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的七年知青岁月解读
张立
各位领导大家好,我们今天一起来聊聊***的知青故事。当然,我这个年龄是未曾经历过那段特殊的时期,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是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中,有着比他们更加广阔的展示平台和成长空间,但我们所在的时代同样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时代,我们也经历着工作、婚姻、生活等现实问题的考验,所以回顾***的知青岁月,能够打开另外一扇关于人生、关于理想的范本。习总书记这一代人的上山下乡早已成为“过去的故事”,但他们所展现的那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却是历久弥新、久而弥坚的。
今天,总书记带领我们这个百年大党进行着新的伟大斗争,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让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走上世界舞台大放光彩,那么作为总书记的***,他的治国理政思想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他在陕北的七年知青生活有什么联系? 他在七年知青生活中有哪些突出表现,这七年的生活又给***带来了什么?这些问题我们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我们先来看总书记怎么说 【视频:总书记亲自讲知青故事:知青下乡对他人生的意义】
一、关于这本书!
(一)这是一本什么书?
这本书是中央党校组织的系列采访汇编,通过29位受访者讲述自己当年亲身经历的往事,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总书记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陕北黄土高原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这是他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人生第一站,是他读懂人生、读懂人民、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起点。这部书受到了广泛的社会欢迎,目前发行已超过300万册,那么这本书可以说有三个时代意义:
1. 它是《***谈治国理政》一书的姊妹篇,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毫无疑问是学在前列、用在前列,只有这样才能走在前列,换句话说就是早学早受益、深学深受益、长学长受益。《***谈治国理政》一书是告诉世人,我们党和国家领袖是如何治国理政的;而这本书则是告诉世人,党和国家的领袖是如何从基层一步步历练而成、脱颖而出的。这两部书共同见证了***成为党中央领导核心、人民爱戴的领袖,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 它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也是国际社会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珍贵历史资料。全书讲述了习总书记在人生最低谷,且前景未知的境况下“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总书记在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展示了青年***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3. 它是世人深入理解习总书记,成为党中央核心和全党核心的深厚历史逻辑、实践基础和人民意愿的说明书。这本书能够让读者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故事,来深刻地感受***是在浓郁的革命氛围、艰难环境和曲折经历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是在长期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是在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全书所要突出的关键就是习总书记在党内的核心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二)这本书为什么受到欢迎?
那么这本书发行之后受到了全国人民热捧和欢迎呢,其中的关键原因我想应该有以下两点:
(一)这部书受欢迎,源于人民领袖成长的独特魅力。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也知道,街边的老头、小区闲散的大爷,抽根烟、喝口茶,树荫下躺躺,最爱聊的话题就是一些党史、军史,领导人的消息、趣闻等等,有的分析的头头是道,丝毫不亚于中央电视台的评论员,跟他们聊天,最容易切入的共同话题就是这些。那么人们关注领袖,就是希望走近领袖、了解领袖,那么这种对领袖的关注,实质就上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共和国前途命运的关注,但是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真要读懂领袖,则需要运用宏观的视野和阅读更多的信史,在了解中华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过程中找到对美好生活的方向与引领。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习总书记是中南海工作,外出则是安保到位,前呼后拥,总觉得和我们老百姓的生活离得太远,但是《***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是把***拉回到一个普通青年来给读者看,书中记录了人民领袖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的成长经历,给读者描绘了一位深深扎根于农村、扎根于农民的朴实青年,一位胸怀理想、执着追求的壮志青年,一位忧民之苦、感时之艰的大爱青年,
没经历过知青时代的人在读了这个书之后会想:如果我有这个机会做知青,我该怎样坚持下来?那经历过这个时代,或者对这个时代有了解的人,在读了这个书之后会想:为什么***为什么能做到这么优秀呢?总之啊,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考,但是这种思考必然会带着一种历史的代入感和个人自我成长历程的反思。【视频:总书记亲自讲知青故事:知青下乡背景】
很多人读了这本书之后表示:
“想不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领袖有着这样让人震撼的成长经历,深受感动。”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正是这些苦难的经历,才铸就习总书记坚韧不拔、卓尔不群的领袖魅力。”
“翻读这部书,在回望历史中,我深切感受了青年***成长的艰辛与不易,遥不可及的大国领袖一下子变得亲切具体、可触可感了。”
