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党史10问
目录
经典党史10问 1
开国大典的礼炮为什么要鸣放28响?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不能简称中华民国? 3
开国大典为什么选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6
为什么说《共同纲领》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 8
中央人民政府里为什么会有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 10
为什么要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11
为什么将新中国的国号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14
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17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什么要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的口号? 19
为什么要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确定为五星红旗? 21
开国大典的礼炮为什么要鸣放28响?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首都北京召开。会议一致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宣布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会议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并责成他们从速组成政府机构,执行各项政府工作。会议同时决议: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这一天,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下午3时,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各委员在天安门主席台就座,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军乐队奏起了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毛泽东主席亲自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顺着天安门广场白色旗杆缓缓上升,在27米高的杆顶上迎风飘扬。与此同时,54尊礼炮同时发出28响,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斗争的28年的光辉历程。随后,毛泽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声音回荡在宏伟的天安门广场,也回荡在参加庆祝典礼的30万群众的心中。
毛泽东主席宣读文告完毕,阅兵式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检阅陆海空三军,华北军区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朱德总司令驱车检阅各兵种部队后回到主席台上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坚决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的一切命令,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及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
朱德宣布完命令后,受检阅部队即分列经主席台前由东向西行进。以海军两个排为先导,接着是一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师、一个战车师、一个骑兵师相继跟进。新组建的空军以17架飞机编队在广场上空自东向西,分出高度,飞行受检。阅兵式前后历时三个小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雄壮乐曲,伴随着受检阅部队的整齐步伐激荡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雄姿。
阅兵式后,群众的游行队伍又浩浩荡荡的通过天安门城楼。当游行队伍经主席台即将走出广场时却停了下来,他们高呼:“毛主席万岁!”毛泽东走向城楼,向群众一再招手致意,并向群众大声回答:“同志们万岁!”欢呼声顿时化作一片春潮,涌动在天安门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不能简称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确定后,还需要解决如何使用简称的问题。当时,新政协筹备委员会第三小组在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时,曾考虑到中国人民的习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称后面特意加了“简称中华民国”的字样。因为“中华民国”是1911年辛亥革命时建立的,中国人叫了38年,一下子换掉了,会使那些政治水平很低的落后的人一时难以接受。
但是,这个简称在政协代表当中引起了争议。马叙伦、陈叔通、郭沫若、沙千里、沈雁冰、谭平山、许德珩等递交了一份提案,提议取消“简称中华民国”的字样,并由政府以法令形式加以规定。提案认为:这次新政协筹备会通过的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了革命胜利后实行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和人民。中国历史上这个划时代的大变革,必须把旧民主时代遗留下来的,并且为汉奸、卖国贼用过的在中国人民中间已经没有一点好感的“中华民国”,毫无留恋地予以取消。否则,我们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难道还要对已经走上死亡的旧中华民国再喊一声“万岁”吗?
考虑到“中华民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起来的,所以9月26日,周恩来、林伯渠联名邀请了二三十位当年曾参加过辛亥革命且具有一定影响的代表人物,商谈这个问题。中国民主建国会的黄炎培发言说,由于中国老百姓落后,情感上习惯用中华民国,一旦改掉,会引起不必要的反感。留个简称,是必要的。但他又说,等三年之后再除掉,也可以。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认为,“中华民国”是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成果,是用许多烈士的鲜血换来的。如果能照旧使用它,那当然好,如果大家不赞成,我也就不坚持自己的意见。但是,清朝进士周致祥明确反对“简称中华民国”。他认为,这是一个祸国殃民的、群众对它没什么好感的名称,20多年来已经被蒋介石弄得不堪言状了。所以他主张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示两次革命的性质各不相同。
致公党的司徒美堂说,他参加过辛亥革命,尊重孙中山先生,但对于“中华民国”这四个字绝无好感。因为,“中华民国”与“民”无干,最近22年来让蒋介石弄得天怒人怨,真是痛心疾首。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不是跟辛亥革命不同?如果不同,那么,国号应该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抛掉又臭又坏的“中华民国”这块烂牌子。他认为,国号是一个非常庄严的东西,如果要改就必须改好,为什么要三年以后再改?他反对用什么简称,主张光明正大地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司徒美堂的意见,得到不少人的赞成。中国民主同盟主席、法学家沈钧儒解释说,有些群众虽然还在写“中华民国”,那是他们的一时之便,我们没有必要明令禁止。至于堂堂的政协会议文件,如果加上“简称中华民国”的字样,这的确是法律上的一个漏洞。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也赞成不使用“中华民国”的简称。
周恩来将这些意见报给政协主席团常委作参考,由主席团常委作出决定。最后,政协全体会议决定去掉“中华民国”这个简称。
开国大典为什么选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开国大典定于1949年10月1日举行,但是,地点选在何处?在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上要举行阅兵式,所以在选择地点上,首先要考虑到是否有阅兵场地。当时,有两个地点可供选择。一是西苑机场。这一地点有利的方面是这里曾经举行过欢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进入北平的阅兵式,场地开阔,距离市区远,不影响市内交通;不利的方面是,这里距离市区较远,群众往来不方便,在这里举行大型阅兵式,需要建造一座检阅台,工程浩大,需耗费大量资金。二是天安门广场。这里有天安门城楼,是现成的检阅台。它位于市中心,群众往来方便。它的缺点在于,阅兵场地狭小,并且还要影响市内交通。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将这两个地方都报给了中央,供中央选择。周恩来经过再三考虑,最后确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可是,当时的天安门广场,杂草丛生,需要清理。天安门城楼,也很破旧,需要装修粉刷。广场上,还要树立一根旗杆,以升国旗之用。这些工作都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才能争取在10月1日按期举行开国大典。北京市政府向各界发出号召,动员人们清运垃圾。
