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合集10篇(全文29930字)

目录
县2021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2
一、深化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放管服”暨政务服务“一次办结”改革 2
二、强推复工复产惠企政策落实,助推经济发展 5
三、优化环境治理,进一步强化案件处理。 6
四、优化政策扶持,助力园区发展 7
五、存在问题和不足 8
六、下步工作计划 9
2021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12
一、主要工作 12
中国人民银行X县支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15
一、工作开展情况 15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8
市综合执法监督局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19
一、工作开展情况 19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20
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22
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 22
二、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开展情况 24
三、存在的问题 26
四、下一步举措 27
市应急局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28
一、加强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法规宣传 28
二、重点工作情况 29
三、存在的问题 31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32
市卫健委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工作总结 33
一、总体情况 33
二、工作开展及成效 34
三、存在问题及困难 38
四、2021年工作计划 39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乡) 40
一、工作推进情况 40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43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43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市营商组) 44
一、高度重视,推进营商环境整治工作落实。 44
二、统筹结合,打造营商环境整治工作亮点。 45
三、多措并举,提高营商环境整治工作成效。 46
四、突出重点,打赢营商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 48
五、持续发力,确保营商环境整治目标圆满完成。 49
区行政审批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49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49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53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53
县2021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今年来,X县紧扣“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深入开展“三个推进年”工作,聚焦“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目标,优化办事流程,深化服务理念,持续提升服务效能,助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力以赴抓产业、抓园区、抓企业、抓招商、抓项目、抓落实,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深化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放管服”暨政务服务“一次办结”改革
    (一)优化政务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按照“四级四同”要求进行全面清理。完成依申请X类事项X项、依职权类事项X项、公共服务类事项X项的梳理与填报,调整取消X项,网上可办率达X%,网上办理深度三级以上(含三级)事项比例达到X%。整改问题字段X万余项。积极推进流程再造,编制服务指南,确保能简单办理的事项,只要形式审查即可办理。对复杂的办理事项,化繁为简,不断压缩办结时间。今年出台各类文件X余份,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完成时限、牵头单位等,对工作进行全面调度安排。认真落实市改革办下达的有关任务,完成全市通办事项梳理和全流程体验办理任务,第一批X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村(社区)“就近办”。二是形成例行工作制。每周四收集任务完成情况的工作制度,通过数据分析对比,及时查找原因,下发交办任务卡X余份,督办函X余份,约谈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X人次,及时督促整改落实。指导在县、乡、村政务大厅(站点)统一设置专窗,推行标准化服务。三是推进专项领域改革。设立“工程建设审批综合服务窗口”、企业开办专区,设立惠企政策兑现综合窗口X个,制作复工复产惠企政策兑现“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指南。四是加强工作调度和考核,加强与县纪委、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对接,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及时调整分解工作任务,层层压实责任,解决调度难落实、任务难完成的问题。以省一体化平台为基础,将政务服务系统与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龙源X***PP深度融合,办事指南线上线下同标同质。积极引导群众网上办,“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用户注册数X万人。今年在“一次办结平台”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X件、在“一件事一次办系统”办理事项X件项(其中新系统办结X项)。不断创新优化服务,推出延时服务、一站式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便民利民惠民,深受广大群众好评。
