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年轻干部要提升五种能力(全文5394字)

   同志们:
   大家辛苦了!刚才听了六位学员代表的发言,正如XX副校长点评的,“真是后生可畏啊!”
   你们都是“三好学生”,学得好、讲得好、特别是脱稿发言的——更好,青春无敌、年轻无价,向你们学习!
   市委组织部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工作,始终把全市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当作干部人才来培养、当成自家孩子来关爱”。市委组织部部务会对这次培训班进行了专题研究、审定了培训方案,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XX部长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把培训班办好办实、办出成效办成示范。”三天的时间不长亦不短,大家普遍反映,这次培训班课程设置“活”、服务保障“细”、纪律管理“严”,理论得到了深化、党性得到了锤炼、能力得到了提升、精气神也随之而提振,感触多多、收获满满……有学员说,这是一次缘分之约、追梦之旅、励志之行。
   ***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年轻干部多“墩墩苗”没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2018年,又是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培养,不能搞大水漫灌,更不能任其自然生长,要精耕细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施肥浇水、修枝剪叶、驱虫防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次培训班正巧是3月12日植树节开班的,非洲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在《致命援助》一书结尾写下,“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从一定意义上讲,你们就是组织种下的一百多株小树苗。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下昆仑山之时,元始天尊赠了他“三样法宝”,“杏黄旗、四不像、打神鞭”。在开班式上,我分享了“年轻干部要做好五道加法题”,在踏上新征程之际,再分享“年轻干部要有五种力”,即长学力、练笔力、提能力、抗压力、持定力,多是个人的体会与感悟,以此共勉。
   第一种力,长学力
   每次发言都离不开一个永恒的话题,那就是学习。一定要读读《***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总书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梁家河”,每一个岗位都可以成为自己的“梁家河”。《窑洞里的读书人》中,***总书记说,“我们读书最多的时候就是在农村,十年寒窗,读书知识的基础是在农村打下了!”无时不学、无事不学、无处不学,鲜活、生动的基层正是积累知识、积蓄能量的大好时机。
   杨绛先生曾给一个年轻人回过一封信,“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换成今天的话说,是走心少了、走神多了。读书,能让你与多样而有趣的灵魂直接交流、对话。人这一生,本就是一个修学、修身、修为、修心、修行的过程,修学为先。“两学一做”的“学”与“做”,就是共产党人一辈子的修行。
   开班时推荐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三本书”,结业时也推荐“三本书”。首先是哲学。哲学被称为“万学之母”,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总开关、总钥匙,哲学一通,一通百通。当你内心迷茫、没有方向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梳理一下哲学原理,就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就像“昭通要通、交通先通”一样。
   其次是逻辑学。举一个直观的例子,你们中的一个男孩子同一千个女孩子各约会一次,与这个男孩子同一个女孩子约会一千次,是一回事吗?前者可能被认为是变着法子耍流氓,后者就是正大光明谈恋爱。看似1×1000等于1000×1,因为概念被偷换了,结果也就截然不同了。如果不学逻辑学,你只能看到昨天和今天的太阳,而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可见逻辑学可以让人区分事物的本质和因果变化之理,也就是找到事物、区分事物和分析事物规律的能力。
   再次是心理学。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基层存在的“只见事不见人”“只见物不见人”“只见制度不见人”“只见场所不见人”等问题,最终得靠人去解决。也就是说基层工作的主体是人,要深入分析研判“人在想什么”“人在干什么”“人往哪儿去了”,这就需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行为习惯等等。群众的安危冷暖掌握了,方向就明了;同事的做事准则了解了,氛围就好了;领导的思想风格知悉了,就能跟上节奏、踩到点上了。当然,学习是一个修炼内功的过程,对于练功习武之人而言,“二八定律”同样适用,80%以上是练习内功,真正练习套路、招数的充其量只花了不到20%的功夫。
   第二种力,练笔力
   对年轻干部而言,文字综合能力是“敲门砖”,也是核心竞争力,一如经常备考的“高考作文”。
   有人说武侠大家金庸与古龙之区别在于,金庸写人间、太阳、剑,古龙写天涯、明月、刀。年轻干部执笔天涯、信马由缰的“武功秘笈”除了学、思、践、悟,还有写,就是行走江湖必佩的“刀”和“剑”。
   毛主席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正因为是“靠总结经验吃饭”,他才写出了如此多的鸿篇巨著,这不仅是幽默风趣,更是谆谆教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听了看了之后很过瘾、很解渴、很兴奋,常常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和醍醐灌顶之感。这也是总结的结果,而总结提炼归结起来就一个字:“写!”怕写是当前机关干部身上的一个通病。有的同志,你叫他加班加点做一些手上活路、见子打子的事没问题,但一叫写个材料,立马懵了,“别提写材料好不好,谁给我提写我给谁急”。
   确实,写文章“四大苦”,辛苦、清苦、孤苦、心苦。若自己给自己设限,怕写就不去写,短板只会更短、弱项就会更弱,一定要下决心加以补齐和攻克。其实,“写”也有规律可循、也有经验可借。王国维先生说,“为文如造屋”,就像修房造屋,选址、设计、备料、施工和装饰,一样都不能少。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更是“抄”出来的、“改”出来的。网络上报道过一个极为典型的案例,有两个部门负责人在同一个会议上汇报工作,前一个汇报后雷鸣般的掌声,后一个的汇报与前者如出一辙,却是雷鸣般的笑声。原因何在?原来两人从网上抄袭了同一篇稿子,简单的复制粘贴来把单位名称和相关数据改了一下,就匆匆上会去汇报了。后一个人太不厚道,是吧?!发现了前一个人跟你一样抄袭了同一篇稿子,就不能让人难堪嘛。这也说明了当前干部队伍存在的学习不够、能力不足等问题,没了稿子连话都不会说了。
   抄袭有风险,定要多警惕!“抄”也要“抄”得有水平,网上说小偷也有精确的“路线图”,这就叫“抄”亦有道。改也很重要,就要不厌其烦、精雕细琢,贾岛“推”与“敲”、王安石千锤百炼为一“绿”,换作今天来看,应该就是工匠精神了吧。“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张潮在《幽梦影》中的这句话说得妙。有心、有恒是写好文章的关键,离不开系统化学习、深层次思考、发散性思维,就像工笔画,一笔一笔、上心尽心来完成。
   第三种力,提能力
“能力”的内涵和外延都很广,学习的最终目的也在于转化运用,这里主要讲的是做好实际工作的素质和水平。不是因为到了某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39408.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2022年9月28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8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