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优化调研报告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优化调研报告
    党的XX大报告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入21世纪以来,城乡流动持续加速,导致乡村人口流失严重、乡村社会内生秩序失灵、村民参与治理积极性不足、乡村文化失语等问题,给乡村治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随着城乡关系不断变革,如何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以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已然成为当下必须直面的问题。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导向下,传统的地域治理机制已经难以满足快速流动的社会需求。
    一、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优化的本质要求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已从政策话语层面过渡到基层治理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党建引领的根本作用是政治统合能力的有效发挥,要求以基层党组织为依托,聚焦于城乡之间的高流动性,统筹协调城乡之间劳动、资源、资金等要素的配置,组织号召多方力量,打造“数字党建”,汇聚乡村治理的潜力、动力、能力、合力,以“四力并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一)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释放乡村治理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城乡发展失衡造成乡村人口与土地等资源大量流出乡村,并由此造成乡村治理无主体、无内生动力等困境,严重阻滞乡村治理效能提升。城乡发展失衡与乡村要素单向聚集存在紧密关联,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是化解问题的重要突破点。依靠基层党组织建立起城乡要素循环的长效双赢机制是农村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优化的必然要求。通过城乡要素高效循环,能不断实现企业经营与村庄治理的深度融合,在城乡融合的社会结构中实现统筹谋划及其整体性治理,进而真正释放乡村治理的内在潜力。在具体实践中,山东省大王镇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全域统筹谋划,推动各类资金、资源向乡村聚集,投资实施黄三角蔬菜种业基地等13个产业项目,激活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活力。由此可见,城乡发展效益均衡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基层党组织的资源整合、协调以及配置功能。
    (二)激活流动村民主体意识,增强乡村治理动力
    在现代化、城镇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完成了“乡土”向“后乡土”的转型,后乡土中国的基层社会具有极高的流动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仍旧是人口流入地,而乡村面临着人口大量外流的困境,乡村治理的主体无疑是严重缺失的。同时,“流动村民”这一群体难以在城市满足其政治参与的需求,只有在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才能获取到政治上的民主权利,但目前大多数村民仍享受不到“完全”的民主权利。为此,“流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成为解决乡村治理主体缺失和政治需求无法满足两大问题的关键所在。流动村民归位不仅能够化解乡村治理人才匮乏的困境,而且能够带动资金、理念、人才等要素的回流。因此,基层党组织需要利用好城市回流资源筑牢村民回流的产业基础,唤醒流动村民的乡愁记忆,激活其主体意识,有序有效引导群众参与治理,进而增强乡村“自治”活力。
    (三)发挥数字技术实践作用,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治理路径。同时,随着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成为乡村治理模式的另一创新探索。数字技术作为一种“脱域式”技术,能够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为流动村民打造新的时空,有效解决乡村人口外流引起脱域所导致的治理困境。但是,“数字赋能”与“党建引领”并非两种独立的治理模式,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即数字党建赋能乡村治理,能够焕发出双重赋能效应。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要发挥统领全局的整合作用,在实现资源整合的同时协助村级组织完成治理平台的数字化升级,为多元共治格局搭建好基础平台与内部结构,依靠数字技术理顺纵向治理的复杂关系并打通横向治理的阻滞,真正实现多元主体的共建共治共享。
    (四)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实现乡村治理合力
    依靠基层党建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实现乡村治理合力,意味着需要以良好的外部氛围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从而有力夯实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基,真正传递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正能量。现代化进程中的权力多元化,赋予了市场经济主体和社会主体更多的自由,呈现出政治权威逐渐“放权”的局面。城乡融合发展则强调治理重心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但农村基层组织基础不牢,权威领导和介入渠道缺乏,乡村内部发展受限,在复杂的利益关系和不同的观念影响下,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进一步受到了抑制。因此,将乡村中的不同个体及各种社会组织有效运行起来对于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而言尤为重要。需要着力将党建工作贯穿于社会组织建立与发展的全过程,培育更多的公益性、服务性社会组织,建立健全便于城市社会组织服务乡村的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以治理主体的公共利益为共治的价值导向,不断调适基层党组织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引导多元主体有序参与治理,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乡村治理新格局。
    二、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优化的可行路径
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具有高流动性的特点。因此,要求基层党组织紧扣“流动性”这一关键词,把握城乡资源、流动村民、数字技术、参与机制这四要素的关联互动关系,通过内部党员队伍优化和外部城乡资源整合双向赋能,搭建流动党支部链接城乡要素资源,丰富乡村治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19239.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