“这本书中能找到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逻辑起点与实践来源,中央很多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和重大决策部署一下子变得更为清晰明朗、可信可学了。”
“在历史与现实的隔空对话中,领袖和群众拉近了心灵的距离。”
那么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领袖的成长经历深深镌刻着时代发展的历史烙印,领袖的品格风范也就展现着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气质形象,领袖的智慧情怀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前景。
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17岁时就写出“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迈诗句,表达了他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的决心。伟人周恩来12岁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9岁时,为了中国的反帝反封建大业,毅然决定放弃在日本的求学机会,归国加入革命。这就是思想精神魅力的体现。
一部好书,最深厚的价值是其中的思想和真理之光,它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能够弘扬浩然之气,能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传递智慧、弘扬价值。《***的七年知青岁月》既是一部青葱少年的成长史,又是一部干事创业的奋斗史,还是一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从政史。我们也知道,历史不能重复,伟人不可复制,但伟大的精神却能穿越时空,给人以面对艰险的信心、勇气和力量,给人以永恒的启发和滋养。这正是读者欢迎这部书和从中获得情感共鸣的奥秘所在。
(二)这部书受欢迎,源于生动感人故事的独特魅力。事实最有说服力,也最能打动人。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胜过一堆枯燥刻板的说教。人民领袖不会不食人间烟火,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人。从一定角度上讲,这本书并没有记录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更多的是在亲历者在闲话家常中的历史细节,通过这种表述,还原了一位最初迷茫彷徨的城市知青,转变为坚定自信的“黄土地的儿子”,一位懵懂少年成长为意气风发的优秀干部的成长历程。那么书中讲故事的人,既有与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陕北朴实的农民,还有当年与总书记有过接触的各界人士。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进行原汁原味的再现。
我们常说,故事因为细节丰富所以真实。那么这本书正是因为内容真实所以感人,有读者评价:“《***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画面感很强,语言生动朴实。书中每一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经历故事都栩栩如生,可读性强,感染力强。很多故事让人身临其境,印象深刻。”
有读者谈到:“书中反映的生活场景都是很多知青所亲历、所熟悉的,没有空洞口号,展现了一种真实、平实、踏实的清新文风。”那么这样一个个真实、动人的伟人故事,这样一本清新、朴实的书,一定能够力透纸背、打动读者之心的!
(三)我们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呢,我们从三个层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1)这是一本关于马克思主义领袖论的生动教材,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关于领袖人物宣传、党的理论传播、党员党性教育等方面的一大探索创新。我们既要将这本书当作“史”来读,更要将这本书当作“经”来读,把对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信”与对党的领袖、人民领袖的“爱”结合起来,保持对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绝对忠诚。大家都知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权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权威和服从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确定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列宁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来领导的。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习总书记的成长过程,以直观生动的事实,给我们带来三个领会:1.习总书记的领袖地位是建立在坚实、深厚的根基之上;2.马克思主义权威观、领袖论的科学性、重要性的展现;3.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对习总书记有着内在的、必然的需要。
我们举个例子来看,***在当年的知青中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那么今天习总书记也有三个最,用中办主任栗战书的话来说,就是“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党的领袖。那么,这两种极端的“最”之间必然有着内在的联系,那就是当年梁家河“三个最”中蕴含着当今大国大党领袖“三个最”的初始密码。类似这样的内在联系,在书中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习这本书,就是要通过了解习总书记追寻真理、脚踏大地、植根人民的成长历程,进一步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化为坚定的信仰信念和自觉行动。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党性论的重要教材。长期以来,在党性教育方面,“结果呈现”式教育占据主流,即对已经成熟、定型的“共产党人党性”介绍较多,对党性的具体生成过程则涉及较少。《***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正好填补了“中国共产党人党性论”的这一空白,以习总书记这一当代中国党性最强、觉悟最高的领袖人物在青年时期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锤炼意志品质、如何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从初到梁家河时尚带迷茫的15岁少年,到离开梁家河时满载收获、从容坚定的青年,这一段“七年成长”向我们展示了有中国特色的“党性修炼之道”。我们不妨在习总书记自己的回忆中来看看他思想的转变,总书记15岁作为知青下乡,并没有和我们起先所认为的那样,一开始就是准备为人民做服务,为发展做贡献的,反而是另外一幅漫无目的的姿态,我们不妨看看总书记自己是怎么说的。【视频:总书记亲自讲知青故事:漫无目的】