    (二)夯实政务服务,补齐基础弱项
    一是推进县政务办事大厅搬迁改造项目落地,目前主体装修基本完成。推进农村综合服务平台标准化设计与建设,采用四种风格(西瑶乡少数民族风格、秦汉古道沿江风格带的复古风格、现代风格、乡政府风格),实现职能职责、设计风格、功能布局、办理事项、上墙制度、办事指南“六项统一”,打造一门式服务标准化平台,目前已有近X个村(社区)项目点投入使用。二是统一配置智能终端、自助电脑、复印件、高拍仪等设备,继续实行免费收寄递服务,夯实政务服务软件基础。强化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集约化建设,坚持集约融合办网、安全规范管网,实现政府系统只保留县政府门户网站和三家政务新媒体,抓好内容建设,推进资源集约,加强日常监测,连续四年获省市优秀门户网站。三是推进政务信息、基础设施设备共建共享共用,打通群众办事创业“最后一公里”。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实现从“跑多次”到“最多跑一次”的变化,打通群众办事创业“最后一公里”,推进电子证照库建设,入库电子证照X万多个,发布各类政务信息数据X多万条。依托全市“一件事一次办”平台积极推进就近办、委托办。X项“全市通办”事项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办事指南,实现综合受理,快速分办。明确行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负主责、具体抓,落实专人和责任股室抓具体的责任体系。将相关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全县“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考核重要内容,严肃责任追究和正向激励。畅通咨询投诉渠道,建立快速处理制度,今年来,受理咨询建议X余件次,处理投诉举报X余人次。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将相关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全县“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考核重要内容。强化行政效能电子监管,电子监察系统和“好差评”系统运行正常,没有派发红黄牌情况,现场评价好评达X%以上。
    二、强推复工复产惠企政策落实,助推经济发展
    一是大力宣传疫情期间税费优惠政策。严格《关于印发《X县坚持防疫发展并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X条政策措施》的通知》《X县县本级依申请惠企政策兑现“一件事一次办”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制作了X县复工复产惠企政策兑现“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指南并摆放于政务大厅综合窗口,将复工复产惠企政策同“一件事一次办”综合窗口业务合并,要求各部门惠企政策,复工复产通过综合窗口集中受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惠企政策工作台账,每周准时上报惠企政策落实情况。疫情发生以来,共开展各类网上审批服务X件次,免费收寄证照文书X件次。二是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疫情期间党中央、国务院、税务总局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减少办税接触,通过税务网站、税企微信群、qq群、电话等途径,第一时间将优惠政策传达给全县纳税人,确保大家知晓政策。坚决做到该免的免到位、该减的减到位、该降的降到位、该缓的缓到位、该退的退到位,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切实减轻纳税人和缴费人负担,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决不以组织税费收入为由拖延落实、打折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截止到2021年X月,共减免增值税X万元,企业所得税X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X万元,房产税X万元。
    三、优化环境治理,进一步强化案件处理。
    一是着重治理项目环境。加大对工程建设项目周边治安环境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阻挠施工,强买强卖,强装强卸,强包强揽等恶意阻挠项目和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违法犯罪行为,已在全县形成了季度通报典型案例制度。二是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全面清理政府招商引资违约失信,督促各相关依法依规履行招商引资项目合同约定,协调解决项目和履约中的企业投诉,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提高政府公信力,依法依规放宽市场准入,破除部门保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三是加强案件查处和责任追究。加大对损害发展和环境案件的查处力度,建立完善企业投诉台账制度,交办制度,销号制度,督办制度,确保查处必严、有责必究。四是加强投诉处理工作。办好以县长热线X为主体,X作风举报电话和X优化环境举报电话为骨干的全方位群众投诉网络,打造群众投诉“绿色通道”。截止目前,县优化办受理市办交办X件,协调处理X件,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五是建立完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点制度。聘请了省级监测点监测员X名,市级X名,每年对县司法机关、政府职能部门、事业单位、新闻机构到企业监测点企业(或监测员所在企业)执行公务、联系工作,或监测点企业到司法机关、政府职能部门、事业单位、新闻机构办理相关事项的情况(包括依法行政、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效率等等方面)进行监测。对各类涉企执法活动,要求填写《郴州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监督测评表》。
    四、优化政策扶持,助力园区发展
