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长XX教授在新学期中层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全体中干:
今天,我们按惯例、按计划召开每学期的“上班第一会”,不变的是大家对收心与归位、总结与部署、管理与执行的会议共识,变化与期待的是新学期、新年度、新阶段的目标与任务、信心与希望、实效与成果。今天,有11名中干均因要参加海外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将分两批返校。我们本周一召开的班子会议,充分理解并一致支持大家。此刻,他们正在线上参会,也是我们这个团队凝聚力与人性化、执行力与规范化、战斗力与数字化的生动体现,用一个流行词,叫“具象化”。下面,我主要从假期工作回顾、我们面临的环境形势分析、2025年度工作要点与新学期工作重点部署等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假期工作回顾
我看了工作总结表,19个职能部门都总结很认真、放假不断档、工作有成效、计划接地气,对大家的担当与实干、作为与实效表示肯定与感谢。
第一,取得了七方面15项典型实绩。一是产教融合方面。“中新国际贸易与供应链产业学院”获批X市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立项;京东校内实训第一期“京东物流云客服”项目顺利完成,共计62人与京东签订实习协议,54人顺利完成实习,最终进入京东就业10人;已完成产教融合评价指标的确定,并在校内开展评价工作、指数分析平台框架搭建和可视化模型构建。二是专业建设方面。新增获批与X财经职业学院合作“金融科技--金融科技应用”专本贯通试点项目。三是获得的市级及以上奖项荣誉。X市教育委员会体育与健康、校园足球优秀课例暨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典型案例二等奖2项,物流与供应链系获评市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典型案例,2024年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X市赛三等奖1项,团委提交的调研材料获得团中央感谢信。四是品牌塑造方面。《X财经学院:“三坚持”赋能大学生就业》被市委机关刊物《当代党员》采用并刊发(2025年第4期)。五是……。六是后勤保障方面。完成消防隐患问题整改;完成产业园校区工业用电改民用电工作,预计每年可节省成本约20万元;完成主校区环湖路景观改造,打造成四时可赏花品果的园林式校园景观。七是基本建设方面。经多方努力,X区政府表态支持二期、三期需求用地。同时也明确表示支持科研平台和产学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申报、产教融合示范园区打造、校企合作平台搭建、“一院一镇街”行动等事项。
第二,19个职能部门假期的工作均持续、有序、有力地推进。这里提一下重点。比如:党政办公室统筹完成市教委“一表通”智能报表电子台账;党群工作部完成困难教职工慰问;党委宣传部发布我们首期原创视频栏目《X》,并及时进行相关宣传;组织人事部持续推进人才引进及外聘固化工作,形成《X财经学院教职工荣誉体系实施办法(试行)》初稿;教务处扎实持续推进教学准入、教师培训、教师竞赛、学科竞赛、教材建设和市级教学成果奖申报等工作;学生处组织完成19个区县85户线下家访工作,做好54名参加校内实训项目延迟离校学生的安全管理(公共管理学院全权安排和负责);团委组织开展了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处组织开展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论证会和专家教授指导会,完成了X市教委2025年度人文社科项目推荐遴选;招生就业处开展专题讲座、线上AI就业技能培训、线上双选会等工作,参与同学超过3000人次;信息化办公室完成大数据平台数据标准、数据代码表的制定与数据唯一来源部门确定;国际合作交流处组织选派32名教师和4名学生赴国(境)外开展学历提升及实习交流活动;教育商学院开展培创赋能就业,参与学生212人,对接企业拓展就业岗位3个;图书馆完成了学校2024年大事记编撰;产业办公室调研拟订产业园二期运营的初步方案;评建办公室统筹推进2024年X市专业监测评价工作;财务处……;保卫处完成寒假值班值守,确保了留校师生的安全稳定和寒假校园安全;后勤保障处集中整改大项5项,完成自整改21项;基建处跟进行政楼阳台改造项目现场施工,激活了校园部分“灰空间”。
第三,开学各项准备工作统筹推进、落地见效。学校安稳办统筹相关部门形成了学校开学工作实施方案,主要涉及安稳办成员单位,我看了目前的完成与推进情况值得肯定,以新的面貌迎接师生返校。
第四,19个职能部门的开学工作计划有重点、重细节、见常态、明职责、求长效。正如本周一的领导班子务虚会上,黄燕理事长强调的“常规工作不常规”,做好常规工作是办好学校的基础保障,大家要高度重视常规管理目标,确保各项任务全面落地达成。在此,我不再赘述各部门的工作计划内容,请大家有序、有力、有效地推进。
二、我们面临的环境形势
首先,要抛出今年春节期间的几大爆热话题。先是DeepSeek,然后春晚扭秧歌的机器人,接着是电影《哪吒》,三位领头人被网友戏称为“创造东方神话的‘土鳖’”,看是横空出世,实则热爱驱动、厚积薄发、创新突破的成果。我们在见证被称为改变国运的时代事件和历史时刻的同时,更要从中获得启示与动力,因地制宜地实现自我成长,创新性开展工作,凝心聚力、集思广益,与学校共生共赢共发展。
在周一的班子务虚会上,我分析研判了国家经济发展、人口及生源数量质量走势、知识贬值与能力为王的现实、互联网发展及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等形势,大家从行政早会简报中也看到了。2月19日下午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全体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院长基本都参加了,X主任讲话的第二方面就是提出“识变应变抓机遇”,指出“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强调。X副书记也强调要“充分肯定成绩,客观看待问题”。在此,我提出要“走好三条路”的意见。
一是要充分认识学校事业改革发展迎来的重大机遇——合格评估是必经之路。国家战略落地布局,市委市政府重视空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1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X也对标出台了《X市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规划(2024-2035)》和八大行动方案,构建起“158N”体系构架。刚才,崔中山副校长对市委及市教委相关部署安排进行了传达学习,我们还将组织系统学习,对标抢抓政策发展机遇和拐点。再说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不得不提到合格评估。正如张书记所言“不可错失良机”。2月17日任正非在“史上最高规格”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C位脱稿发言,直击人心、胸怀大义、情真意切、字字如金,几度哽咽,特别是那句“我们没有退路”也正是我们当前的必经之路。
二是要充分认识市场及岗位需求对学校内涵式、特色化、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更大挑战——产教融合是必然之路。战略需求升级,要求向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主动贴近。人口红利稀释,倒逼教育体系从数量向质量重大转变。技术创新牵引,推动教育形态由传统模式向数字化迭代升级。正如我在务虚会上强调的两点,大家要统一发展认识与办学共识:一是明确就业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优先工作;二是“再审视”应用型办学方向及思路。我们确实唯有超前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由此,产教融合必须迭代深化,以变求强、不变应变,才有出路。再次强调,大家务必要深化认识课程课堂是真正改革创新的地方,强化基于产业、企业、职业教育的知识运用与能力培养为主,深度关联考核、职称、晋升等制度设计,充分调动教师主动参与的内驱力,大胆探索人才培养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18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