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年轻教师专业知识丰富、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方法多样,创新意识强,现代化教学工具使用娴熟,对教学工作充满激情与干劲,因而深受学生与家长喜欢,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与中坚力量。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入职时间短,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管理经验,在面对一些“特殊学生”“问题班级”时,常常会陷入处理不当、无所适从的窘境。例如,我校几名年轻美术教师,在给六年级学生上课时,教室出现了纪律混乱、学生吵闹、甚至个别学生不服管理等现象。教师美好的课堂憧憬,丰富的学科知识积累、过硬的绘画技法技巧,课前准备充分的美术专业知识学习与鉴赏方案,在“小神兽们”吵吵嚷嚷的无情打击下,显得格外苍白与无力,班级教学中的纪律要求与偶发事件处置,令其身心疲惫。
为解决这些困扰,我给出解决问题七步法:“走进班级”——“发现问题”——“锁定关键”——“追因分析”——“抓住核心”——“因材施教”——“建立专档”。
一、走进班级掌握全貌,真实评价课堂实际
课堂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场所;抓住课堂,就抓住了教学根本,抓住了学生发展的关键。要消除课堂教学中“问题学生”困扰,必须高度重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一是积极对照教材与课标要求,逐一反思教学环节设置;二要要深反思教学目标预设与学生实际生成是否符合预期;三要对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堂学习,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
备课不仅要备教案,还要备学生。要通过对学生整体情况了解与掌握,做到教师准备到位,上课前学生准备到位。
二、发现问题细致记载,全面记录课堂问题
课堂探究的教与学,是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互动联系”“目标达成”的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尊重,配合默契,目标一致,高频互动,人人过关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良好班风班纪,是课堂高效的保证。如果师生互动出现障碍,必须第一时间找出原因,做好记录。
课堂出现“问题学生”,索因不局限在课堂,凡是有因果关系的因素,都要做细致记录。例如:(1)上课前,个别学生不响铃不进教室,身心准备不到位;(2)上课前,文艺委员不起歌,全班不唱歌,学生心态调解不到位;(3)上课前,文艺委员起歌后,有的学生唱歌,有的学生不唱歌,整体步调不一致;(4)上课铃声响之后,个别学生趴在桌子上,精神萎靡不振;学习状态不佳,情绪准备不到位;(5)上课铃声响了之后,有的学生依旧与班级同学嘻嘻哈哈、打打闹闹,重视程度不到位;(6)上课后未经教师同意,有的学生不举手就随意发言,上课规矩培训不到位;(7)上课后,教师在前面讲,有的学生在下面讲,课堂纪律要求不到位;(8)上课过程中,有学生因不遵守课堂纪律,面对教师批评教育,故意我行我素,或在全班学生面前顶撞老师,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师生沟通不到位;(9)课堂教学中,瞎起哄、干扰正常教学秩序等,学生敬畏意识不到位,教师提前沟通不到位。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不仅会破坏当堂课教学秩序,造成无效课堂,还会影响整个班级所有学生学习生活。因此,上课遇到这些问题,在不影响正常教育的情况下,必须巧妙化解,认真细致记录。
三、精准锁定关键人物,摸清学生心理现状
学生是需要教育引导的未成年人,他们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不良习惯与个性化行为,具有一定倾向性、展现了自我意识与个性心理特征,体现了年段心理发生、发展过程,属于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正常行为表现。课堂问题的产生不可怕,最重要的是精准锁定产生问题的学生,迅速摸清他们的心理。面对困惑与问题,年轻教师一定要迎难而上,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化解教学矛盾,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先决条件。这是年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阶段。
抓住关键人信息,必须搞清楚如下几个简单问题:是谁在影响班级教学秩序?他在课堂什么位置就座?课堂上该生不良表现主要是什么?他们都在什么课堂?什么条件下,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面对学生不良习惯与课堂问题,教师一定要有耐心,运用教育艺术妥善诱导解决,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批评教育、盲目下定义否定学生、否定班级或直接甩手交给班主任、教导主任解决了事。在这个过程中,年轻教师一定要切实发挥主动性,以“做课题”“研究学生心理”“帮助学生发展”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四、不同课堂找出差异,认真做好追因分析
当课堂出现问题之后,首先要对比差异性。深入班级与学生,认真思考:同样的学生,在不同教师的课堂,是否出现相同的问题?哪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好一些?哪位老师的课堂问题少一些?为什么自己的课堂会出现问题?要认真进行原因追踪与分析。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会明显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教师候课很重要。上课前,教师提前来到教室,与学生进行交流,认真组织课前准备,会让课前准备从盲目走向有序。第二,谈心很重要。上课前,与班级特殊学生交流谈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呵护,课堂中的偶发事件会大幅度减少。第三,平等交流很重要。课前与孩子们一起唱歌,给特殊学生一点关爱,会让他们感受到尊重与期待,课堂纪律会明显好转。第四,精心备课很重要。精彩纷呈的课堂,会让以往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在课堂教学中窃窃私语的学生,将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学习中。第五,课后交心很重要。课堂结束后,让“问题学生”帮老师端作业本、帮忙整理教具等行为,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认可与期待;课后及时与问题学生交流上课心得,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温暖,无形中就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
五、抓住核心探求本质,多方调查刨根问底
对待“问题班级”“问题学生”,除了学习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做法,最根本的是要针对本人课堂的具体“问题”,做好心理归因。一定要搞清楚“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学生目无班规班纪,甚至破坏课堂纪律,影响全班教学?”“相关特殊的学生,为什么特殊?”是因为“这个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家长溺爱,缺少规则意识?”,还是因为“家庭教育失控,父母管教不善?”或者是“父母离异,社会环境影响?”等等。总之,一定要找到问题学生主动接受与认可的关键因素!即:把握好问题学生的“脉”。只有探求到了最核心因素,最本质原因,对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生”“问题班级”,才会手中有法、事半功倍。
六、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问题学生,在教育培养过程中必须小心翼翼、倍加呵护。由于特殊原因,“问题学生”往往都比较敏感、喜欢钻牛角尖、生怕被格式化,他们的心扉常常被一层又一层的自我保护机制所覆盖。因此,必须让他们感受师爱的阳光,感受到老师的尊重与关怀,他们才会逐渐打开心扉,倾诉衷肠。教师才有机会,科学合理地、有针对性地量身定制一套培养计划。
“问题”学生上课的时候或窃窃私语、前转后转左顾右盼,或与别的学生打打闹闹等,都是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教师要让他们正面认识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自己、对同学、对整个班级发展的不良影响。例如,上课前,教师可以通过一对一的形式,让孩子准备一个“问题本”,把自己所能想到的自身问题都写在上面。例如“上课随意说话”“上课喜欢接下句”“上课做小动作”“上课不注意听讲”等。课前与相关学生形成共识,引导学生逐步改掉缺点,找到优点,树立自信。
引导学生自我克服“问题”同时,教师也可另辟蹊径,让这些孩子给自己准备一个“优点本”,罗列登记自己每节课堂的优点与闪光点。每节课发现一个优点,就记录一个。一段时间后,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随着“优点”不断累积,孩子们也会逐渐体会到班级成长中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成就感。
七、建立专档构建体系,总结经验指导实践
本着“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原则,年轻教师要认真梳理本人在教育管理、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认真对接《心理学》《教育学》基本理论,积极总结切实可行的管理经验与办法,对相关“特殊学生”建立学习成长档案袋,归类存档与研究。这样的实践,有利于班级工作的推进,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利于积累实践教学经验与学生组织管理,也有利于年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作者:宝鸡市金台区三迪小学 巨军刚
编辑:王波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4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