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压舱石”,是推进共同富裕的短板和主战场。县农业农村局按照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战略,加强“三农”谋划,以“五力五争先”的责任担当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良好开局。
一、农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季度,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同比增长%,其中农业增长%(全市第二),牧业增长%(全市第一),渔业增长%(全市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全市第二);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全市第三)。截至月底,经营性收入万元以上行政村个,占比%;经营性收入万元以上行政村个,占比%。完成流转耕地签约亩,完成率%;完成流转林地签约亩,完成率%。
上半年,创新举办中国茶叶大会暨第十六届大佛龙井茶文化节,“游诗路精华,品千年茶乡”入围“春季踏青到茶园”全国茶乡旅游精品路线,县成功入选省农业农村系统重大应用场景(“茶香”和“村级财务收支预算”场景)第一批“先行先试”单位,县农业农村信息化中心被市委评为绍兴市模范集体,街道梅渚村入列全省首批公布的个未来乡村名单,“田园亲子休闲游精品线”和“丝茶古道星空夜游带精品线”入选“里田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月日日,将承办省农业农村厅开展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培训班、名师名课大赛总决赛、高素质农民培育促共富推进会活动。
二、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
半年来,我局以农业农村高质量为目标,以农业“双强行动”为抓手,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要载体,围绕“茶、果、药、菜、渔”五个板块,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产业化、数字化、现代化建设进程。重点围绕“”开展工作:
(一)一个国家试点,探索宅基地改革
1探索“三权分置”新途径。先行明确个试点村,研究制定政策,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自建有偿”“房屋入市”“农地入市”条有偿使用新路径,突出农村建设用地集体“所有权”;探索“以宅换房”“以宅换钱”“以宅换票”种有偿退出方式,充分保障农民宅基地“使用权”;聚焦农村建房涉访纠纷突出的问题,对宅基地使用权实行“正向赋分、反向扣分”的“赋分智管”分配机制,保障宅基地“资格权”。羽林街道央于村通过实行“赋分制”,已民主分配村民建房多户,多户已完成建房。
2扩大“共富搬迁”新红利。对基础条件差、地处地质灾害区、不宜居住的偏远自然村进行生态大搬迁,通过宅基地有偿退出等探索,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户生活品质,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加快区域协调发展进程,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目前,已上报第一批搬迁自然村个,共涉及户、人,并由乡镇(街道)揭榜挂帅。房屋搬迁用地面积约亩,搬迁区域内符合复垦的面积约亩。搬迁后,设置农民集聚居住区安置地块共个。其中,羽林街道在重新选址中,镜岭镇、回山镇、儒岙镇、沃洲镇、街道等个乡镇(街道)已在入户签约、政策处理、方案设计中,南明街道安置地块已完成地下室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
3实现“一码管宅”新统一。投资万元,通过分级培训、部门协调,项目指导、质量管控,扎实开展全县个行政村的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工作,为我市建立农村宅基地数字化管理(交易)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建立包含宅基地权利人、地类、四至方位、宗地面积、房屋建筑面积以及审批、使用、流转、执法等信息在内的农村宅基地数据库,实现农村“人、地、房”信息一体化的“一码管宅”。截止月底,我县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已完成宗,完成任务数的%。
(二)两项数字改革,实现产业链赋能
1积极探索“数字赋能乡村发展”
通过《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县》、《县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项目实施,搭建乡村数字化产业管理平台、茶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截至月底,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县建设项目已完成形象进度的%(月份迎接省级验收),“寻茶记”茶生活馆完成建设,“茶产业大脑”已完成形象进度的%,茶农“农码”总赋码万人,完成约个农码的导出和张实体交易卡制作,茶卫士注册人数达人,应用数次以上。推动“炒年糕”品牌、门店、运营、监管全链条数字化发展,促进特色小吃产业良性、高质量发展,建设炒年糕门店数字化管理平台,目前管理平台初步建成,已有家门店接入该系统。做好消薄应用场景数字化建设,打造“一屏展现、一屏分析、一屏考核、一屏共享、一屏体验”的多维立体数智消薄平台,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优秀的“经验”。目前,消薄平台方案根据第一次数字化项目预审会议建议完善中。
2积极探索“数字赋能绿色发展”
加快推进第一批省级多跨场景应用即“肥药两制”数字化改革,即“农优品”应用,引导主体实名购买、按量施用。推进测土配方、完善“样施”数据,引导种植主体定额制施用,不断促进药、肥减量增效使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助力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其他省级数字化承接方面,我局被列入省厅农优品、农经管、种植业大脑、茶香、未来乡村等“先行先试”建设名单,“茶业一件事”作为第一批“农码”应用场景接入省平台,目前已赋码个,累计用码量次,排名全市前列。
(三)三项发展计划,推动高质量发展
1启动未来乡村建设计划
重点围绕“一江一线八村”来打造江未来乡村示范带,逐步形成可学习可借鉴具有特色的“未来乡村”建设模式。月,出台《县未来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年)》,街道梅渚村成为省级第一批未来乡村通过验收村。今年,计划投资万元完成个未来乡村(梅渚村、梅屏村、棠村村、雅庄村)的项目建设。截止目前,江未来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总体策划方案已完成编制,先行板块建设项目完成可研报告、初步设计评审工作,并已上网招标。月份全面启动建设,预计月份初见成效,年底全面完成。