    一是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秉承“企业无小事”的服务理念,深入实施“全程代办代跑”和“绿色通道”制度,X-X月园区合计帮办相关手续X余件,办结率达X%。成立外贸综合服务中心,为各企业提供外贸“一站式”指导服务。建立健全马上办抓落实长效机制,严格按照“一清单四机制”要求,对重点项目实行联审联批、限时办结,从项目洽谈、签约、建设的全过程实施跟踪服务,打造全方位、高效率的投资洼地。疫情防控期间,建立“县级领导+驻企联络员+专家指导团队+企业”的点对点服务机制,制定下发了《X县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支持服务企业(工地)复工复产工作方案》《X县坚持防疫发展并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X条政策措施》等文件,全力帮扶企业复工复产,到X月底,县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员工到岗率达X%,复产率在全市排名前列。二是切实优化基础设施。坚持把园区作为承载产业项目的核心载体和主要阵地,抢抓X工程升级版政策机遇,不断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深入开展“园区建设大会战”,建设完成园区道路、农产品加工园标准厂房、集中供热供气工程、污水处理厂二期等一批基础设施,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2021年已新建标准厂房X万平方米。三是着力解决发展难题。建立县领导联系企业帮扶制度,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土地、融资、财政税收、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招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扶持,为企业落地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今年来,积极争取中省预算内资金,成功融资X亿元用于园区基础建设。帮扶东佳电子高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已成功争取资金X万元。抓好用地保障,用地指标优先保障产业项目建设,先后报批土地X亩,征地X亩、拆迁X万平方米。开通就业超市,共举办中小型劳务线上线下招聘会X场,职业培训X人,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五、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事中事后监管有待加强。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监管难度不断加大。基层监管力量有待加强。县级监管执法部门人员少,具有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更少。同时,事中事后监管专业性强,监管人员知识欠缺,其专业性、技术性能力培训需加强。重审批、轻事后监管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行政审批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办证和有关审批方面,但对取得许可的单位和个人是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审批范围内的经营活动,监管措施还不够到位。“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不深入。“一库两单”不完善,在全程留痕、及时监管、结果公开方面还不到位,尚未形成有效震慑。
    (二)政务服务基础有待提高。目前,我县未建设统一的中心机房,系统设备仍分散在各部门,系统资源未有效整合,各部门多使用本单位主管部门开发的系统,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系统信息数据无法交换共享,办理的各类证照不能实现共享互认,网上办理的事项还需要纸质件流转,有的事项不能在窗口完成审批。信息资源分布多头化,信息不能互联互通,缺乏全省或全市统一规划、统一的技术指导和标准约束,信息共享机制还需完善,资源共享需进一步上下协同。
    (三)机制体制有待完善。改革办设在了政府办,优化办设发改,属临时机构,一方面没有人员编制,另一方面也没有熟悉业务的人员,不便于长期抓。政务中心因三定方案未下发,职能得不到确认,人员编制难以到位,且随着从参公单位转化成事业单位,原参公人员心态不稳。
    (四)改革红利有待释放。“一件事一次办”一揽子事项一张表单、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还未真正实现,还需要办事群众反复多部门跑。“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三即”承诺制还未落到实处,乡镇、村(社区)审批服务事项还未能有效承接,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还未全面推行,审批流程仍然繁杂,行政效能电子监管和“好差评”制度的约束有限等等。
    (五)工作统筹有待优化。软硬件采购、系统建设没有整体规划,县级无法申报预算资金,新增预算与地方化债压力存在较大冲突。且需走预算申报、采购、财评、招标、合同审签、拨付等系列程序,花费时间较长,难以按期完成。
    六、下步工作计划
    (一)围绕统筹调度,抓好部门协调。落实好各级关于复工复产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加强与省市业务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工作重点、调整工作重心,争取工作主动。认真做好规划布局和任务分解,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发挥好各工作小组作用。加强对部门机构的业务指导,发挥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强化服务质效的提升。