那么再去之后,***开始认真的思考了,正如书中所讲的关于“信念”,书中讲到总书记当年因受不公正对待,先后递交了十次入党申请书,在一次次被拒绝的过程中,尽管也有不解、委屈,但对党的信仰、对党组织的忠诚愈加坚定执着,奠定了“以身许党”的基石;
比如说关于“担当”,从初到农村时对环境的不适应,到后来即使整个大队只剩下总书记一个知青,他依然不急不躁,踏踏实实地担负好大队书记的职责,展示出强大定力,等等。
那我们学习这本书,就是要从这一个个真实故事、一件件历史细节中,向习总书记学习怎样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进而寻找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强大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答案。
这是一本关于新时期群众工作方法论的教材。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是习总书记从事基层工作的开端。总书记正是从这样坚实的起点上,一步步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袖。这本书为我们全景式地展现了总书记当年“与群众坐在一条凳子上”“与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经历,是一本总书记“手把手”教我们做群众工作的教材。仅仅是书中各章节的标题,就让我们很受教益。比如,“为群众办实事是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近平立志做大事,不搞形式主义”“近平与我们同吃同劳动”“近平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等等,可以说每一个章节,都是一堂党的群众工作精品课程。我们学习这本书,就是要学习习总书记融入群众、植根群众、造福群众的群众工作方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心中、落到实处。
2.这部书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对于伟大精神的热切呼唤,
习总书记说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起点越高,难度越大;发展阶段越提升,历史任务越艰巨。可以想见,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会越来越多,矛盾和困难会越来越多,风险和挑战会越来越多。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呼唤伟大精神的引领。伟大精神是需要培育的,是需要塑造的。当今中国,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多样,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交换原则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渗透很广,社会诚信意识缺失也很突出。信仰缺失、精神迷失问题成为国人之殇。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现代化注定是一只“跛脚鸭”。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断言:“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鲁迅先生深情地呐喊:“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增强文化自信为引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载体,重塑国魂和时代精神,党风政风社风明显好转,“四个自信”不断坚定。《***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曲嘹亮的青春之歌、是一曲昂扬的精神之歌。书中一个个小故事,无不反映和投射出青年***在苦难磨砺中锤炼精神品格、实现精神升华的历程,犹如阵阵清风刮进读者的精神世界,让人肃然起敬、深受感染,不知不觉间精神受到洗礼。透过这部书,人们又一次闻到了信仰的味道,感受到了精神的伟力。
3.这是一本追寻总书记的成长轨迹和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形成源头的书。那么这个源头就是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这也是他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习总书记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他有过曲折的少年时代,有过奋斗的青年时代。从党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从公民到国家主席,从军官到军委主席,他在党和国家各个领导层级都干过。从西北到华北,再到东南沿海地区,中国的西部、中部、东部地区他都待过,农民、大学生、军人、干部他都当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经历、历练和经验积累,对他担当重任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之所以能够带领党和人民攻坚克难,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很大程度上来自他扎实的实践基础、深厚的经验积累和由此而来的深邃理论思考。
那么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无疑是他人生经历中十分重要的起点。这七年的知青岁月,为习总书记提供了一个在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原点(人民群众中的实践),在诞生毛泽东思想的地方(陕西延安),在孕育邓小平理论的时间(文革结束前夕),系统进行实践、学习、思考,从而实现他自身思想发展的宝贵机遇。以上三者的历史合一,使得习总书记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各位思想巨人担负着同样光荣的使命、思考着同样重大的问题、开创着同样伟大的时代,决定了以此为起点的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正源的延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脉的传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那么以上就是对我们为什么要读这本书的一个回答。
二、了解***知青岁月的特点
那么前面我们谈到了关于这本书的地位、价值和学习的重点,下面我们深入的往书本中找找还有那些精彩的内容,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时期的知青生活有哪些特点?