2开展“双强行动”计划
召开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农业“双强”、“消薄提低”工作动员部署会,出台《县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实施意见》、《县实施“科技强农 机械强农”行动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围绕“五大战役”、抓好“三大阵地”(即打好种业攻坚战、科技攻坚战、项目攻坚战、人才攻坚战、农机攻坚战;抓好“数字服务”阵地、“机器换人”阵地、“绿色生产”阵地),推动“茶、果、药、菜、渔”等特色产业全链条改造提升。目前,羽龙农业科技的粮食烘干中心已经完成主体建设,批次烘干能力达吨以上。县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完成土地平整,茶叶主导产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已确定五个建设主体,唐诗之路控股有限公司的履带式掘耕机完成新产品定型鉴定,公司市场化推广顺利,已获得湖北省恩施市订单台。截止月底,全县受理农机购置补贴份,补贴机器台,资金万元。
3实施绿色共富计划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持续拓展“两山”银行期权转化通道。通过“资源入股、平台运作、规模经营、期权兑现、红利共享、金融扶持、消薄共富”,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架起“绿水青山”通达“金山银山”的桥梁,以低效林改造(香榧项目)为支点撬动“共富杠杆”。目前全县个乡镇(街道)已经全面铺开,完成流转耕地签约亩,完成流转林地签约亩,累计砍伐毛竹亩,修建林区道路公里,已累计种植香榧亩。组织全县个经济薄弱村(原则上为经营性收入万元以下村)共筹资万元(每股约万元,共股),通过各乡镇(街道)强村公司、县强村公司入股兴村富民基金,基金每年保底万元(年为万元)用于消薄工作。
(四)八项重点工作,促进全方位振兴
1狠抓增产保供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确保粮食安全的精神,层层分解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上半年,落实粮食生产任务万亩,深化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推进梨小余耕地集中整治流转试点。目前,已完成粮功区整治优化亩,占整治任务的%。开展“三区三线”划定工作,粮功区全部试划入永农范围,现有高标准农田面积万亩(在建高标准农田万亩),其中万亩划入永农范围,占比%。同时,围绕“保重点、保先进产能、保种猪”目标,积极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截止月底,全县生猪存栏万头,同比增长%,其中存栏能繁母猪头,同比下降%,今年累计出栏万头,同比增长%。
2狠抓强村富民工作
出台《县“消薄增收攻坚年”活动实施方案》,通过“消薄提低”“八八行动”,推进省农业农村领域共同富裕首批实践试点县建设。将消薄攻坚任务列入“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五张清单”等乡镇(街道)绩效考核内容,压紧压实“消薄”“提低”十大重要指标清单,进一步明确增收途径、压实主体责任、激发增收动能。召开全县政策性农业保险推进会,下达《县年度政策性农业保险指导性参保计划》。进一步完善《年度特色小吃产业发展配套政策设施细则》,修改“炒年糕”验收标准,做好炒年糕门店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的相关工作。截至月底,共创建炒年糕门店家。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和本土企业,开展以商招商,制定出台《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加强全县农业招商工作的指导意见》。截至月底,个乡镇(街道)上报万以上农业招商意向项目个,意向项目投资金额亿元。其中,最大意向投资额项目为万的镜岭镇暖坞坑万亩中药材基地(新增中药材基地亩),东茗乡丰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茗香小薯”产业种植研学基地(万)、城南乡茶博园二期工程(万)已签约落地。
3狠抓绿色生产工作
结合农业绿色发展示范,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肥药两制”数字化管理系统开发建设、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工程等个项目建设。以粮食、茶叶、水果为重点,积极推广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以生态农业大走廊总体规划为指导,提升羽林街道东乡家庭农场粮油基地、小将镇雪溪茶业基地。目前,已在回山、羽林、沙溪三个乡镇街道各布设一个秸秆资源化处置中心,已落实培育新增县级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家,累计培育县级以上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家。
4狠抓特色产业发展
茶叶产业稳步发展。创新举办中国茶叶大会暨第十六届大佛龙井茶文化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首次推出新赛事、新管理、新标准、新平台、新评选“五新兴茶”活动,发布全国首款茶文化主题剧本杀游戏《石城寻茶记之茶煮江湖》,春茶节直播大赛(天线上销售数据)共成交单量单,总销售额达万元。出台《县精品茶“五统一”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完成年精品茶统一评审、统一包装、统一定价、统一宣传。年,大佛龙井连续第十三年入选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品牌价值达到亿元。全县春茶产量达到吨,产值亿元。其他产业齐头并进。上半年,预计蔬菜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产值亿元,其中山地蔬菜基地面积万亩。水果种植面积万亩,产量吨,产值万元。畜禽生产保持稳定,猪、禽、兔存栏分别为万头、万羽和万只,肉类半年总产量吨,禽蛋产量吨,全县畜牧业半年产值逾亿元。渔业生产发展形势稳定,目前,全县已建成光唇鱼苗种繁育基地家,上半年光唇鱼商品鱼销售吨,产值万元。
5狠抓“三资”管理工作
印发《关于建立县村级债务风险防范机制的通知》(新农〔〕号),围绕明确村级债务范围、规范村级债务审批、建立新增债务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债务动态管控机制、建立健全村级债务监测预警机制和定期通报制度等方面细化规范。同时,开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40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