    (二)围绕改革需要,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强化政务基础。做好县政务服务办事大厅搬迁改造,结合乡村两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标准化的县、乡、村级硬件平台,切实实现“三集中、三到位”。抓紧实施电子政务外网改造项目,打通覆盖所有建制村(社区)的政务服务网络。推进智慧政务项目包装与申报,争取上级资金政策支持,夯实软硬件设施基础。启动协同办公系统建设、县直机关电子政务网络改造、安全可替代国产化设备替换、政务数据共享系统建设等信息化项目建设。二是强化建章立制。结合机构改革,围绕省市改革重点任务,突出抓好基层授权赋权和乡镇政务(便民)中心机构建设,落实帮办代办制度,打造融合高效的政务服务机制。三是强化亮点创新。重点抓好“一件事一次办”、全市通办、工程建设、不动产登记、市场监管、投资审批、互联网+医疗等专项领域的改革创新。四是强化服务保障。整合项目建设,提供好财政预算支持,调剂好办公场所,规范日常监督检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围绕工作重点,强化整体推进。一是全面深化简政放权。做好园区赋权工作,推动企业从招商引资到竣工投产的相关审批权限下放或委托到园区办理,实现“园区事园区办”的目标。加快推进基层政务事项“一门式”办理,全面推行帮办代办制度。二是全面推进公正监管。推进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推动重点监管、信用监管等监管方式融合,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统筹推进行政效能电子监管和“好差评”制度建设,实现“好差评”线上线下全覆盖,严格落实工作主体责任,力争全县全年政务服务红黄牌数为零。三是全面优化政务服务。推行全市通办,设立统一的“一件事一次办全市通办”专窗,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窗口设置,增设惠企政策兑现窗口和政务公开专区。积极推行电子签章,探索实体大厅证照异地打印。加快构建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移动***PP为体系的移动端办事渠道,打造以电信IPTV、广电数字机顶盒为载体的政务服务电视大厅。继续推进办事平台深度融合,实现数据共享、身份互信、证照互用、业务协同。
    (四)围绕部署落实,用好督导考核。采取随机抽查、专项检查、巡回督导、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强工作落实的全覆盖式督查,掌握工作动态,开展好监督检查,用好用实考核监督,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2021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落实《关于支持企业发展助企纾困的“九件实事”的若干措施》,2021年来,X区人社局坚持主动作为,全面推进企业社保减免,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大力推进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落地,全力保障X产业攻坚大会战决战决胜,较好地完成了优化营商环境目标任务。现将有关工作汇总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是全面实施社保减免,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目前完成X家大型企业和X家中小微企业相应险种减免,惠及职工约X万人,减免社保费用约X亿元,极大地减轻了市场主体的压力。此外,人社局共组织X家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实行养老保险缴费费率过渡试点,惠及职工X人,为企业节省养老保险费成本约X万元。
    二是及时发放补贴资金,助力企业渡过难关。为区内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行业各类参保企业发放以工代训补贴X万元,为工业企业和进出口额靠前的外贸企业发放稳岗稳就业资金X万元。为军民融合双创基地等X家创业孵化基地争取X万元省级创业载体补助资金。为辖区企业发放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X万元,小微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X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X万元。
    三是强化就业服务措施,解决企业用人难题。疫情期间组织X支服务小分队实地走访区内重点企业近百家,了解疫期用工缺口及疫后就业服务需求,组建X区劳务协作招工小分队,前往石门、龙山、城步等对口扶贫地区精准招工。升级“X就业”招聘平台,实现疫情防控期间“网上招聘不停歇,就业服务不打烊”,累计举办各类招聘会X场,服务企业X余家,服务求职者X万余人。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华润万家、世纪金源物业、圣爵菲斯酒店等企业开展了X期技能培训,针对性地提升了X名企业职工的技能水平。协助老百姓大药房、德邦物流成立企业职工培训中心并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发放补贴X万元。指导湖南新亚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对其X名受疫情影响的外派归国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发放培训补贴X万元。组织“政校企”洽谈会,近X家重点企业与岳阳五所高校开展合作,打通“城北—湘北”人才快车道,为X区重点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全区共为企业和求职人群开展技能培训X期,培训X人,发放职业培训补贴X万元。
    四是坚持主动上门服务,助力X产业攻坚。作为X区X产业攻坚重点项目金霞产业集聚区-消费电子产业项目的后盾单位,人社局和区委办一起,开展“送法规政策上门,送文化演出上门,送技能培训上门”的三送活动,现场为施工人员进行普法教育和人社政策宣传,送上了一场题为“‘湘’约X·戏韵名城”的演精彩文艺演出,为施工单位X个党支部送图书X余本,与湖南金霞发展集团签署《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保障服务合作协议》,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保障,经验做法被X区作为典型推广。
    五是不断探索“柔性执法”,促进劳动用工和谐。探索制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明确对X种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其中针对用人单位未提供相应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等X项轻微劳动违法行为,未造成危害后果,责令改正后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处罚;针对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等X项轻微劳动违法行为,责令限期参加后及时补缴,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不予处罚;针对职业中介机构提供虚假就业信息,为无合法证照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伪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的劳动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责令改正后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不予处罚。截至目前,劳动监察受理投诉立案X件,协调处理农民工欠薪案件X件,追回拖欠农民工工资X余万元,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X件,涉及金额X万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处理效能稳步提升。
