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审计局党组副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全国两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关键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工作,科学部署了今年目标任务,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市审计局党组副书记,通过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结合全市审计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把握时代脉搏,深刻领会全国两会精神实质,切实增强审计工作使命感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我国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生态环保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同时也对今年工作作出了系统安排,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这些都为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广阔舞台。审计机关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经济秩序、保障经济安全、促进廉政建设、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职责。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时代赋予审计工作新使命,新征程呼唤审计工作新作为。只有准确把握全国两会精神实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具体到我市审计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揭示问题、防范风险、促进改革,以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主责主业,紧扣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精准发力开展审计监督
(一)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政府工作报告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审计机关要围绕这些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跟踪审计,确保政策落地生根、发挥实效。重点关注重大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驱动、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例如,在重大项目建设审计中,要对项目审批、招投标、资金使用、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揭示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违规操作、资金浪费、进度滞后等问题,推动项目顺利实施,提高投资效益;在产业结构调整审计中,关注政府对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优化营商环境审计中,聚焦政府部门在行政审批、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查找影响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政府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二)围绕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强化财政审计。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审计机关要以促进财政资金合理配置、高效使用为目标,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决算草案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监督。一方面,要关注财政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审查预算安排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否存在预算编制不细化、不准确等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财政资金支出的审计,重点检查财政资金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是否存在截留、挪用、浪费等现象,对专项资金进行跟踪审计,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关注财政存量资金情况,督促财政部门盘活闲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财政审计,促进财政部门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政收支行为,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三)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民生领域审计。政府工作报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提出了一系列民生实事和惠民政策。审计机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对民生领域的审计力度,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聚焦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重点民生领域,开展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例如,在教育审计中,关注教育经费投入、分配和使用情况,审查学校收费是否规范,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均衡,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提升;在医疗审计中,重点检查医保基金使用情况,揭露骗取医保基金、违规收费等问题,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权益;在社会保障审计中,关注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运营情况,以及社会救助、保障性住房等政策落实情况,确保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通过民生领域审计,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四)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资源环境审计。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审计机关要充分发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监督作用,加强对资源环境的审计监督。重点关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执行、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等情况。例如,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进行评价,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履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在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执行审计中,检查政府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政策的落实情况,揭示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对生态修复工程进行审计,关注工程建设质量、资金使用效益等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18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