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在重温“五·三”重要讲话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体系与精髓要义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法大,每一位法大人都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到访感到无比自豪,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也被每一位法大人所铭记。要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重要讲话并以此为指导,必须准确把握好这篇讲话所表达的重要精神,尤其是要将其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相结合,在重温“五·三”重要讲话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体系与精髓要义,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为此,本文从“五·三”讲话的时间、背景入手,对内容进行分析,并分享对内容的理解。
一、习近平总书记“五·三”讲话的背景
据求是网整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国内高校一共有18所,按到访时间排序分别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年7月17日)、中南大学(2013年11月4日)、北京大学(2014年5月4日、2018年5月2日)、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9月9日)、澳门大学横琴校区(2014年12月20日)、中国科技大学(2016年4月26日)、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5月3日)、暨南大学(2018年10月24日)、南开大学(2019年1月17日)、内蒙古大学(2019年7月16日)、云南师范大学(2020年1月20日)、军事医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医学院(2020年3月2日)、西安交通大学(2020年4月22日)、湖南大学(2020年9月17日)、闽江学院(2021年3月25日)、清华大学(2021年4月19日)、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2022年4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4月25日)。
从求是网的整理来看,本文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国内的高校一般有如下缘由:
第一,表达对青年一代和教育工作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任何一所高校时都表达了对青年一代的关心、期望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习惯在五四青年节前夕考察高校,其中两次到北京大学考察,一次在五四青年节当天,另外一次是在五四青年节前夕,这两次考察时的讲话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和高等教育工作的关心,而2014年在北京大学的讲话更是收录进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这是目前已出版的四卷该系列书籍中收录的唯一一篇总书记考察高校时发表的讲话。
第二,作为地方考察调研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澳门大学、湖南大学、闽江学院的行程都可以认为是在这种背景下的安排,因为考察这些高校的安排都是在调研当地的行程之中。这种安排既能更全面地了解地方形势和工作,也能更好地了解接触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群体。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福州时选择了他曾经担任过名誉校长的闽江学院。
第三,与重大事件相关联,表达对相关人士的敬意。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前夕考察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在新冠疫苗研发取得重要成果之时到访军事医学院的行程都有这种考量。
那么,如何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来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五·三”讲话呢?本文认为,可以从上述的第一点和第三点进行解读,同时还必须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推进过程来理解。
首先是时间上的背景。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在五四青年节前一天来法大考察,体现的就是对青年的关心。而更关键的在于2017年是中共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全国代表大会作报告,而依法治国向来是十五大之后历次党代会的重点。如何总结依法治国方面前五年的工作,并且布局后五年的工作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法大的师生们能够为此贡献力量,同时也对法学学术群体表达慰问和尊重。
另外则是行程上的安排。根据当天新闻联播的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法大是当天唯一的公开行程,说明这一行程是单独安排的,有别于将考察高校作为地方调研的一部分这种常规做法,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察中国政法大学的高度重视。
最后则是,本文认为此次考察从内容上来说,可以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一个工作环节上的部署,这是“五·三”讲话不同于总书记在其它高校讲话的最重要的区别,这也是其他高校没有的殊荣。
二、“五·三”讲话的内容分析
本文认为,总书记的“五·三”讲话有两个主题:一是聚焦于青年成长成才,二是聚焦于法治建设和法治人才培养。前者面向广大青年,后者面向法学学术工作者。正是因为后者,总书记才会专门来到法大考察。这两个主题统一于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培养人才的需要:培养法治人才,离不开法学家们的教诲,也同样离不开青年人自身的努力奋斗。同样地,我们建设法治国家,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因此无论是学生或是学者,无论以后是做学术研究还是参加工作,都必须要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拥护党的领导,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
而从具体内容入手,本文在青年成长成才这一主题下概括出六个细化的要求:
第一,树立与时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总书记十分重视“理想信念”这个概念,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了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的重要性,彼时他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诚然,并不是每一位法大学子都是共产党员,因而对青年的期待和要求和对党员的期待和要求侧重点必然有所不同。“五·三”讲话的要求更多地是希望广大青年能够与这个时代同心同向,即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而奋斗,这二者是并行不悖的,只是要求的层次不尽相同。对于向往党组织的同学和学生党员来说,无疑必须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第二,学习好焦裕禄精神,不忘初心跟党走。这是总书记和法大民商1502班学生共同参加团课时谈到的,总书记非常注重用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教育广大党员,焦裕禄的先进事迹他非常喜欢引用。在2015年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总书记就号召大家“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在他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自己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时也勉励自己和大家向焦裕禄学习,在谈到家教家风问题时也要求领导干部向焦裕禄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焦裕禄的先进事迹很多,能解读出的精神也很多,总书记在与同学们交流时则是指出其本质在于跟党走。正因为焦裕禄认真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因为他有马克思主义信仰,所以他能够不畏艰险治理兰考的风沙、服务百姓,并且他这样做也并不是为了做大官,也不是为了给子女留下什么东西,纯粹是出于理想信念的驱动。
同样地,总书记引用的“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也体现了这个精神内核。对于我们青年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只有做了大官才有机会做大事,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人民群众所关心的一茶一饭,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对群众来说都是大事,群众的大事,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更是天大的事,能为群众解决好实际问题,就是做大事。法大的毕业生中有许多人选择扎根基层,一些政管学院的校友更是担任了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这些做法正是在践行这一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珍惜韶华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17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