    六是优化精简办事流程,结果导向优化服务。通过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环节、规范服务标准,进一步深化人社“放管服”改革,持续开展“清、减、压”工作,严格落实人社部两批次X项减少的证明材料政策要求,在法定办结时限要求内再压缩办结时限,平均办结时限减少近X%。按照“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一事项一指南”的要求,修订完善政务服务事项X余项,更新发布办事指南X余项。大力推广“不见面服务”“网上办”“掌上办”等服务,累计网络办件X多件。X热线共接听、回复咨询投诉电话X余次,处理完结工单X个(不满意仅X个),对于举报投诉案件做到事事有登记,件件有回应,并对办结案件进行电话回访与核实。
中国人民银行X县支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按照中共X县委办公室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县支行高度重视,及时召开行务会认真学习贯彻,同时对照《X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办法(试行)责任一览表》具体分工,完善细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X县支行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按照县委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切实履行基层人民银行工作职责。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银行开户服务优化。按照《X省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工作实施方案》和《X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要求,我县支行已于2021年X月X日全面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为确保取消企业开户行政许可后的服务工作,我县支行及时建立健全取消账户行政许可后续制度,结合县域实际制定取消企业账户行政许可实施方案,先后X次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参加上级行的专题会议、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切实提高辖内商业银行在账户管理方面的合规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召开X次会议专题部署落实取消企业账户开立行政许可工作,要求各银行网点分别设立企业开户专柜,同时开通网上预约开户,不断提升企业开户服务质量。为进一步推动工作开展,先后对X县银行业金融机构X个营业网点的企业开户业务进行了现场督导,对不按要求办理企业开户的银行机构加大监管措施,压实主体责任,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强化账户监测。年初疫情期间,结合防控需要,及时暂停纸质材料报送,采取影像系统监督方式,提高银行企业账户审核质量。按照“两个不减、两个加强”的总体原则,全面提升企业开户准备效率,增强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支持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保证政策顺利落地。
    (二)加大金融支持。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升法人机构支持普惠小微企业的能力,2021年,我县支行新投放再贷款、再贴现资金X亿元。截至目前,央行再贷款、再贴现沉淀资金X亿元,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同时我县支行通过开展对存量X万元支农、支小再贷款的使用合规性现场检查,确保再贷款资金真实有效投放到涉农、普惠小微领域。
    (三)银企对接线上线下常态化。一是持续开展“金融助力一对一”融资活动,采用银行“单独面试”,企业阐述汇报的形式,组织银行、企业精准对接。定期跟踪督导各商业银行信贷项目摸排和落地情况,推动政府构建项目帮办机制,靶向发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速新项目及时落地。截至X月末,累计开展银企活动累计X场次,银行对接企业X家,推动对接资金实现贷款投放X亿元。二是政银战略对接。推动政府与银行机构开展对接合作,建立政银战略合作平台。X月X日,农发行蚌埠市分行和X县政府签订了《X省X县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蚌埠市分行全面合作协议》,在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战略整合、规模扩张方面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政银合作新格局。自年初以来,农发行新增信贷投放X亿元,预计三年内授信突破X亿元。三是专项银企对接。组织召开辖区应收账款融资签约仪式,督促银行业机构通过运用应收账款融资政策工具,对企业融资合理让利,推进金融稳企业保就业政策落地生效。实现现场签约X笔,达成意向金额X万元。
    (四)落实无还本续贷。我县支行在全面摸排掌握全县两家法人金融机构年内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到期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承诺稳定就业岗位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做到应延尽延,加大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投放。截至目前,全县两家法人机构对符合条件的X笔,金额为X万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本金进行延期操作。
