种植中药材等。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村的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吸引了大量游客,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培育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通过举办培训班、技术讲座等方式,提高村民的种植养殖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二、生态建设:“润物无声”护青山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宝贵财富。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下足“慢功夫”,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让乡村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乡村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比如,有的乡村为了发展工业,引进了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虽然在短期内增加了经济收入,但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我们村在生态建设方面,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长期规划和持续投入。我们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整治河道,清理垃圾,确保水源清洁。为了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我们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等方式,广泛宣传环保知识,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我们也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发展绿色产业。比如,我们在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17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