当时,要装修天安门城楼,却不那么简单容易了。大会筹委会把这一工作交给了华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宣传部又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文工团的舞美队。后来,舞美队一名叫苏凡的人,又把这个任务交给两位日本人。这两个日本人,一个叫作肖野,另一个叫森茂,都是美术专科学校学生。
这两位日本人把天安门城楼装饰得既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又充满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他们在天安门城楼的10根廊柱中间,挂上8盏大红灯笼。由于每盏灯笼都很大,所以只能在天安门城楼上临时制作。于是,他们请来了扎灯老艺人。在他们的努力下,终于赶在大典前一天完工。
天安门城楼粉刷一新后,悬挂了毛泽东的画像,并且书写了两条标语。这两条标语,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一是“中央人民政府万岁!”标语的书写者是钟灵。
最难做的事情,要算旗杆的设计与安置。为了安装旗杆,当时在天安门广场的石板地上建了一个3平方米的钢筋混凝土墩,周围还修建了护栏,中间竖了一根22米高的铁管,这就是旗杆。随后,北京市建设局的同志,又在天安门城楼西南角安装了一个电动按钮。然后用电线将它和旗杆基座里的总开关与计时器连起来。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当时采用了双电源供电。
这一切完成之后,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如期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然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阅兵式。
为什么说《共同纲领》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总结了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的斗争经验,特别是近2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和反对官僚资本主义革命斗争的经验,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国家大法,是新中国人民的大宪章。
《共同纲领》全文约8000字,包括序言、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七章60条。《共同纲领》对新中国社会性质和任务作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任务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政体组织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全国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即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关于军事制度,《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统一的军队,即人民解放军和人民公安部队,受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统率。关于经济政策,《纲领》规定: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业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文化教育政策,《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努力发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艺、体育、卫生事业,保护新闻自由。关于民族政策,《纲领》规定: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反对帝国主义和各民族内部的人民公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关于外交政策,《纲领》规定: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总之,正如刘少奇所说:“这个纲领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端重要的文献。”“它是如此的坚定明确,清楚地指出了哪些事是应该而且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而且不允许做的。”“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
中央人民政府里为什么会有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
1949年初,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考虑联合政府的组成时,曾设想过在联合政府中,中共与进步分子合为三分之二,中间派与右翼占三分之一。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从实现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高度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给他们工作做,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有职有权,使他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来。”在进北平的途中,毛泽东又交待周恩来:对作过贡献的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应该在政府里安排职务。
1949年9月,新政协召开。关于中央人民政府的人事安排,当时确定为:副主席六人中,党外人士三人,即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委员56人,其中党外人士27人,即何香凝、赛福鼎、陈嘉庚、马寅初、马叙伦、郭沫若、沈钧儒、沈雁冰、陈叔通、司徒美堂、李锡九、黄炎培、蔡廷锴、彭泽民、张治中、傅作义、李烛尘、李章达、章伯钧、程潜、张奚若、陈铭枢、谭平山、张难先、柳亚子、张东荪、龙云。
政务院的人事安排是:四名副总理中,有党外人士两人,15名政务委员中,党外人士九人。在政务院所辖的34个部、会、院、署、行中,担任正职的党外人士14人,郭沫若一人就兼任了两个正职。具体任职是: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郭沫若;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谭平山;轻工业部部长黄炎培;邮电部部长朱学范;交通部部长章伯钧;农业部部长李书城;林垦部部长梁希;水利部部长傅作义;文化部部长沈雁冰;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卫生部部长李德全;司法部部长史良;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何香凝;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出版总署署长胡愈之。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不能再长征了,我们要千秋万代长坐北京,没有党外人士进入政府就不行。安置他们,如傅作义、程潜要各得其所,要用大位置才能安置。
这样的安排,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励精图治,不谋党派和个人私利的坦荡胸怀,因而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衷心拥护和高度赞扬,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建设新中国的积极性。
为什么要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公元1840年以来,为了反对国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英勇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兴建的。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定。当天下午6时,毛泽东偕同全体政协委员参加了奠基典礼。周恩来代表主席团致词说:“我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建立一个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现在,1949年9月30日,我们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外举行这个纪念碑的奠基典礼。”周恩来致词之后,全体代表均脱帽静默志哀。接着,毛泽东宣读了他亲自题写的纪念碑碑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8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