    (五)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实现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扩面、增量、降价的工作目标,今年以来,各银行业机构响应“稳企业、保就业”、“向企业合理让利,助力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决策部署,通过强化普惠小微领域信贷支持考核,单列普惠领域信贷资金额度,全面下调贷款利率,为市场主体减负降成本。X月末,全县银行业机构平均加权利率较年初下降X个百分点,累计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X万元。督促法人机构序时完成“一三八”的转换进度目标,充分运用存量浮动利率贷款的定价基准转换为LPR转换政策助推企业融资成本下行。截至目前,两家法人机构累计转化率X%,普惠小微贷款融资成本下降X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做好优化银行开户相关工作。加大督导力度,加强对商业银行机构管理,做好企业账户开设监测,对开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通报,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优化企业开户服务,提高企业开户服务效率,将改革举措落实落地,取得实效。二是继续加大金融支持。有效提升法人机构支持普惠小微企业的能力,确保各项贷款资金真实有效投放到涉农、普惠小微领域。三是持续推进银企对接线上线下常态化。持续开展“金融助力一对一”融资活动,组织银行、企业精准对接。继续推动政府与银行机构开展对接合作,在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战略整合、规模扩张方面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政银合作新格局。四是继续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承诺稳定就业岗位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做到应延尽延,加大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投放。五是继续做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工作。强化普惠小微领域信贷支持考核,单列普惠领域信贷资金额度,全面下调贷款利率,为市场主体减负降成本。
市综合执法监督局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2021年,市综合执法监督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优化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筹推进工作部署。召开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X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的通知》X市对标先进??深化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意见》(银党办〔X〕X号)《X市关于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重点任务分工方案》(银政办发〔X〕X号)等文件精神,结合综合执法实际,以六大执法专项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二)明确综合执法边界。一是按照自治区“四级四同”的要求,梳理调整我局权责清单,明确我局职权边界。截至目前,我局共承接X项行政执法事项。其中涉及建筑行业管理、工程质量监督、燃气用水等领域等X项执法事项;涉及招投标领域的X项,节能监察领域的X项行政执法事项,共X项,涉及农业农村领域承X项,酿酒葡萄种植领域X项,共X项。以上共计X项,其余X项为新增项,共计X项。二是召开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研究会议,研究制定综合执法系统(市局及三区两县一市综合执法局)自由裁量基准,推进公正执法监管机制,促进企业发展。
    (三)公开行政执法信息。公开执法人员名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并及时更新行政执法人员名录,在政府门户网站予以公开,及时公布行政处罚信息。
    (四)开展执法专项行动。围绕职权事项,重点开展建筑行业、河湖领域、公共服务领域、城乡规划领域、农业领域专项执法行动,为推进X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提供良好法治保障。积极查处住建、市场监管、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市政管理局等部门移交案件线索,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营造良好的行业经营秩序。
    (五)联合开展信用奖惩。在信用X平台录入行政处罚案件信息X条,开展企业信用修复X起。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配合协作机制。探索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及信息共享机制,构建“高效沟通、信息共享、整体协作”的工作格局。
    (二)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建筑行业管理信用建设工作,探索规划、燃气、用水等行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落实联合惩戒机制,积极组织企业申报信用修复培训,畅通信用修复渠道。
    (三)提升执法业务水平。通过对执法人员全领域、全业务、全技能、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综合性业务人才建设,开展执法“大练兵”“大讲堂”活动,将执法现场转为执法课堂,促进各领域、各行业执法经验交流,提升综合执法治理整体水平。

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2021年,按照全省统一安排部署,我市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整治和“放管服”改革工作,为推进“生态强市、魅力X”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以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切实解决了全市发展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市上下营造了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集中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采取领导分包、限时办结等方式,广泛征集市场主体的问题及意见、建议,建立问题台账,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做到一项一项整治、一件一件销号、一个一个突破。截止目前,全市共征集市场主体反映问题X个,自查问题X个,已经全部办结,问题解决率达到X%。