一、国内外局势的大变革。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可以知道,知青的上山下乡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7年至1966年5月,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为了减轻就业压力和发展农村经济而提出了上山下乡,1955年12月的时候,毛泽东同志作出动员: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大有作为的,之后就逐渐开始了上山下乡运动。
第二阶段是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这一阶段的上山下乡深受文革的影响,1968年,毛泽东同志发出对上山下乡的第二次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专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来,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从此,全国掀起了知青上山下乡的高潮。
第三阶段是1976年10月至1984年,这是调整、结束和处理遗留问题时期。那么习总书记的知青岁月正是在第二时期,也就是文革这一时期,那么***这个时候是顶着“黑帮子弟”的帽子,是当时上山下乡队伍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艰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我们常说,信仰从来都不是在温室中培育的,越是近乎绝望的困境,越能铸就坚定的信仰,正是异常的待遇、异常的艰苦,才炼就了总书记无比坚定的人生目标,更加坚定了总书记对党对人民事业的追求。
那么这一时期,在世界上来说也是处于大变革的前夜,“二战”后所形成的世界格局和经济社会态势正在酝酿着深刻的变革。简单地概括,就是资本主义阵营陷入了“滞涨”危机,社会主义阵营存在着“僵化”危险,大批刚刚获得解放的民族国家面临着国家治理挑战,各国在当时都寻找着新的出路。那么习总书记当年自然也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那个时代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问题意识、强烈的改革精神、宏大的创造魄力,这样的思想特质,使得习总书记总是能够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问题,从而带领全党解决许多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二、上山下乡地点十分艰苦。
苦,是习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底色,知青点梁家河的贫穷落后,如果有亲自去过的可以切身的感受。总书记回忆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 可以想象,这是一种苦到家的滋味,回过头来看,正是陕北这段艰苦的生活历练,锤炼了习总书记的性格和情怀,使他成为在在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
吃苦,是青年***面对困难的勇敢选择。苦,会使一些人消弭意志、选择回避,丧失抗争和奋斗;苦,同样也会使一个勇敢者昂起头颅,激发出他的潜能和斗志。***选择的,就是面对现实之苦,就是与乡亲们苦在一起、干在一起,就是在艰苦奋斗中淬炼成长。他后来说:“我当时和村民们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尽自己所能,带领乡亲们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为大家伙争取美好生活。
三、知青岁月对***的人生意义
(一)七年的知青岁月,锻造了习总书记刚毅坚定、吃苦耐劳的意志品格。
熟悉长征历史的应该知道,1934年到1936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央红军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爬过18座山脉,走过600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24条河流,投入大小战斗300多次,谱写了震撼世界的英雄史诗。而完成这一壮举的,恰恰是一帮年轻人。当时的红军,军级干部平均年龄仅为29岁,师级干部仅为25岁,即便是毛泽东,也刚刚40出头。
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从北京来到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梁家河,他与几个知青一起住窑洞、点煤油灯、睡土炕、干农活,跟着老乡学,人家咋干,他咋干。从种地到拉煤,从打坝到挑粪,插队生活不仅让青年***成了村里的壮劳力和种地的好把式,还学会了擀面条、蒸团子、腌酸菜的生活技能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6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