    (二)对标提升涉企服务标准。重点选择“《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等X个与项目落地、企业运营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事项,在审批时限、申请材料、收费标准等方面与浙江嘉兴市、X黔南市等先进地区进行对标,进一步取消非法定要求的申请条件,对个性化和共性化申请材料进行精简、整合,将X个事项承诺时限压缩至法定合计时限的X%。
    (三)对接转化重要招商成果。结合我市组织的“X来啦--水源地X绿色产品天津行”“第十五届中国(X)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暨百家名企进X”等重大招商活动,积极引进一批兴市立县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市X个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开发区起步区全部实现“七通一平”,与京津对口帮扶的县区积极对接,吸引了一批京津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截至目前,全市招商活动共签约项目X个,总投资X亿元。
    (四)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X-X)的实施意见》,梳理全市失信企业X家,已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向社会公示,失信企业今后在政府采购、招投标、办理贷款、变更登记、商标评定等多个方面将受到限制。
    (五)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推出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多证合一、先照后证等一系列改革政策的组合拳,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全市实施企业名称核准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试点,发放电子营业执照X户;取消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近X项;新注册各类企业X户,增长率为X%,居全省第一位,高出全省平均值X个百分点。
    (六)全力搭建政企直通平台。扩展了X群众服务热线的服务范围,在为市民提供X小时电话服务的同时,受理企业在发展环境方面遇到的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执法不规范、项目建设环境不优等问题的举报和投诉,建立“政企直通车”沟通对接交流平台。
    (七)创新思路打造工作亮点。市国土局以双桥区为试点,推行银行代办房产抵押和房产抵押注销登记业务,已有X家银行参与代办,承接业务X笔。市市场监管局在全省首创“银行代办照”“证照联办”制度,全市X家金融机构帮助企业代办营业执照X户,占同期新注册公司的X%,减少群众跑办X次以上。滦平县结合扶贫工作,与北京IPO企业协会走访对接,已成功签约IPO企业X家,达成合作意向X家,完成上市纳税X家。
    (八)全力构建营商长效机制。建立政策发布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机制、健全协调会商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和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共享。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台《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政策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X个,通过建立一批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我市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二、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开展情况
    (一)优化行政审批流程。一是健全审批工作制度。制定实施《X市优化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若干措施》和《关于加快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领办代办、容缺审查等工作制度,规范行政审批工作运行。二是削减行政审批环节。市行政审批局成立后,减少审批章X枚,先后取消了X个申请要件,整合X个审批环节,对X余个内部能够共享的材料实行内部流转,将承诺审批时限全部压缩减半,促进审批效能提升。三是改革审批操作方式。针对投资建设项目预、决算审核环节较多、存在重叠审核的问题,挑选有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组成中介库,项目单位从中介库中抽取工程造价企业编制工程造价,住建部门进行政策性审核,审计部门实施工程竣工决策审计,财政部门审核批复,既缩短了审批时限,又节约了审批成本。四是开展网上审批。启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开发在线咨询、网上办事、信息公开、办件查询、信息推送等功能,企业和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咨询--申请--审批--颁证的“一条龙”服务。目前,网上办理事项达到X项。五是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开通市行政审批局官方网站,面向社会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的名称、依据、条件、程序、时限、收费标准、办理结果等内容,全时段接受群众咨询和监督。研发启用电子监察系统,对行政审批全程监督、绩效评估,对违反工作流程的及时预警提醒、督查督办,受理市场主体和群众的投诉并及时反馈。
    (二)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一是持续推进行政权力下放。2020年至2021年,已向县区下放了X项行政权力。今年又向县区下放X项行政权力。二是全面完善清单管理制度。逐步形成“综合清单+专项清单”的清单管理体系,并将清单管理制度向乡镇(街道)、开发区延伸拓展。截止目前,除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清单、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清单、群众和企业办事证明清单、开发区权责和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正在编制中,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等均已完成。三是衔接取消行政许可事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今年以来,我市衔接落实国务院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X项;衔接落实国务院第三批清理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X项;衔接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X项。
    三、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和服务理念还不到位,亲商重商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有些单位和县(市、区)深入基层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困的工作还不够,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沟通渠道还不顺畅,机制还不健全。一些地方在招商过程中热情高、承诺多、跑办勤,项目落地后则不闻不问,基础设施投入少,服务意识差。一些干部怕担责任、怕冒风险,不敢担当的心态还普遍存在。
    (二)“重审批、轻监管”仍存在制度惯性,事中事后管活管好的办法和手段还不多。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仍然偏多,企业生产经营还存在办证多、办证难等问题。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后,审管协同的新机制还未建立起来。
    (三)惠企政策执行僵化问题比较普遍,“中梗阻”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公共权力利益化、部门化”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惠企政策在执行层面还存在不及时、不具体、不连续、不配套等问题。
    (四)法制化建设比较滞后,履约践诺的社会信用环境还有待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选择性执法、吃拿卡要等问题在执法过程中还一定程度存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偏低,政务诚信度、司法公信度距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
    四、下一步举措
    (一)营造重商亲商的政策环境。一是出台扶持政策措施。借助明年改革开放2021年,制定出台我市对外开放实施意见,在市级权限内,对大项目、好项目,研究建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确保土地指标、资金扶持等向大项目、好项目聚焦,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二是规范税费管理。全面清理涉企行政性收费,推行“简单易懂、成本低廉”的税制改革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涉企收费监督,坚决取消不合理的涉企收费项目,在我市权限内降低收费标准,减少企业存续期内经营上的非生产成本。三是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加大对国务院、省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高新产业发展、外贸出口、农业产业化、“三农”补助等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力度,使企业真正得到政策实惠。对财政扶持项目资金要加强公开公示、审计监督,严防虚报项目、转移挪用项目资金、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问题发生。
    (二)打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结合当前开展“一问责八清理”“微腐败”专项整治等活动,用好督查和问责两张“牌”。一是重点督查。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加大对营商环境工作的督查力度,及时跟踪涉及营商环境的重点工作,对重点问题、重点工作建立台账,实行定期通报制度;二是加大问责。由市、县纪委通过明查暗访、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等多种形式,查处通报一批影响营商环境发展的反面典型,进一步加大问责力度,达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促进一方的工作目的。
    (三)建立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一是规范行政检查执法。依法明确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细分行政执法职权、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和工作流程图,向社会公布。对各种入企检查执法进行规范,减少执法层次,消除多头执法和重复执法。二是做好“诚信X”建设。按照出台的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相关文件,扎实开展创建诚信政府、诚信机关、诚信市场、诚信企业等系列活动,着力培育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主体,加大失信处罚力度,加快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社会信用体系。
(四)构建专业高效的招商环境。着力在招商引资的体制、机制、考核上实现突破。一是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成立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lxzw.com/51479.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2022年9月28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8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